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ET训练方法讲义版

PET训练方法讲义版

关于参加《惠东县家庭教育讲师特训营项目工作坊》学习心得2014 年7 月24 日至2014 年7 月26 日在惠东县第一小学参加由国家婚姻家庭教育咨询师郭立群教授主讲《惠东县家庭教育讲师特训营项目工作坊》。

通过培训学习了PET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应用技巧以及值得学习借鉴的培训管理经验。

培训开始前是签到程序,签到中现场选择播放的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让进场的学员有危机感、秩序感。

潜移默化感受到现场严谨的氛围。

这也是郭老师在讲课前没有讲课堂纪律但学员们能自觉遵守的原因之一。

同时开课前学员和讲师学员 (讲师学员已经在之前上了六天课程)互相交流和了解,增加学员的归属感。

首先是由郭立群教授介绍自己,通过这个介绍让学员可以更好的了解讲师同时增加这次培训的信心和认同感。

然后是由讲师学员们分享这六天的学习的感想以及在列举通过六天学习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成功事件,让学员更加期待培训的开课,成功地拉住学员的心。

郭老师在开课前调动气氛的问了一句话:大家期待吗?学员回答:期待,非常期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活跃现场氛围。

首先介绍PET什么是PET?( Pare nt Effective ness Trai ning ,简称P.E.T. )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 Dr. Thomas Gordon)于40多年前创立的父母教育类课程,如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顶尖培训品牌,该课程旨在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冲突,让每个人在冲突中都赢。

《P.E.T.父母效能课程》的八大特色【全球性】:P.E.T.拥有48年历史,在全球50个国家推广,每年超过500万家长从中受益。

【科学性】:P.E.T.的创始人戈登博士是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弟子,全球儿童教育专家,美国白宫儿童顾问,连续三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被誉为“沟通之父”,他创建的PET是一套没有国界的关系科学。

【唯一性】:现在可以在各大书城及网店购买到由托马斯.戈登博士著作的《PET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一书,本书被“全国高科技人才委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定为全国父母教育项目唯一指定教材。

【权威性】:1、PET又被誉为PET全球父母教育第一品牌。

2、戈登博士获三次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3、国家为此项目专门成立了PET父母教育专业委员会。

4、PET的国内证书由国家颁发并带有国徽的证书。

【系统性】:1、PET课程训练系统(24个小时,8个章节)2、美国原版专业教材【普及性】:P.E.T.既适合于婴幼儿的父母,也适合于十几岁的青少年的父母,更适合准父母;即适合亲子关系,更适合所有的人际关系。

【革命性】:如今的父母在养育孩子和解决家庭中的问题时,几乎都依赖于他们的父母、祖辈所使用的方法。

P.E.T.让父母学会高效养育孩子所需的各种技巧。

【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P.E.T.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温暖、贴心而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相互之间的爱与尊重之上的,通过爱和尊重协助父母与孩子的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

关于家庭教育的进步:传统的单向式家庭教育将被亲子互动式的家庭教育所替代。

亲子教育会从偏重儿童智力开发训练迈向与父母效能的训练同步。

一切家庭问题从“关系”开始,决定“关系”好坏的根本在于“沟通”。

父母效能训练直接从沟通入手,帮助父母学会解决亲子冲突及家庭问题的新方法,帮助父母改善与孩子的关系。

PET课程引进惠州是由郭老师09年在惠州开办关于解决问题儿童(叛逆、网瘾、毒瘾等)的课程,在开设一个月后发现送过来教育让孩子真正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父母和孩子的的沟通存在问题。

于是郭老师就四处打听并找到这个针对给家长学习的PET课程。

学习该课程的家长在学完之后发现:不要改变孩子、改变家人、改变别人,而是要改变自己。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教育界中,很多业内人士会发现,很多专家教授讲师的课讲得都不错,理论上是很好,但是很多学员表示大部分讲师讲得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接近完美,不够接地气,实际运用有困难;而且发现讲师们在课堂讲一套,在他本人实际生活当中做一套。

讲企业管理的不会经营自己的企业、讲亲子教育的讲师和自己孩子关系处不好、讲婚姻教育讲师自己也离婚的。

这让学员难以有一个榜样的力量坚持把课堂学到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因为要一位学员把他从父辈、原生家庭学了二三十年三观颠覆、改变他的潜意识还要他去做到这本身就已经是很困难的。

让他思想达到改变是培训的目的,再让他去做到是培训的效果,所以培训后的效果往往不能持续很久的原因在于很多学员知道却做不到,特别是在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后到达愤怒点,就会对培训产生怀疑的态度,最后就放弃。

没有收获改变的快乐自然就觉得培训是作用是不大的。

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是教育界里全国都困扰的问题-学员主动改变的积极性不大。

1如何倾听孩子讲话,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地聆听:帮助孩子表达想法和感受并协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首先讲师问学员:孩子说:爸,今天的作业太多了。

学员的回答:1作业多就赶快给我认真做呗!2:其他同学和你一样多吗?3:怎么可能?不练习怎么能学会?以上,我们大部分家长们都是听到了孩子的说话的内容,但是没有听到孩子内心真实想法。

什么是理解的聆听?答:理解孩子话语背后的感受。

现在社会的现状是:孩子在学校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的学,回到家还要做作业,虽然学校已经减负,但是父母却嫌孩子作业少甚至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

为什么父母都喜欢孩子做作业?孩子做完作业通常很晚就要去睡觉了,那么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就会越来越少了,但孩子不做作业的时候,我们该做什么呢?作业变成了我们的保姆。

控制着孩子让我们家长放心。

还有,为什么有些孩子厌学呢?因为对孩子来说20 个肯定抵不过一个否定。

但作为父母的很多时候已经在不自觉地否定了孩子而全然不知,孩子否定得多肯定得少,孩子的动力就不高。

如何理解的聆听呢?例:“妈妈,今天的作业很多。

”“宝贝,妈妈看你今天上了一天课肯定很累了,要是妈妈上了一天班,回到家还要加班,那妈妈也一定觉得工作量很多的。

”-运用同理心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

“是的,妈妈,我真的觉得好累哦!” -让孩子表达出觉得作业多是因为累了。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好吗?”-让孩子觉得你和他是站在同一阵线的。

那么孩子不管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会愿意跟你倾诉他的感受和压力,让孩子明白倾诉是个很好地疏导情绪的渠道。

以至于不会孩子越长大离父母越远。

而郭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做法的是:老师布置一个生字要写20遍, 她对孩子说:“孩子你要是第一个字就写的很好的话,那么妈妈就把剩下19个字帮你写了。

要是你第一个字写的不好的话那么剩下的你就自己完成。

你自己选择吧!”这个方法好处是:锻炼孩子做事的专注力。

专注力会让一个人一丝不苟地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好,而且让孩子懂得万事开头难,做好了以后就容易多了。

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帮助。

而且让孩子懂得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担结果和负责。

诚恳地沟通:表达需求和处理不可接纳的行为。

当我们有需求的时,尽可能坦率表达出来。

例:一个女人希望丈夫在她生日那天送她一束花,在生日前几天一直在老公耳边暗示:单位的女同事收到了花,邻居的小王送了一束花等。

但是生日那天,丈夫带她去吃大餐,而她却不高兴,因为她想要的是花而不是大餐,而丈夫认为我为了表达对你的爱我请你吃了大餐,你应该高兴才对。

于是争执就要发生了。

当遇到不能坦率表达时,或者表达后对方不能采纳时,我们首先要做不能委屈自己。

以免由于把委屈积压在心中,以至于某一天的因为一件事情把这些原本积压的情绪爆发出来。

例:一个女人为了做众人心目中的好女人,每天洗衣做饭接送孩子上班,感觉自己象陀螺地转动。

一天她实在很累很不舒服,当她把孩子接回家时,家里人还在等她煮饭,为了争取自己需要休息的需求,她说:“上了一天班还要接送孩子,我很累了,我要去睡觉,我不吃了,你们想吃什么自己煮吧。

”家里人被她这句话惊呆了,后来家里人主动询问她的身体情况并且给她做好饭。

她满足自己需要休息的生理需求。

公平地解决问题:父母和孩子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现在社会出现很多啃老族,产生的原因在于父母从小没有给孩子做主,父母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为替代孩子选择一切,比如父母由于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一直有个钢琴梦,所以就希望孩子能学会弹钢琴,但孩子喜欢的是运动,由于孩子被迫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以致他怎么学都没有拥有音乐天分和喜欢音乐孩子厉害,通常父母就会责怪孩子。

当孩子无法为父母的要求负一生的责任时,他承受不了时就会放弃,就成了成天在家不愿工作或者没有想法和创意的郁郁不振的啃老族。

以尊重的方式来分享价值观。

理解-接纳。

例:女人从小刷牙时妈妈就教育她:牙膏要从底部开始挤。

男人从小刷牙时妈妈教导他:牙膏从中间挤。

这两个人结婚了,为了牙膏从中间还是底部开始挤发生了矛盾,甚至上升到人格伤害:你看你太浪费牙膏,没点节约意识。

看看这个例子,两个人产生分歧的原因是:牙膏的挤法。

但是我们知道他们要做的是同一件事情:就是刷牙。

只要能刷牙不管对方用什么方法,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为什么你的就一定是对的呢?他的就一定是错的呢?当你觉得他这样做你看不顺眼的时候,他其实同样看你不顺眼。

这些事情不管是夫妻还是其他人际关系都会经常发生,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事情的本身,而是在于人与人的之间的价值观取向,一个人的价值观取向最大的影响是他的父母。

价值观没有对错,只有互相适应。

这个世界有绝对的对错,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可能是:你是对的,别人也是对的。

大家都是对的。

只要不伤害你,不伤害环境的情况下进行,那么就要去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并且接纳对方的价值观。

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分享价值观。

允许对方和你的不同。

当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聚会中往往会觉得很快乐。

那么我们如何将这些快乐变得越来越大呢?有效开放自我,如何学会感谢别人。

肯定性你信息很多家长在孩子考了一百分后的常见反应:1:宝贝,你真棒!2 :宝贝这次考得不错,下次加油!(孩子会恐惧,下次考试还是要一百分,那不然考了99分你不爱我了。

)这是肯定性你讯息的表现,当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时,你夸奖他很厉害,很棒,继续努力!那么其实你是在操控他,想让把这件事情继续保持或者更好。

从而他就会感受到压力,这就是为什么平时考的很好的孩子在大考是会发挥失常,是因为他在考试中浮现了很多身边人的肯定性你讯息:你很棒,你要加油,你一定要考好!那么他就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影响正常发挥。

有位朋友的孩子学会了做饭,他说非常高兴地说宝贝你真棒!为了炫耀他的孩子的年纪轻轻就会为家庭分担家务于是他让同事过来他家并且让孩子为他们做饭。

并且在吃饭时让同事们都夸奖他的孩子:哇!做的真好吃!你真棒!但是孩子生气地中途离场了并说:“你们这么说还不是想让我下次再煮给你们吃么?想吃就说,别夸我!”肯定性我讯息肯定性我讯息是通过表达的方法让对方不会有压力的同时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而不是因为他做得好而喜欢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