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在这近一个月的既紧张又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开阔了我的视野,尤其在理论的理解与运用方面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学院为我们安排了优秀的讲师、教授、博士生、优秀的园长为我们授课,开设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小衔接工作研究》、《蒙氏教育法在幼儿园的应用》、《如何开展区域活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学科,下面我就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我要和大家交流的就是《蒙氏教育法在幼儿园的应用》我想对于有的老师来说对于蒙氏教育已有所了解,而有的老师则不太清楚,在我们市里有的幼儿园也尝试着开设了蒙氏班,那么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蒙台梭利的生平。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1870-1952)是一名意大利的医生,大量的临床观察使他逐渐转变为一名开拓性的教育者及儿童发展的研究者,蒙台梭利对儿童发展的兴趣使他从医学领域逐渐转向人类学、心里学和教育领域的研究。
1907年,她在罗马桑洛伦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开办的幼儿园称之为“儿童之家”。
下面我们看一下蒙氏教育教学的教育理念:(一)发现儿童蒙台梭利,把(0-6)岁的儿童视为观察对象、来尊重儿童,而不是来控制儿童。
与儿童保持亲切友好的合作关系,经常与儿童一起生活和工作,在工作中不会随便打扰儿童,而是在某个角落静静的观察儿童的活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通过观察蒙台梭利发现:1、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4、儿童需独立成长独立是生物成长的目标,也是成长的条件,故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导师要给予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心,最多的鼓励。
让孩子在活动中发展,所谓孩子的活动,1是生理活动(吃、喝、拉、撒)2是心理活动(精神方面)3是社会实践活动下面请看这样一个案例:一天,孩子们围成一圈,有的说有的笑在看小鱼游,有一位小朋友在后面怎么也看不到,这位小朋友刚想去那把椅子站上去看,老师也正好也看到了这个小男孩想看却看不到,他立刻拿把椅子给了这个小男孩,请老师们想一想这位老师的做法的对吗?其实这位老师是好心,但他没有在耐心的观察一下这个孩子是怎么走做的,阻碍了孩子的自我教育,使他深有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困难。
(二)自由的原则是指允许儿童依其“内在需求”自由地去选择工作材料——教具,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中工作就是自由的选择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孩子的工作目的就是发展自己,他们在儿童之家可以自由的交谈、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儿童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行为,意志、情感、这样的自由就给了儿童下决心,做决定和实施他的意志的条件。
在蒙特梭利教育的环境当中很多的时候都提到了自由,蒙特梭利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放任,不是为所欲为。
在蒙特梭利教学中,孩子能够自己选择、自己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选择需要做并且是正确的事情。
孩子在自由的同时还必须遵守纪律,学会遵守秩序,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中,孩子的集体活动每天不超1小时,大部分都是自由活动,当然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都是小班制,教师资源也充足,而我们的幼儿园班内的孩子最还要达到30个左右,我想我们尽量多给孩子自由的活动时间多一些如果管得太死,孩子会反弹的,例如很多大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无度的去玩,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差,那么这与他们以前家长老师的管教有直接关系,以前管的太严,到大学之后开始无度的放松。
(三)必要的纪律(规则)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中,有7点行为规则:(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3)从哪里拿的东西请归位到哪里(4)谁先拿到的谁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等待(5)不可以打扰别人(6)做错事要道歉(7)学会拒绝别人,学会说“不“。
接下来我们要交流的就是蒙台梭利的具体方法:(一)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儿童之家为儿童个体的活动准备的环境帮助幼儿的身体、心理的发展。
1、有功能不同的房间和庭院2、客观实用大小尺寸合适的生活设备3、富有吸引力和独特教育功能的操作材料4、是有规律、有秩序、安全的、温馨的生活环境。
(二)丰富的教具不是一般的玩具是帮孩子建构智能的工作材料,分六大类:一、感官教育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2、训练幼儿辨别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3、训练幼儿观察、分类能力,培养注意力。
4、建立几何图形意识,自由拼组。
5、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6、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
二、数学教育通过操作活动,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理解。
1、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
2、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
3、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4、学习空间、时间概念。
5、学习守恒。
三、语言教育1、培养幼儿认读能力。
2、培养幼儿书写能力。
3、培养幼儿听、说能力。
4、欣赏文学能力。
5、培养幼儿早期阅读。
6、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科学文化教育1、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培养幼儿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4、引导幼儿接触周围世界,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科学经验。
5、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五、日常生活教育1、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
3、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4、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灵活性。
5、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控能力。
6、培养幼儿交往、合作意识。
7、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
8、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9、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工作的目的’是训练孩子手眼协调,做事聚精会神,并体验“独立”的滋味,同时也借着四肢的活动,使孩子的人格,智能,体能的发展。
幼儿是学习和发展的人二十一世纪需要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人才,蒙氏的操作活动恰恰为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索提供了路径,在操作活动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果孩子在做插座圆柱体的过程中放错了一个,结果最后一个就会找不到家,那它就会重新思考,重新观察,重新操作,直到所有的圆柱体找到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而不是老师告诉他答案,这也体现了蒙氏教具的错误控制原则,孩子在操作中出现失误自己就能发现,然后自我订正,实现自主学习,所以说蒙氏教育又是“不教的教育”(三)幼儿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蒙氏教育重视幼儿的自发自动,不控制幼儿,而是引导幼儿向着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使幼儿学会自我控制。
“反复操作”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儿童在专心的做完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后,他们都表现的极为愉快、平静和轻松。
(四)导师的作用不是站在黑板前发号施令的权威角色,而是在工作室里走动,观察了解给儿童做示范。
1、细心观察儿童敏感期的出现,每个孩子敏感期的出现并不完全相同。
2、不知丰富的学习环境,并根据幼儿的需要改变环境,当观察到孩子某项敏感期出现时,要为其准备相关的操作材料3、鼓励孩子自由探索、独立工作、并适时给予协助(但不干预)。
给予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最多的鼓励示范教具操作的方法三、蒙台梭利着重培养幼儿的四大品质:1是独立(生活、思想独立)2是协调(动作的协调性)3是秩序(1岁多的孩子开始进入秩序敏感期)蒙氏教育特别能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蒙台梭利,他认为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孩子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儿童对秩序极端敏感的时期,在蒙氏教育中都遵循了一个序。
4蒙氏教育特别能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幼儿在做任何事情时,最重要的是兴趣,幼儿对周围事物感兴趣是培养专注力的开始,如果他对一棵小棍感兴趣可能也会玩上几十分钟,值得庆幸的是蒙氏教室里有上百种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动手操作的教具,而传统的教育就没有这么系统科学丰富的教具,在蒙氏班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有趣的工作进行学习、活动。
因而专注其中乐此不疲,一旦幼儿开始集中精神,他的能量与心智能力会因而增强,使他达到自制的境界,久而久之,孩子做事有条理了,而且能长时间专注地沉入其中。
当孩子的自制性,条理性不断得到提高时,他原有的粗心、浮躁、缺乏耐心等不良心理倾象会逐步被专注,认真,持久等良好的心理倾象所取代。
专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重要的,现在的有的幼儿专注力很差不能专心干一件事,这与我们成人的打扰有关,比如孩子在专注的干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打扰他,让他自己去探索,那么什么是打扰呢?不该帮孩子时,帮了就是打扰了孩子。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蒙氏教育的十大特点:1、以儿童为中心2、不教的教育(间接教育)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 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去。
做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 6 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4、尊重孩子的成长步骤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丰富的教具丰富的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
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8、混龄教育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9、摒除单一奖励制度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学习效果当今比较认同蒙氏教育理念的有: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2、还有北京的巴学园的创始者李跃儿我们大家有时间可以在百度文库里阅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
第二部分我要和大家交流的就是如何开展区域活动首先请大家看一下内容提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和集中教育活动的延伸、拓宽与补充。
那么如何开展区域活动呢?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第一点就是要了解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由于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