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
1——5 ( BDCBD ) 6——10 ( BBDCA ) 11——15 ( DADBC ) 16——20
( ADABD )
第二卷非选择题(60分)
21、(1)(5分)(每点1分)
图片人物成就备注
A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B端午节
C司马迁编写《史记》
(2 )出板报、作手抄报、讲故事等。

(答出两点即可,2分)
(3)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3分)
22、(1 )东汉末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分)原因是各地割据一方的军阀长期混战。

(1分)
(2)江南经济繁荣,实力强大。

(1分)原因: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南方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5分)
(3)国家动乱,经济就会停滞被破坏,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只有国家安定才能保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富裕。

(2分)
23、(1 )春秋后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

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出租。

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是效果最显著的一次。

(3分)
(2)奴隶主贵族(阶级)(1分)
(3)推行县制,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分)
(4)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

(3分)
(6)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任意二点即可)(2
分)
(7)顺应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1分)
24、( 1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2分)
(2 )郡县制,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2分)
(3 )态度:秦始皇反对,汉武帝尊崇。

(2分)表现: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设太学。

(2分)影响: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古代文化造成了损失;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古代传统的正统思想(2分)
(4)秦始皇: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促进汉朝发展,达到西汉鼎盛。

(2分)
25、(1 )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
(2)秦始皇派蒙恬负责修筑了抵御匈奴的万里长城;
(3)秦始皇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并兴修灵渠;
(4)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5)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率军出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
(6) 公元前1世纪中期,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同西汉订立和好盟约,汉元帝时,把宫女
王昭君嫁给了他,他们为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7) 东汉时,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反击北匈奴;
(8)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交往;
(9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0 )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1 )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12 )西晋初年,少数民族内迁,其中一支灭亡西晋;
(13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焉得虎子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并同东晋发生了犯水之战,大败;
(14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答出其中8点即可,每点2分,计1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