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政府、专题 1 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1.1 稀缺性与选择一、欲望与需要物质需要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需要的差别需要无限性的原因二、资源稀缺性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三、选择欲望的无限与资源的稀缺间的矛盾引发的经济问题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四、生产什么不同的国家是如何决定生产什么的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消费品与服务生产和资本品生产之间的现实选择五、如何生产市场经济中生产时如何组织的六、分配商品与服务的不同分配方法识记需要与物质需要;需要的不同层次;资源的类别;生产要素的种类;土地、劳动力、资本与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对生产的作用及其报酬;资源的稀缺规律的含义;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基本问题;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商品与服务分配的不同方法;支付能力与购买意愿领会第 1 页共 22 页价格体系如何决定产品分配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与企业家才能等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需要的差别需求无限性和供给的有限性的原因消费者无限的欲望与稀缺资源之间的矛盾引发的经济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为何凹向原地;为什么不同国家对于生产什么会有不同的决策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是如何组织的,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经济组合在市场经济中,总产品的分配是由价格体系决定的。
应用在特定情景中,如何在消费品与服务的生产和资本品德生产之间取得平衡;不同国家占有不同的资源,在特定经济环境中,如何选择建立资本密集型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将支付能力与购买意愿平衡的收入分配原理应用于不同情景中。
关键名词:关键名词:买意愿思考题:思考题:1.什么是经济领域的两个基本事实?为什么说经济学的所有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 2.什么是机会成本?使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一国经济如何平衡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的生产。
3.为什么有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而另一些国家资本密集型企业较多? 1.2 价格机制与市场一、需求需求的定义及其与消费者的关系决定和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需求表与需求曲线的定义如何建立与解释需求表如何画出并解释需求曲线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动及其后果第 2 页共 22 页需要物质需要生产要素资源经济资源选择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分配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支付能力购二、供给供给的定义及其与生产者的关系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供给表与供给曲线的定义如何建立与解释供给表如何画出并解释供给曲线供给和供给量的变动及其后果三、市场市场均衡的含义以及市场是如何达到均衡的市场均衡的变化及其对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影响市场非均衡:需求或供给过剩政府的价格管制识记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及其消费者和生产者间的关系;效用的概念;需要与需求的区别;需求表与需求曲线、供给表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的区别;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的区别;均衡、非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概念。
领会需求曲线为何向下倾斜;为何供给曲线向上倾斜;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及其后果的不同;市场均衡过程中供求的变化;市场均衡的变化;市场非均衡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应用分析不同情景下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及供与求、价格与市场的互动关系;分析不同情景下市场均衡的过程;市场非均衡的原因与后果。
关键名词:关键名词: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效用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第 3 页共 22 页思考题:思考题: 1.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试分析它们各自的重要性。
2.试解释是造成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各自形状的原因。
3.试述市场的均衡过程。
1.3 一、成本各种成本的定义短期成本的函数关系、变动规律及其曲线长期成本的函数关系、变动规律及其曲线二、收益各种收益的定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的变动规律三、利润利润的定义最大利润与最优产出,短期与长期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盈亏平衡点分析识记各种成本、收益和利润的定义: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机会成本、会记成本、边际成本、增量成本、总成本、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收益、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总利润、平均利润;各种成本、收益与利润间的函数关系;长期与短期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领会各种长期与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它们间的关系;完全部分厂商收益的变动规律;长期与短期均衡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应用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分配;分析一个企业可能达到的最大利润和最优产出;解释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第 4 页共 22 页成本与收益关键名词:关键名词:思考题:思考题:成本收益利润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成本短期长期盈亏平衡利润最大化 1.试用图标和数字形式确定最大利润和最优产出。
1.4 国民经济收入循环一、收入循环的概念一个经济体系中存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必要性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核算国民收入的不同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增值法二、两部门经济的收入循环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循环关系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需求、消费与投资的有关概念投资和储蓄、消费的关系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的决定货币供求及均衡利率的决定产品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三、三部门与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循环三部门与四部门经济的流量循环关系政府的经济活动与国民收入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决定用 IS-LM 模型分析政府与开放部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识记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增值法;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开放经济中的各种流量循环关系;投资、储蓄和消费的概念;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的概念及其收入的关系、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含义;第5 页共 22 页总供给、总需求、总支出、总产出的概念;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含义;IS 曲线;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基础货币、原是存款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含义; LM 曲线;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进出口乘数的概念。
领会投资和储蓄、消费的关系;经济不稳定与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乘数作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以及两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 IS 曲线与 LM 曲线是如何形成的;政府活动和对外贸易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应用运用 IS——LM 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
关键名词:关键名词:思考题:思考题: 1、试分析政府和开放部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1.5 一、经济问题的选择机制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不同经济哲学的选择二、传统经济传统经济的特征传统经济的经济决策三、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特征政府在计划过程中的角色实行计划经济的目的及计划经济的局限性第 6 页共 22 页经济体系国民生产总值消费储蓄投资国民收入总产出总需求基础货币派生存款货币供给货币需求投资乘数财政政策乘数贸易乘数四、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的作用机制消费者主权的概念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五、混合经济混合经济的特征在混合经济中政府的角色自由选择、竞争、消费者主权和消除不平等之间的权衡不同政治体系与不同经济体系识记传统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体系各自的特征;消费者主权的概念;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帕累托最优;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领会市场和政府干预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各自存在的局限;传统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混合经济的运行机制;在传统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混合经济中的政府控制经济的水平与方式。
应用分析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在自由选择、自由竞争、消费者主权的原则与消除不平等的原则间进行权衡;分析不同政治体系下的经济体系的特征与归类。
关键名词:关键名词: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帕累托最优传统经济计划经济市场思考题:思考题: 1.作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和政府干预(计划)各存在哪些局限或者缺陷? 2.试述传统、计划、市场、混合等几种经济体系各自的特点。
政府在不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有哪些不同?专题 2 国内经济与政治背景第 7 页共 22 页经济混合经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2.1 产业的发展与成长一、分工与交换分工和专业化的概念与种类分工的经济性与不经济性分工、交换与货币的产生货币体系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二、产业进步与制度变迁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美国、德国的工业化与制度变迁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后工业化与新经济三、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中国工业化的简单回顾当前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历史机遇四、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有关概念企业的适度规模与组织结构识记分工的概念与种类;分工的经济性欲不经济性的含义;交易费用的概念;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与特征;英美等国的简单历史及中国工业化的简单过程;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新经济的标志与特点;我国经济当前的结构性矛盾;规模经济、内部、外部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概念领会分工的原因;分工的经济性与不经济性;交换的产生;分工的发展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带来交易方式的重大变革;现代经济中货币体系的重要作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和在 20 世纪衰落的原因;美国、德国工业化成功的原因;第 8 页共 22 页新经济为我们提供的新机遇;企业的规模边界;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目的;企业作为层级组织的弱点及政府的存在对企业的作用。
应用分析不同行业的内、外部规模经济;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产业变化及其影响在特定情景下分析企业的适度规模。
关键名词:关键名词:分工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的直接经济性分工和专业化的间接经济性分工和专业化的不经济性后工业化社会知识经济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交易费用思考题:思考题: 1.试从交换的产生、发展和交易方式的变革分析分工的发展。
2.你如何看待一国产进步的进程与该国制度变迁的关系? 3.理论上,企业适度规模边界是如何确定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的作用对企业规模有何影响?2.2 经济机构一、工商企业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企业的类型与组织结构公共部门的国有化与私有化我国企业和政府角色的转换二、商会与工会商会的概念商会的影响力商会的发展史目前我国发展行业协会的意义及其职能工会三、金融组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第 9 页共 22 页商人银行保险银行证劵公司与交易所识记现代企业三种法定基本形态: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的含义与特征;公司的基本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 商会的概念;西方商会与我国商会的发展简单历史;目前我国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商人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证券交易税。
领会关于公共部门国有化与私有化的不同见解;我国政府和企业角色的转换;商会的影响力现阶段我国发展行业协会的意义;西方国家工会及其局限性;我国工会的影响力;中央银行的地位;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商业银行;、商人银行、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的作用;我国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