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7
第三篇 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8
学习内容
➢ 列车运行图基本概念 ➢ 列车运行图各组成要素及其计算 ➢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 列车旅行速度 ➢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 ➢ 机车运用 ➢ 列车运行图编制 ➢ 通过能力加强的措施和方法
9
学习重点
➢ 列车运行图各组成要素 ➢ 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扣除系数 ➢ 列车旅行速度
(到技术站解体的装车地直达列车所吸收的车流和选编分组办法 与该直达列车途中各技术站的编组计划相一致。) 装车地直达列车与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就有两点不一致:
➢ (1)吸收的车流不一致。 ➢ (2)车辆的分组不一致。
2
第十二章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2.检查各技术站的能力与其作业负荷是否适应(包括:改编能力是 否适应全部改编车数,用于车辆集结的调车线数是否适应编开各 支列流所需要的股道数)。 检查结果如果某站不适应,应采取措施减少该站改编车数或车 流去向数(习惯上也叫车流组号数)。这些措施主要有: ➢ 修改装车地或技术站列车编组方案,组织部分列车无改编通 过困难技术站;变单组列车为分组列车,变混编为选编成组, 减少解体作业钩数;按困难站的调车系统分别集结编组,减 少转场交换车数;指定辅助站分担困难技术站的一些改编任 务等。
④ 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厂矿 企业
社会 生活
铁路运 输生产
社会 生活
厂矿 企业
16
第十三章 概 述
第二节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一、二分格运行图(新图)
1
2
3
A
B
17
二、十分格运行图
9
10
11
a
b
第十三章 概 述
12
13
14
c d
18
第十三章 概 述
三、小时格运行图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B
➢ 1.直达列车的车流,编入直通、区段、摘挂和小运转列车;直通列车的车流 编入区段、摘挂和小运转列车;区段列车的车流编入摘挂和小运转列车。
➢ 2.直通、区段、摘挂和小运转列车的车流,编入直达列车;区段、摘挂和小 运转列车的车流,编入直通列车;摘挂和小运转列车的车流,编入区段列车。
➢ 3.未按规定选分车组或未执行指定的编挂顺序(由于执行隔离限制,确实难 以兼顾时除外)。
13
第十三章 概 述
二、作用
① 铁路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 ② 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
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 计划;
14
第十三章 概 述
③ 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
行车有关部门的工作
线路、站场、 机车、车辆
的运用
运行图
铁路网的 运输生产
活动
15
第十三章 概 述
➢ 改编能力利用率=改编车数/改编能力。
4.车小时总消耗。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质量和车流组织水平。
5
第十二章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第二节 列车编组计划的执行
列车编组计划是全路的车流组织计划,一经确定,必须严肃认真 地执行。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除另有规定外),均为违反列车编组计划:
6
第十二章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4.未按补轴、超轴规定编组列车。 ➢5.违反车流径路,将车辆编入异方向列车。 ➢6.未达到编组计划规定的基本组重量、长度。 ➢7.其他未按编组计划规定编组的列车。
列车编组计划时较长时期的基础性计划,不宜经常 变更。如因车流或技术设备发生重大变化必须调整时, 要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并提前向有关单位布置,以便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 (2)按区间运行时分的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列车运行 时分的比例来确定横线位置。采用这种方法时,可以使列车在整个 区段的运行线基本上是一条斜直线,既整齐美观,也易于发现列车 区间运行时分上的差错,所以一般采用这一方法。
22
14 A
a b
c d
B 45min
15
16
C D
19
在运行图上,以横线表示车站中心线的位置,它可有下列两种确定 方法:
➢ (1)按区间实际里程的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实际里程 的比例来确定横线位置。采用这种方法时,运行图上的站间距离完 全反映实际情况,能明显地表示出站间距离的大小。但由于各区间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互不一样,列车运行速度有所不同,这样列车在 整个区段的运行线往往是一条斜折线,既不整齐,也不易发现列车 区间运行时分上的差错,所以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3
第十二章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二、行车量的计算
在编组方案最终确定之后,各方向开行的列车种类、列流支数 以及各支列流所吸收的车流内容都随之确定,接着就要计算方向 上每一区段分别上、下行的行车量(即开行的列车数),作为编 制列车运行图的基础性资料。
区段行车量按不同的列流分别计算列流量然后加总。列流量的 大小决定于该支列流吸收的车流量和列车编成辆数。为了适应日 常运输可能发生的变化,这时采用的车流量应在计划车流(指编 制列车编组计划时根据平均运量确定的计划车流)的基础上,适 当考虑一定的运量波动。
按区间正线数
单线运行图 双线运行图 单双线运行图
按列车运行速度
平行运行图 非平行运行图
26
第十三章 概 述
按上下行 方向列车
数目
成对运行图 不成对运行图
按同方向列 车运行方式
连发运行图 追踪运行图
27
➢ (2)按区间运行时分的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列车运行 时分的比例来确定横线位置。采用这种方法时,可以使列车在整个 区段的运行线基本上是一条斜直线,既整齐美观,也易于发现列车 区间运行时分上的差错,所以一般采用这一方法。
20
第三篇 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21
在运行图上,以横线表示车站中心线的位置,它可有下列两种确定 方法:
学习方法
课堂讲授 + 实训 + 课程设计 + 调度中心生产实习
10
学习要求
➢ 掌握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概念 ➢ 领会列车运行图在铁路运输组织工作
中的地位和作用 ➢ 掌握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初步掌握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基本技能
11
第十三章 概 述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第二节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4
第十二章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三、指标计算
1.车辆无改编作业的平均走行里程
n
Nili
S无
i1 n
Ni
i1
2.各主要技术站的无调中转车数占总中转车的数的比重。
3.各技术站的办理车数、改编车数和改编能力利用率。
➢ 技术站的办理车数=到达重空车总数+发出重空车总数;
➢ 改编车数=有调中转车数+本站货物作业车数;
29min
17
F 45min
23
列车在车站到发通过时刻的标注
1
2
a
1
6
3
9
57
4
5
84
b
3
3
4
38
61
3
3
c
7
2
1
7
3
2
8
2 d
4
5 9
1 3
6 3
e
5
51
8
24
第十三章 概 述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铁路内部使用的运行图 按
使


旅客列车时刻表
围 社会使用的运行图
五定班列时刻表
25
第十三章 概 述
➢ (1)按区间实际里程的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实际里程 的比例来确定横线位置。采用这种方法时,运行图上的站间距离完 全反映实际情况,能明显地表示出站间距离的大小。但由于各区间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互不一样,列车运行速度有所不同,这样列车在 整个区段的运行线往往是一条斜折线,既不整齐,也不易发现列车 区间运行时分上的差错,所以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12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一、概念
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 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 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 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 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第十二章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第一节 列车编组计划的最终确定 第二节 列车编组计划的执行
1
第十二章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
第一节 列车编组计划的最终确定
一、检查
在最终确定列车编组计划之前,要对各种列车的编组方案进行必要 的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1.检查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与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是否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