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一等奖] 班主任培养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之研究【摘要】:如果说班级建设是一种化学物质,那么班级文化建设则是这种化学物质的催化剂。
我们常常要求自己的学生不要终日碌碌无为,像行尸走肉般度日如年;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了属于它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学习阵地,也是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作为班级建设的催化剂,班级文化建设是在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温床中孕育而成的。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影响人格的树立。
纵观近几年,国内一些班主任工作管理案例,发现许多优秀的班主任都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亲力亲为处理好学校里的各种大小事。
然而,本人认为,一名理想的班主任,应该学会让学生做到“老师在与不在,学生都能自觉”。
本论文就“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构建班级文化的能力,促使班级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旨在小结出有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质方法,让班主任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轻松。
【关键字】:培养班级文化建设学生管理能力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定义班级文化建设的定义不是唯一的。
在教育家们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班级文化的涵义:班级文化建设实际上是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文化构建与发展的教师文化和学生个体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学生文化所结合的总体。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表现出一个班集体独有的精神风貌,是一个班级的脊梁骨。
它具有约束、激励、凝聚和同化的作用。
这种文化一旦形成便潜意识地被同学们所接受并成为传统,受其约束、激励;同时形成共识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在班级管理及学校管理中凸显重要作用。
而有些教育学家则认为,班级文件化建设可以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
所谓硬文化,指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卫生情况,座位的安排,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
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比如班歌,班旗的选定等等。
因此,综合以上观点,从广义上说,班级文化在建设是指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的建设。
从狭义上说,班级文化建设是指一个班集体里形成的独特的能够为全体班级成员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行为准则和共有集体舆论、学习风气总和的建设。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两个外表一样的透明玻璃瓶里分别装了两种性质不同但颜色一样的液体。
如果我们不去品尝,那么一定会认为这两种液体是同样的。
只有我们品尝后方可知道这两种液体的浓度是不一样的。
浓度不一样就决定了物体的性质不一样。
同样地,不同程度的班级文化,造就了不一样的班风。
大部分中学都会在学期末评选“标兵班”,“文明班”,这些都直接反映了一个班集体的文化建设的好与坏。
教育家指出: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文化的形成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生人品的形成,更关系着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前途,甚至关系着将来我国整体国民素养的提高。
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造就健全的人格,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必定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反之,所学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和不足之处正如论文上述所言:班级文化建设是教师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建设的结合体。
班级文化建设正好给予了老师们一个良好的机会去展示自我价值。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教育制度的改革,新课标的试用,我们应该越来越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然而,在漫长的教育研究道路上,我们过多的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也正是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
最具杀伤力的不是用剑杀人,而是用剑气杀人。
班主任作为教师先锋队的前线人员,教师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做保姆式的班主任,即事事亲力亲为,而是要运用自身的管理能力去培养一批具备同样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
简单的说就是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管理学生。
我们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些情景:班主任去别的班上课了,自己班的学生违反了纪律,班中却没有人阻止;教师讲台无意被摆放了几瓶喝过了的矿泉水瓶,地面上遍布纸屑,学生却视而不见;各项班级活动没有人愿意主动参加……诸如此类的事情让班主任在办公室和课室之间不停的穿梭,每天都不放心课室的情况和学生的情况,无形中班主任变成全职保姆般忙碌。
是什么原因导致班主任变成了保姆?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
班级文化建设正是需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班主任就像是传授钓鱼技巧的渔夫,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批得力干将。
可见,班主任培养学生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力的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论文就班主任培养学生的班级文化管理能力进行研究,旨在小结出有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质方法。
四.研究过程(一).调查方法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论文研究。
问卷是根据日常学习中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而设计的。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班级还给学生,把管理的权力还给学生,努力营造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提高班级生活质量,让班级成为学生学习的集体,让班级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集体,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集体,让班级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为班主任,要放手让学生去做。
许多学生都反应,不喜欢高高在上的班主任,因为学生感觉这样的班主任缺乏人情味;学生也不喜欢保姆式的班主任,这样会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感到反感。
最受欢迎的班主任是将自己融入到班集体中的一员,默默指导学生进步。
班级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如班规,班徽,班歌,课室布置等,班主任往往应付不过来,而学生也因为没有明确分工而错失锻炼的机会。
在上学期,本人担任了初一年级的班主任,由于是第一年带班,所以很多事情预料不到,在处理方面也比较欠缺科学性和合理性。
多亏了一帮热衷于班级事业的班干部,凭着他们的热情,和我共同成长。
针对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并征求了全体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汇总出属于我们班的一些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这也为本次论题---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管理班级文化的能力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初一(11)班的学生56人。
其中,男生21人,女生35人。
这些都是刚从小学升上初中的学生,主要特点是比较愿意服从学校纪律,学习成绩中上,个性比较老实。
被调查的这批学生当中,大部分学生都是没有当过班干部。
班主任聘用这些学生当班干部的主要原因在于用人文精神塑造班级性格。
往往一批没有管理经历的学生比较具有创新精神。
班主任应该大胆试用一批能够树立班级性格的新班干部。
(三).调查内容从问卷的汇总来看,同学们的积极性比较高。
家有家规,班有班规,没有规章制度可循的班级形同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
班主任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同学们的集思广益得出的方案往往更具人性化。
既然是学生们自己定出来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更加愿意遵守这些准则。
1.解放学生们的嘴。
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了每个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及管理工作的重视。
并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了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适合我们班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班级文化建设不应满足于按常规办事,而应发挥更新的独创性,以顺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创造出更多的班级日常管理的新办法,新经验。
在这次的调查当中,11班的学生就能很好的把握主人翁的地位,从纪律到学习,从卫生到礼貌都进行分析,让同学们形成良好习惯。
比如说就安排经常讲话的同学当值日班干这个话题,很多班主任都不敢安排捣蛋的学生当值日班干部,怕他们不负责任。
而11班同学们的创意就在于“时尚”。
所谓“时尚”,就是说学生会用逆向思维去考虑问题,让那些爱讲话的学生自己管自己,并且作为榜样带动其他同学遵守纪律。
2.解放学生们的双手。
在安排卫生工作方面,11班学生认为,把具体责任分配到每个人手上是明智的决定。
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景:班主任布置学生要搞卫生,班主任安排一些人带桶,一些人带扫把,一些人带垃圾桶。
开始劳动时却发现负责带桶的人全部挤在一个窗户里擦窗,其它的窗户就没有人负责了。
扫地和倒垃圾的同学亦是如此。
结果是本来20分钟可以完成的工作量要用一小时来完成。
所以同学们提出要把责任分配到每个人手上。
比如说,安排A和B生擦一号窗,C和D生擦二号窗,那么很快地,四名同学就可以完成好任务,并且不会重复浪费劳动力。
以后学生也就能自觉负责好自己的工作。
3.解放学生的空间。
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比较缺乏责任心。
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们建议获得家长密切配合,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大家参与到班级开展的活动中来,从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从这份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期望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时间的。
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是不一样的,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应该抹杀他们的天赋;相反地,我们应该提供空间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去发挥自己的潜能。
事实上,鼓励孩子们去发展自己的特长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方面。
学生们长期沉浸在机械、乏味的学习气氛当中是达不到高效率学习的。
放手让学生们去寻找乐趣是有助于他们的学习效率的。
4.解放学生的大脑。
在问卷中我们又可以知道,学生们所能想到的问题是比较全面的。
而他们的解决方案也不是固定的。
这也就体现了班主任给予学生动脑的机会。
大脑是我们的主控盘,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控制学生心里想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思考问题。
在问卷调查前,班主任并不是一开学就让同学们写问题、提方案;而是在大家相处一段时间后才做了问卷调查。
这就证明学生是有动脑去发现问题并且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孩子们自己动脑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比班主任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开明地多。
这也为班级文化之学生自我建设奠定了基础。
很显然,这次问卷证明了班级文化建设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工作,而是全班同学的工作。
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是必然的,培养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五.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既然培养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以下就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提几点小建议:(一)班主任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一员。
许多班主任都用成年人的心智去看待学生们的错误,往往提出一些学生根本做不到的要求。
这样不仅使学生心灵受到伤害,也降低了班主任的威信。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班主任把自己当成班里的一名学生。
常常问下自己:是否喜欢老师这样解决问题?还有哪些方式是同学们比较愿意接受的?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这样才能够抓住学生的心。
曾经有一名学生跟我说:“老师,我想转学。
”后来在交谈中,我得知班里有个男生喜欢上她了。
而她的心情介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如果我当场就批评她,勒令她断绝跟这个男生交往,她以后一定会不理智地对他们的感情报以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