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实施办法
一、基本教学和科研工作量
根据各类教师承担的任务不同,设定不同的基本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
(一)教学型教师无基本科研工作量要求,基本教学工作量为:正副教授300学时,讲师240学时,助教200学时。
(二)结合型教师基本教学工作量为:正副教授210学时,讲师170学时,助教140学时。
基本科研工作量为:教授4.5万元,副教授3万元,讲师2.4万元,助教1.5万元。
(三)科研型教师无基本教学工作量要求。
基本科研工作量为:教授15万元,副教授10万元,讲师8万元,助教5万元。
二、制定岗位积分标准
根据各级岗位工作职责要求,将教师工作业绩核算成积分,按照积分实施定量考核。
积分分为业绩总积分(总工作量积分)和重要业绩积分(重点工作积分),现确定各级岗位积分标准如下:
各级岗位基本要求及积分标准
三、积分计算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
基本教学工作量内,每学时教学工作量积分为5分,超过基本工作量后每学时教学工作量积分为3分。
(二)科研项目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
(
(
(
(
(八)教师指导学生竞赛
2.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九)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十一)重要业绩积分范围
1.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含教学改革项目);
2.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含教学改革项目);
3.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4.发表一类学术论文或论文被SCI/SSCI/EI/CSSCI检索,或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全文检索;
5.出版学术专著或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
6.省级以上优秀博士、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7.学科创新竞赛省级以上奖项指导教师,或单科技能国家级以上奖项指导教师,体育比赛
省级以上奖项指导教师,全国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以上;
8.省部级以上平台、基地建设项目。
四、考核办法及程序
(一)每年年底进行工作业绩年度考核。
(二)根据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各级岗位人员填写《岗位任期考核表》,进行个人业绩总结。
(三)根据个人业绩情况,由所在单位核定业绩积分。
(四)1-5级岗位人员由人事处会同教务处、科技处、产业管理处、研究生学院对其进行考核;6-10级岗位人员由所在单位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送至人事处备案。
五、考核结果及使用
(一)考核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
(三)考核合格者,发放岗位津贴15%部分。
(四)考核基本合格者,发放岗位津贴标准的5%。
(五)考核不合格者,不发放岗位津贴15%部分。
六、附则
1.通讯作者视为第一作者;
2.科研项目经费折算办法:理工科类乘系数1,经管类乘系数0.3,文科类乘系数0.1;
3.成果计算起止时间为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该期间内因岗位变动,成果可前后连续计算,积分标准分别按岗位变动前后实际聘任时间折算;
4.同一成果不能重复计算,只按最高项计算;
5.教师分为教学型、结合型和科研型。
从事基础课、公共课教学的教师为教学型;专职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为科研型;其他教师为结合型;
6.在研项目经费由项目组组长按学校有关规定分配;
7.文科科研项目可选择按经费或项数计分;
8.各类平台、基地建设项目的积分由各建设单位自行分配。
跨单位建设的平台、基地项目,由业务主管部门分配积分。
9.各类平台、基地建设项目指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具体包括:
(1)科研平台项目: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基地项目等;
(2)学科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学位点的申报、建设及评估等;
(3)专业(课程)建设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优秀课程、规划教材、精品教材、专业认证与评估等。
长春理工大学
二○一二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