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推荐】法硕案例分析-优秀word范文 (22页)

【最新推荐】法硕案例分析-优秀word范文 (2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法硕案例分析
篇一:法律硕士经典案例解析
法律硕士经典案例解析
刑法保险诈骗罪案例解析
甲为了骗取保险金,花1万元买来一辆二手名牌轿车,通过在某国有保险公司
担任业务员的好友乙经办,向该保险公司谎报轿车价值为20万元,投保车辆盗抢、毁损险。

之后,甲找中学生丙(男,15岁),给丙5千元报酬,请丙将停在
甲自家平房前的轿车烧毁。

丙问为什么,甲说那是邻居的车,要烧掉报复邻居。

丙说没问题,十天以内解决。

丙拿钱带上同学丁(男,15岁)一起吃喝、上网吧。

丁问丙哪来许多钱,丙告以实情,并请丁帮忙,丁答应,并搞来一大瓶汽油放
在丙家,准备点火用。

此间,甲担心轿车离自己家太近,烧车会烧到自家和邻居的房屋,就打电话告
诉丙放弃烧车,并让丙将5千元钱退回。

丙已将钱花去大半,无法偿还,听后
十分着急,一边答应停止行动,过几天退钱,一边通知丁就在当晚行动。

丁答应,约定当晚在烧车地点汇合。

晚上,丙带上汽油瓶到烧车地点,丁因害怕未去。

丙久等丁未果,遂决定单独行动。

丙将汽油泼到车上,点火烧车,然后躲
在一边察看动静。

丙见火越烧越大,十分害怕,急忙打电话报火警,并急叫附
近四邻灭火。

由于丙报警、喊人救火及时,仅烧毁轿车、烤糊了邻近该轿车的
几间房屋的门窗和屋檐,未造成其他后果。

事后,甲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乙核定险损事故。

乙明知甲虚报保险的价值、恶意制造了这起保险事故,但考虑是朋友关系,还是给其出具了保险事故
评估证明,致使保险公司全额赔付甲20万元保险金。

案发后,乙在审讯期间主动交待:在三个月前曾利用职务上便利虚构一起车险
事故,从本公司骗领到5万元赔款,据为已有。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丙各构成何罪或何罪的共犯(只需指明甲、乙、丙分别就哪一事实
成立何罪或何罪之共犯,不必说明理由)。

(2)丁的行为是何种犯罪形态(既遂、未遂、预备、中止)?并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本案给出的事实,指出哪些被告人具有何种法定量刑情节。

解析:
这是一道内容十分庞杂的案例题,仅案情叙述部分就有六百多字,而且情节跌
宕起伏,涉及许多法律问题。

我们先理清思路:
1、甲谎报车价投保,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构成保险诈骗罪。

这是保险诈骗罪客观方面所列的5种行为方式之一。

2、甲教唆丙去放火烧自己的车,是否构成放火罪?从案情介绍可见,甲预见到
了放火烧车可能危及自己和邻居,并且火实际上也十分大,还把临近的房屋烤
糊了。

这都暗示考生该放火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故构成放火罪。

3、乙明知甲虚报保险标的价值、恶意制造了这起保险事故,仍为甲办理了保险并最后出具了虚假的保险事故评估证明,使得公司损失20万元,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乙在审讯期间主动交待曾利用职务上便利虚构一起车险事故,从本
公司骗领到5万元赔款,据为己有的事实,构成贪污罪。

对于乙的情况,有人可能不太理解:乙前后两个罪行相似,都是保险诈骗行为,但为什么所犯的罪名却不相同?
解释由于乙是国有保险公司职员,所以他自己虚构事故并骗领赔款、据为己有
的行为损害了国有财产,乙实际上是利用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骗取
了公共财物,故构
成贪污罪;而乙与甲的共同犯罪行为,由于乙并没有受益,虽然利用了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但没有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所以不
构成贪污罪,而是与甲共同构成保险诈骗罪。

由此可知,如果乙受益了就有可能构成贪污罪。

此时因为乙是特殊主体,甲所
犯保险诈骗罪则随之转化为贪污罪。

我们再看一下与此内容相关的201X年刑法真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
理赔骗取保险金20万元与他人私分。

张某构成()。

A.保险诈骗罪
B.虚假理赔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此题中,张某与他人私分了20万元,从中受益而构成了贪污罪。

4、丙放火烧车行为,由2可知是放火罪。

丙15岁,已经可以构成该罪了。


火罪是法律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8种罪之一。

该8种罪名应熟记。

交通肇事罪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考点,该罪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并且容易与一些相关罪名混淆。

本期案例:
某小区一64岁老人散步时,突然被一辆正在飞快倒车的轿车撞倒,小区监控录像清晰显示,该车反复碾轧老人五次后肇事司机才下了车,察看伤者的情况。

事发约3分钟后,肇事司机报了警。

伤者在被送进医院后不治身亡。

肇事司机在交警队第一次做笔录时,说自己以为倒车时撞的是垃圾桶,不知道
撞的是人。

当时,交警没有得到小区监控录像资料,因此只作为普通交通事故
处理,司机在交了8万元押金后就离开了交警队,后交警再次通知其核实情况
时发现该司机失踪。

对于本案,死者家属认为反复碾轧死者的行为是故意的:“倒车碾轧后有过两
次长达十余秒的停顿,是经过认真思考后做出的决定。

”死者亲属举例说,
“开车时,就是稍微垫一个小石子都感觉得到。

倒车时,如果碰到了东西,肯
定有感觉的。

作为车主,被碰后,会担心自己车子擦伤或轧上什么东西,本能
反应都会下车看一下。

”一些出租车司机、资深驾驶员和当地汽校教练也认为
这种情况不可理喻,不合常理。

从本案以上情况,我们还不能做出判断,还需要法院的审理。

但如果仅就以上
情况从法硕刑法考试的角度讨论,我们可有以下分析:
一、本案前半阶段,司机快速倒车将老人撞倒。

主观上可能属于过失,司机应
当预见到其车速、当时环境等因素会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客观上也造成了危害
结果,应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
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的主
观方面为过失,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
意而没有预见,或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如果发生了交通肇事后,为了杀
人灭口,而故意将伤者撞死,则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本案例就可能是此种情况。

二、后半阶段,司机在撞倒老人后,如果又故意碾压,则很难解释为过失,很
可能是意欲致其死亡,具有了杀人的故意。

则又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我们可以
从其家属和一些司机的评论中体会出其故意心态。

三、因此,对司机应将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处罚。

四、肇事司机主动报警,不能认定为自首。

如果最终认定司机构成了交通肇事
罪和
故意杀人罪,其报警不能认定为自首,因为其并没有等待进一步的审判 (失踪了)。

自首要求犯罪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代犯罪事实,接受国家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

本案当
事人因为失踪了,就可能不能成立自首。

如果我们延伸一点,假设其没有失踪,而是安稳等待审判,也不能构成对故意杀人罪的自首,因为其交代的情况是根
本上否定杀人的。

当然,以上是在简单案情介绍的基础上从刑法考试角度作出的一些分析,目的
是抛砖引玉。

相关案例:
[案例]
李司机驾车超速行驶,在一路口将前方的王某撞飞,造成王某重伤。

王某为逃
避法律责任并不施救,反加速继续前行。

另一司机陶某见状,驾车追赶王,并
示意其停车。

行至一闹市路口,王某为摆脱追赶,不顾路上众多行人,硬闯人群,将赵某等三人当场撞死。

[分析]
可以将案件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李撞伤王某并逃逸;后半部分李为摆脱追赶撞死赵等多人。

前部分,李构成交通肇事罪:首先李超速行驶违反交通法规,撞伤王某是发生
了法定结果,但李并没有伤害的故意,属于过失;其逃逸情节应从重处罚。

在后半部分,李构成以危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此次李飞车撞人,主观上
是间接故意,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危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如果李在撞伤王某后将王搬上车,行至僻静处将王又搬下车隐藏,致王因得不
到及时救治而重伤死亡。

则李又构成了故意杀人罪,与前罪并罚。

历年真题:
201X年法硕联考刑法题:
甲于夜晚在一条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驾车正常行驶时,乙突然翻越护栏横穿公路,甲刹车不及将乙撞死。

交警认定甲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下列说法中,不
应当作为交警认定依据的是
A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
B甲的行为不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缺乏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条件
C本案属于意外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