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塑程序文件

注塑程序文件

注塑生产过程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确保注塑生产按规范作业,保证注塑产品的制造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使注塑产品满足客户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范围适用于注塑车间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职责3.1 仓库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下达:物料的组织及物料的存储管理;3.2 注塑车间负责按计划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实施监控,负责对注塑产品的首末件确认及定时抽检;3.3 人力资源负责按需求提供人力资源保障;3.4 产品开发与技术负责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4.定义无5.相关/支持性文件PG-PIM-01-01模具管理程序CIC/QP-4.2.3-0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CIC/QP-7.5-04物流管理程序CIC/QP-4.2.4-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CIC/QP-7.5-03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程序CIC/QP-8.3-0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CIC/QP-8.2.4-01产品监视及测量程序CIC/QP-7.3-01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流程RG-LD-A-01条形码操作及批次追溯管理指南6.工作程序6.1 生产计划输入仓库每周四根据客户要求和库存情况、以及模具、设备完好情况制定下周的注塑《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下达给注塑车间。

注塑车间领班收到《生产任务单》后,严格按照《生产任务单》组织生产。

如生产条件不具备或生产产能不能达到《生产任务单》要求时,及时与仓库计划员进行沟通,由仓库计划员修改《生产任务单》,仓库确认,注塑车间主管批准后方可进行生产。

6.2生产前准备6.2.1 注塑领班接到《生产任务单》后。

按BOM表确认产品所用物料型号,将准备生产机台的料斗内清理干净,然后将原料(如需搅拌的料先按工艺要求搅拌好)加入料斗内开始烘料(烘料温度和时间按工艺要求)。

6.2.2准备模具:将模具装到机台上定好位后固定,然后按要求接好油管或水管,并接好辅助设备,如模温机、干燥机、粉碎机等。

6.2.3准备生产用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工装夹具及生产中要用的工具等。

6.3 开机生产6.3.1 根据《设备操作规范》的要求开启主电源开关;6.3.2 开机前约半小时启动注塑机电热开关;6.3.2 根据《保养计划实施项目》检查注塑机运行是否正常,模具水路是否畅通;有无漏水、漏油现象并记录在《日常维护点检表》上。

6.3.4根据《成型参数表》确定是否需要哪些辅助设备(如模温机、温控箱及其他),根据情况需要提前启动,烘料温度及时间需按照《烘料温度时间表》的要求设定并记录在《日常维护点检表》上。

6.3.5待料筒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约十分钟后启动马达;6.3.6检查机器开合模动作、顶出动作、抽芯动作是否正常并记录在《日常维护点检表》上;6.3.7待各项温度和其他设备参数达到工艺参数标准要求时,即可试做;6.3.8按照《成型参数表》输入各项参数;6.3.9注塑3-5模后,自检若无问题取5模产品给IPQC确认,并作成首件样品.;6.3.10IPQC确认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后进入正常生产。

6.3.11领班每日班前半小时确认机台工艺变动并记录在《成型参数记录表》上.并由技术工程师确认、主管审核.6.4 注塑生产过程的控制6.4.1生产工艺的控制和管理6.4.1.1工艺参数及生产周期非注塑领班和技术工程师不得随意更改;6.4.1.2若生产中,产品出现异常,需要更改参数的,当班注塑领班依照:模温±10℃、料筒温度±10℃、速度±5%、压力±5%、位置±5mm、冷却时间±5s范围内调整。

若参数变动较大,需由技术工程师来调整。

待生产正常后,记录在《成型参数表》由精密注塑主管、品质主管确认后受控并替代之前的《成型参数表》存档;6.4.1.3 首次正常生产的产品每班对工艺参数记录在《成型参数表》并存档;6.4.1.4注塑过程的改进涉及到修改工艺文件、记录表单和质量管理文件时应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和《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6.4.1.5在注塑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材料、设施、人员的变化等),注塑车间技术工程应试生产、重新编制《成型参数表》,并通知检验人员进行再确认,并采取措施,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

6.4.1.6 混料时严格按照《回料使用比例表》的要求添加回料,并由领班记录在《回料使用记录表》上.6.4.2 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控制及注塑产品的统计:6.4.2.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领班培训后才可上岗作业,培训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上;6.4.2.2开机首件由巡检员确认,首件检验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报告》上。

首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6.4.2.3操作人员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产品包装严格按《包装规范》进行包装,并对每个产品进行自检,自检结果记录在《生产日报表》上,并将当日生产数量(包括良品和不良品)也填写于《生产日报表》上,下班后将此表单交于领班,6.4.2.4机台正常生产,领班需定时巡检产品品质。

领班定时(每2小时)对每个机台进行巡检,对各机台的全检统计抽检确认;巡检内容除了查看产品质量外,还要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模具运行情况、产品质量、操作人员的操作方式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其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如有异常,立即处理;6.4.2.5检验员每小时对注塑的产品进行抽检,并将抽检结果进行记录在《巡检记录表》上并存档;每个产品生产结束后品质部质检员要立即进行注塑产品末件检验,检验结果记录在《巡检记录表》上。

6.4.2.6生产中有修模、换料、维修设备、工艺调整等情况需由质检进行再次首件检验确认。

模具维修后开机时有油的产品前5模报废。

6.4.3生产中不良的控制:6.4.3.1 当生产中发现不良品时能返工的操作人员立即进行返工,不能返工的要将不良品放入专门放不良品的红色胶框内,与正常产品隔离开,不合格品的控制具体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4.3.2 当注塑连续出现3模以上不良品时作业员应及时报告领班进行处理,领班处理不了的报精密注塑事业部经理或工艺工程师进行处理;6.4.3.3 每班生产的不良品数要记录于《注塑生产日报表》上;6.4.3.4技术工程师应及时对发生过的不良现象加入到作业指导书的重点检查项目中,并进行分析、找出改进的方法,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不良的发生。

6.4.3.5 由于模具的不正常引起生产品质异常的,及时通知模具工进行修模处理。

6.4.3.6注塑的不良品应每天处理,可以破碎回收的进行破碎回收,不能回收的及时报废。

6.5 停机步骤:6.5.1 提前关闭下料口挡板;6.5.2 待料桶内的原料用完后,将射台后退,将料桶余料全部排出;6.5.3 用洗机料清洗螺杆;6.5.4 将模具喷上防锈剂,合模不要上高压;6.5.5 关闭马达及各设备控制开关;6.5.6 关闭电、气、水;6.5.7 清理现场。

6.6 原材料的管理及注塑产品入库流程6.6.1注塑车间领班每天根据《生产任务单》和BOM表计算生产用料,每天在17:00前对物流部配送的物料名称、数量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在《生产领料单》上签字;6.6.2注塑区域的原料、回料、水口料、废料要标识清楚,分类堆放整齐,并及时退仓;6.6.3水口料能回收的要粉碎后回收,被污染了的不能回收的按废料处理;6.6.4精密注塑事业部经理要对各种材料损耗进行控制,避免材料浪费。

6.6.5注塑的产品应及时入库,上一工作日注塑的产品应在上午12点之前办好入库手续。

产品入库前注塑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做好产品标识,并将产品按要求分类堆放到物流部指定的区域,由领班打印《生产汇报单》,将各产品的数量报相关物控人员,物流人员清点确认无误后,领班再将要入库的各产品数量做统计,由生产领班录入系统《生产入库单》,物控审核后入库流程完成。

6.6.6当班生产结束后,由领班填写《生产日报表》交技术工程师处,便于注塑产量的统计。

技术工程师根据《生产任务单》的内容,将当日生产情况如实填入《生产月报表》中。

6.6.7每月10号将上月的生产情况以《生产月报表》的形式发至各部门相关人员查阅和评审、6.7 生产现场的管理6.7.1 注塑生产现场安全通道保持畅通,各种产品材料等均应整齐存放于黄线内,保持物品外边缘与黄线内侧平齐。

6.7.2 各种物品必须放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或成行成线成方前后一致并有清晰明确的标识,不合格品要用红色胶框收集好以免和好的产品混淆。

6.7.3 临时放置的物品要标识明确放置整齐禁止出线。

6.7.4 机台工作台及地面保持清洁,台面无暂不用的工具、工装等物品。

6.7.5 模具要及时归位,临时放置也要放在黄线内;行车吊具要放在指定位置,用后及时归位。

6.7.6 每天下班前各卫生负责人将所辖区域清扫干净并保持清洁,不允许有死角存在,并拖地一次;工作现场保持清洁、整齐,地面无胶口飞边杂料等。

6.7.7 所有扫把拖把用完后放在指定位置;拖把用后冲洗干净后放置好。

6.7.8 机台周围保持洁净整齐,冷却水管、油管摆放有序。

6.7.9 无漏水漏油现象;设备表面无油污无锈蚀及严重脱漆现象。

6.8 设备、模具及工装的管理注塑车间的设备及工装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由领班负责,模具由模具工负责,日常管理按《设备/工装管理程序》、《模具管理程序》执行。

6.9 交接班规定6.9.1注塑车间车间分为两班制,白班8:00—20:00,夜班20:00—8:00。

每班于交接班前15分钟到车间,例行开班会。

班会接班领班需先了解各机台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本班的生产任务,班会上领班根据生产任务进行工作安排、分配,讲解操作方法、要点、注意事项以及对上一班出现异常情况的总结。

6.9.2会议完成,接班正式开始,各机台白班与夜班的作业员进行交接,白班与夜班的班长进行交接,白班人员在接班时填写《设备点检表》6.9.3作业员需了解操作方法,品质要求,以及装箱数量并监督上一班的5S完成情况。

6.9.4接班领班接班时需了解上一班机台、模具生产是否正常,及发生异常时的处理方法;原料摆放、现场5S的整理情况、物料是否充足等。

6.9.4.1交班的领班需将没完成的工作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交接清楚,原则上交班的要为接班的备好两小时以上的用料。

6.10 试模、试料、试产流程6.10.1需要注塑试模、试料或小批量试产时,先由开发、技术部至少提前3个工作日填写《试模通知单》提出申请,由仓库签字确认后,仓库计划员根据试产要求完成时间、物料到厂时间、设备状况、注塑生产计划等确定注塑试模、试料或小批量试产时间,注塑生产车间接到《试模通知单》后确认注塑机及辅助设备状况,然后安排试模、试料或小批量试产;6.10.2开发/技术部需在《试模通知单》上填写清楚目的、要求、所用材料牌号、包装方式、生产数量、所需时间、注塑基本工艺条件及其他注意事项等。

6.10.3试模、试料或试产过程中注塑领班或技术工程师应记录相关参数;开发/技术部安排人员跟进,并在试模、试料或试产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对试模、试料或试产进行评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