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练习题(第八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八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八章)
一、填空题。

1.心理学中的个性指的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
理特征系统。

2.个性作为心理现象,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和个别性。

3.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的,而不是生物的。

4.个性是一个系统,包括个性倾向性结构、自我意识结构和个性心理特征结构。

5.个性的动力结构包括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

6.个性的特征结构包括能力和性格等心理成分,它是个性的个别性的集中表现。

7.个性的自我调节结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

8.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
的需要。

9.小学儿童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需要,是促进同伴关系发展的内因,也是保证儿童个性形成
的重要条件。

10.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与人的认识能力直接相连。

11.儿童的兴趣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发挥动力作用。

12.促进儿童兴趣转移的条件:(1)要善于发现小学儿童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2)要
善于寻找新的事物或活动与原有兴趣之间的相通点;(3)要在实际活动中循循善诱,促使儿童产生新的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

13.人们关于客观事物价值的观点和信念叫做价值观,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4.需要是个人或团体对自身缺乏某种刺激时会而呈现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
的平衡的体验和认识。

15.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动和运动活动的需要。

二、选择。

1.小学儿童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老师的爱,这说明是小学儿童的(C)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爱的需要
D、成就需要
2.儿童要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这属于(A)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爱的需要
D、成就需要
3.喜欢看电视、听故事并向成年人题为“为什么”,这是儿童的(B)
A、交往需要
B、认知需要
C、成就需要
D、活动需要
4.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当“三好生”,这是(C)
A、交往需要
B、认知需要
C、成就需要
D、活动需要
5.个性的本质是(B)
A、生物的
B、社会的
C、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
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是指人的个性具有(C)
A、稳定性
B、可变性
C、个别性
D、社会性
7.“需要层次说”是由(C)提出来的。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马斯洛
D、冯特
8.小学儿童最基本的社会需要是(A)
A、交往需要
B、成就需要
C、认识需要活动需要
9.儿童的兴趣由直接转化为间接,与他们(B)相联系。

A、交往水平
B、认识能力
C、情感状态
D、意志水平
10.社会交往需要属于(B)需要
A、安全
B、归属和爱
C、尊重
D、自我实现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B、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需要是动机的直接表现形式
C、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人的活动直接相关
D、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人的需要、活动目标相连
12.个性的个别性集中表现在(C)
A、个性倾向性系统
B、自我意识系统
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D、动力特征系统
13.表示兴趣在持续时间上的特性是(B)
A、兴趣的广度
B、兴趣的稳定性
C、兴趣的效能性
D、兴趣的灵活性
14.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为(C)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成长的需要
15.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C)
A、感知、记忆、想象思维
B、能力、气质、性格
C、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
D、自我实现、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6.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C)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17.小学儿童志向集中表现在(D)上。

A、政治志向
B、道德志向
C、家庭志向
D、职业志向
三、判断。

1.小学生的需要发展是单一的,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

(错)
2.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因此,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相比之下并不强烈。

(错)
3.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

(对)
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交往需要的强度日益强烈。

(对)
5.小学儿童入学的头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

(对)
6.满足儿童的一切需要,能促进个性和谐地发展。

(错)
7.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政治方向上。

(错)
8.个性指的是人的个别性、特殊性或个别差异。

(错)
9.稳定性是个性的一种主导特性和功能特性。

(对)
10.个性的社会性是人的个性的本质特点。

(错)
11.个性具有稳定性,所以它一旦形成就不可改变。

(错)
12.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形成。

(错)
13.“衣食足而后知荣辱”是说人的需要是逐级实现的。

(对)
14.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需要是最积极的因素。

(对)
15.个性不是天生的,是人在出生以后几年内形成的。

(错)
16.小学儿童对学习的直接兴趣的发展是有限的。

(错)
17.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小学儿童兴趣的有效手段。

(对)
18.志向是人的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错)
19.动机是需要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动机的具体表现形式。

(错)
四、问答题。

1、什么是个性?个性有哪些主要特征?
2、简述个性的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

3、如何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的需要?
4、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