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区安全教育培训标准

旅游景区安全教育培训标准

旅游景区安全教育培训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风景名胜区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本标准适用于XX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工作。

2 内容
2.1 培训要求
2.1.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景区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业务培训,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

2.1.2 景区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意识,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景区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1.3 坚持执行工作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制度,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

2.1.4 安全工作人员应自觉地学习安全知识,加强个人安全防护意识,不违章作业,力争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2.1.5 安全教育工作要纳人景区工作议程,实行逐级负责制。

主管安全副职要定期检查景区安全教育情况,并督促指导。

2.1.6 景区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和考核成绩与奖惩挂钩。

2.2 培训计划
2.2.1 各部门于每年年底将安全培训需求及时提交至人力资源办公室,人力资源办公室根据当年员工的安全表现分析需求的合理性,
进行汇总,制订下一年安全培训计划。

人力资源办公室根据年度安全培训计划负责组织实施和跟进计划的完成情况。

2.2.2 当培训计划发生变更或不能按时实施时,人力资源办公室应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2.3 培训管理
2.3.1 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2.3.1.1 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分管安全的各级负责人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安全培训后,方可任职。

2.3.1.2 专(兼)职安全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由景区负责组织进行,每年要集中组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其安全素质。

2.3.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2.3.2.1 从事电工、车辆、船舶驾驶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学习与安全技能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定期复审)方可上岗操作,严禁无证上岗。

2.3.2.2 特种作业人员按计划参加学习、培训和复审,未按期参加复审教育考试者,取消上岗资格。

2.3.3 岗前培训
2.3.3.1 景区安全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景区的岗前安全培训教育,经培训合格,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后,方可上岗。

2.3.3.2 规划科负责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同意进入景区施工。

培训中应告知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有关的各项安全规定。

2.3.3.3 宣传科负责对外来拍摄、采风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同意进入景区。

培训中应告知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有关的各项安全规定。

2.3.4 在岗培训
2.3.4.1 景区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坚持在每周部门会议上对在岗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每月培训不少于3个学时。

宣传国家安全法规和岗位安全管理知识。

2.3.4.2 安全会议要有要求,有记录;安全工作要有检查,有整改,讲实效。

2.3.5 培训签到
2.3.5.1 所有培训必须签到,并妥善保存好培训记录。

2.3.5.2 培训人员应在规定培训时间前 30 分钟签到,必须本人亲笔签到,不得代签。

2.3.5.3 培训签到表是员工是否完成培训任务的重要依据,全体人员均需认真执行。

2.3.6 考核
2.3.6.1 每次培训结束后,所有参加培训人员必须接受培训考核,考核成绩以百分制形式给出。

2.3.6.2 培训不及格者,需参加下一轮培训。

2.3.6.3 每次接受培训的情况将作为职工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需建档保存。

2.3.6.4 在每次培训结束后,所有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记
录和考核资料等,都应由人力资源办公室分类建档保存;重要档案资料应交局档案室存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