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期中检测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期中检测题

五年级语文期中检测题一、识文断字。

(11分)(一)在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出它表示的字词。

(5分)外祖父给我的手juàn(),是身在异国他乡的华qiáo()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那朵朵冷艳、lǚlǚ yōu()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piāo bó( )他乡、zàng shēn()国外的外祖父,耳pàn( )仿佛又响起离别时外祖父的wū( )咽声。

(二)在括号里填写三字俗语。

(2分)例:(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1.()比喻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2.()比喻没主见,立场不稳定的人.。

(三)请你用“√”选择正确的答案。

(2分)1.在书写时要做到上窄下宽的字是(盒某衰窃)。

2.幽字共( 9 10)笔,在书写时第二笔是(撇折竖折)。

(四)选一选(填序号)。

(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贪婪(lán) 磁(cí)石走一趟(tàng)呕心沥血(xiě)B分(fèn)外干涸(hé)风一更(gēng)婀(ē)娜舞姿C过滤(lǜ)榛(qín)子尘埃(ái)藕(ǒu)断丝连D翕(hé)动眼睑(lián)细腻(nì)络绎(yì)不绝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支撑惧怕屋檐担优倾盆大雨B榆树帐篷鱼鳃梳理低头折节C鱼鳍躁音粘连盗窃安然无样D捕捞鱼饵溅水皎洁不容争辨二、斟词酌句。

(10分)(一)给下列字组四字词或多于四字的词语,赶快配合该字的诗句或俗语也可。

(2分)娱编(二)用下面的词语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2分)这句不话对完全1.2.(三)乱句重组。

(6分)()挑去小枝小叶,()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收在铁盒子里,()桂花摇落以后,()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晒上几天太阳,三、过目成诵。

(14分)(一)按原文填空。

(9分)1.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2.悠悠天宇旷,。

3.,行人临发又开封。

4. ,处处细留心。

5. ,善读之可以。

(二)根据背诵的《国学经典》选择填空(只填序号)。

(5分)①述而不作②学而不厌③不愤不启④奢则不孙⑤德之不修⑥学之不讲⑦信而好古⑧诲人不倦⑨不悱不发⑩默而识之1. 子曰:“,,窃比于我老彭。

”2. 子曰:“,,,何有于我哉?”3. 子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4. 子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 子曰:“,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四、熟读精思: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30分)(一)课内阅读。

(8分)尽(jǐn jìn)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zhuàn zhuǎn)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jǔjǐ)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sìshì)的诱惑人的“鱼”。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请用“——”选出片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分)2.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例如。

(2分)3.最后一段话让你联想到哪个(或俗语、诗句)?我想到,因为。

(2分)4.文中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要详写“我”和“鲈鱼”的动作?(2分)(二)必读书目。

(10分)天晴了,四野一片明亮。

青铜沿着走来的路往回走着。

他想唱歌,唱奶奶搓绳时唱的歌。

但他唱不出来,他只能在心里唱:树头挂网枉求虾,泥里无金空拨沙。

刺槐树里栽狗橘,几时开得牡丹花?正唱着,有一个人朝他追了过来,并在他身后大声叫着:“那个卖芦花鞋的孩子,你停一停!”青铜停下了,转过身来望着向他跑过来的人。

他不知道那人叫他干什么,心里满是疑惑。

那人跑到青铜跟前,说:“我看到他们买的芦花鞋了,心里好喜欢,你还有卖的吗?”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

那人失望地一摊手,并叹息了一声。

青铜望着那个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

那人掉头朝轮船码头走去。

青铜掉头往家走去。

走着走着,青铜放慢了脚步。

他的目光垂落在了自己穿在脚上的那双芦花鞋上。

雪在芦花鞋下咯吱咯吱地响着。

他越走越慢,后来停下了。

他看看天空,看看雪地,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脚上的芦花鞋上。

但心里还在颤颤抖抖地唱着歌。

他觉得双脚暖和和的。

但过了一会儿,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

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

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

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

他弯下腰,从雪地里捡起了一双芦花鞋,放在眼前看着。

因为是新鞋,又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还是一双新鞋。

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

他的赤足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

当那人正要踏上轮船码头的台阶时,青铜绕到了他前头,向他高高地举起了芦花鞋。

那人喜出望外,伸手接过了芦花鞋。

他想多付一些钱给青铜,但青铜只收了他该收的钱,朝他摆了摆手,然后朝着家的方向,头也不回地跑动着。

他的一双脚被雪擦得干干净净,但也冻得通红通红……1.短文选自创作的小说,短文可以用做题目。

(3分)2.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分)3.作者为什么要写青铜经受的这些“苦难”?(2分)4.质疑: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试着提出2个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答一个问题。

(注:不要提词语理解方面的问题)(3分)问题1:回答:问题2:(三)课外阅读(12分)故乡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

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

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

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

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

(1分)摇动()空闲()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分)无法自已:3.谈谈你对文中画“”句子的理解。

(2分)4. 画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

(1分)5.“明月千里寄乡思”,这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5分)6.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看到明月想起“,。

”当秋风起时想起“,。

”(2分)五、妙笔生花。

(35分)(一)仿写。

(5分)例段:有人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它就是“吸热玻璃”。

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仿写:(二)评改:请你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更连续。

再请你运用学到的评改作文的方法,进行评点和修改。

至少评点两处,修改两处,使句子更准确、具体、生动。

(5分)那是一个深秋,暖暖的阳光撒在大街上,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

可是此时的我却只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正当我昏昏沉沉快要入睡时,一阵急躁、轻快的脚步声让我清醒,只见一个敏捷的身影径直向我冲来,来不急我细想,表弟早已飞也似的冲到我的床前,他的到来,我先前的所有烦恼随之烟消云散,于是我便也兴高采烈起来。

(三)习作。

(25分)题目:《思念》要求:因为时间或地点的变化,你现在(或经历多少年后)时常挂念或渴望见到什么人、什么物或一处什么景点?想听一首什么歌?听某人讲什么事?......请仔细回忆、发挥想象,并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1.内容真实,叙述具体,语句通顺。

2.至少引用一句古诗词、一句名言警句。

3.至少有一处恰当的环境描写。

4.字数在500字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