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什么是压铸?压铸是压力铸造的简称,其实际是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模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形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2、压铸有何特点?优点:(1)压铸件的尺寸精度高(2)材料利用率高(3)可以制造形状复杂、轮廓清晰、薄壁深腔的金属零件(4)在压铸件上可以直接嵌铸其他材料的零件,以节省贵金属材料和加工工时(5)压铸件组织致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缺点:(1)压铸件常有气孔及氧化夹杂物存在(2)不适合小批量生产(3)压铸件尺寸受到限制(4)压铸合金种类受到限制3、压铸工艺主要应用于哪些场合?(1)圆盖类---表盖、机盖、底盘等(2)圆盘类——号盘座等(3)圆环类——方向盘、轴承保持座、接插件(4)简体类——凸缘外套、导管仪表盖(5)多孔缸体、壳体类——气缸体、气缸盖(6)特殊形状类——叶轮、喇叭4、典型的压铸填充理论有哪些?第二章1、压铸生产的三要素是什么?合金材料、压铸机及压铸模2、国产常用的压铸合金有哪几类?各有哪些特点?锌合金400~420*C 压铸性能好;结晶温度范围小;模具使用寿命较长;不易粘附模具型腔,不腐蚀模具;但是容易老化;尺寸变化。
铝合金750*C 良好压铸性能;耐蚀性好;化学稳定性高;但是对模具粘附强烈;镁合金650*C 密度最小,是轻质结构材料;高的比强度;低温下仍有良好力学性能;优良脱模性能;极高的氧化活性。
铜合金1000*C 力学性能高;耐磨性导电性好;铜合金加入锰提高压铸件的抗蚀性;但是使用寿命短。
第三章1、压铸机的分类、代号。
分类特征基本结构方式压室浇注方式 1. 冷压室压铸机2. 热压室压铸机压室的结构和布置方式 1. 卧式压铸机2. 立式压铸机功率(锁模力) 1. 小型压铸机:热室<630KN,冷室<2500KN。
2. 中型压铸机:热室<630~4000KN,冷室<2500~6300KN。
3. 大型压铸机:热室>4000KN,冷室>6300KN•例如:J1115,表示为1500KN卧式冷室压铸机。
2、压铸机的基本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压铸机主要由:合模机构、压射机构、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3、曲肘合模机构有哪些特点?曲肘合模机构的优点:•与液压合模机构相比,其合模缸的直径较小,压力油的耗量较少;•机构运动性能好,可缓慢合模、刚开模时动模速度较低便于型芯的抽芯和开模;•合模机构开合速度快,合模时刚度大且可靠,控制系统简单,使用和维修方便。
曲肘合模机构的缺点:•不同厚度的模具要调整行程比较困难;•容易引起压铸机拉杆过载•肘杆的精度要求高。
•此机构适用于中型和大型的压铸机。
第四章1、从哪几个方面判断压铸件结构工艺性是否合理?分型面的选择,浇道的设计,推出机构的布置,收缩规律的掌握、精度的保证,缺陷的种类等2、压铸工艺参数有哪些?•主要是对压铸压力、压铸速度、温度、时间及涂料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控制。
3、压铸涂料有何作用?•高温时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降低模具的热导率,保持金属液的流动性;•保护模具;•预防粘模;•减少铸件与模具成形部分(尤其是型芯)之间的摩擦。
4、真空压铸、充氧压铸有何特点?一、真空压铸特点﹕1. 显著减少气孔,组织更致密,提高了力学性能;2. 减小充型反压力,成型好,表面质量得到改善;3. 可减小或不用排气系统;4. 结构复杂﹐成本高.二、充氧压铸特点﹕1. 消除气孔,提高力学性能;2. 可对充氧压铸件进行热处理,强度增高30%,屈服强度增强100%;3. 充氧压铸可在200~300℃环境工作,可焊接;4. 与真空相比,结构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
5、何谓半固态流变压铸和触变压铸?•在金属凝固过程中施加强烈搅拌,可使普通铸造成形时易于形成的树枝晶网络骨架被打碎而成为分散的颗粒悬浮在剩余液相中,这种制备的合金称为非枝晶半固态合金,再采用常规压铸成型工艺叫半固态流变压铸。
将制取的半固态金属浆料凝固成铸锭,再按需要将其切割成一定大小,并使其重新加热(坯料的二次加热)至金属的半固态区,这时的金属铸锭称为半固态合金坯料。
利用半固态坯料进行压铸成形的方法,就称为触变压铸。
第五章1、压铸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零件。
压铸模由定模和动模两大部分组成。
(1)成型零件(部分)-----决定压铸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的零件。
型芯----形成压铸件内表面的零件;型腔----形成压铸件外表面的零件。
(2)浇注系统-----连接压室与模具型腔,引导金属液进入型腔的通道(由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组成)。
(3)溢流、排气系统-----排除压室、浇道和型腔中的气体,储存前流冷金属液和涂料残渣的处所。
一般开设在成型零件上。
(4)模架----将压铸模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组成完整的压铸模具,并使之能安装到压铸机上进行工作的构架。
它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①支承与固定零件;②导向零件;③推出机构。
(5)抽芯机构(6)加热与冷却系统。
其他零件,如螺栓、销钉等。
2、什么是分型面?分型面一般有哪几种类型?分型面-----压铸模的动模与定模的接触表面。
按其形状,一般分为:平直分型面;倾斜分型面;阶梯分型面;曲面分型面。
压铸模通常只有一个分型面,称为“单分型面”。
有时为满足工艺要求,需增加一个或两辅助分型面,称为“多分型面”。
3、选择分型面需考虑哪些因素?(1)尽可能地使压铸件在开模后留在动模部分。
(2)有利于浇注系统、溢流排气系统的布置。
(3)保证压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4)简化模具结构、便于模具加工。
(5)避免压铸机承受临界载荷。
(6)考虑压铸合金的性能。
(7)嵌件和活动型芯应便于安装。
第六、七、八章1、冷压室和热压室压铸机的浇注系统各有何特点?高压铸造主要有热室机和冷式机,这两种机器的区别就是压射方式不同,前者料室锓在熔炉里面,直接压射的;后者料室不在炉子里,所以需要取液装置将金属液送到料室里后在压射冷式机的压射力远远大于热室机。
2、压铸模浇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溢流槽和排气槽有何作用?在什么部位开设溢流槽?通常有哪几种排气方式?浇注系统主要由直浇道、横浇道、内浇口以及余料等组成。
溢流槽和排气槽的采用和设置是提高压铸件质量,消除局部紊流带来缺陷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时还可以弥补由于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而带来的铸造缺陷。
1、设置在分型面上2、设置在型腔内分型面上排气槽的结构形式利用型芯和推杆间隙设置排气槽的结构形式3、内浇口的设计要点。
内浇口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内浇口的位置、形状和尺寸。
4、试分析成型零件整体式结构与镶拼式结构的优缺点。
5、抽芯机构有几部分组成?成型部分动力部分限位复位锁紧轨道6、常用抽芯机构有哪些?机械抽芯;液压抽芯;其他抽芯结构(手动抽芯和活动镶块模外抽芯).7、机械抽芯有哪些形式?其工作过程是怎样的?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斜导柱抽芯、弯销抽芯、齿轴齿条抽芯、斜滑块抽芯等8、试叙述斜导柱抽芯机构的组成及其抽芯过程。
主要由斜导柱、滑块、活动(侧)型芯、锁紧块及限位装置等组成。
9、试比较斜导柱抽芯机构与斜滑块抽芯机构的异同及各自的适用场合。
斜导柱抽芯一般在模具中是导柱导套的配合,主要起导向作用,不参与成型。
斜滑块抽芯常用作成型面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参与成型,有时候也用于锁紧10、弯销抽芯机构的抽芯过程是怎样的?11、斜导柱、弯销的倾斜角常用值有哪些?斜导柱的倾斜角10°、15°、18°、20°、22°、25°,最大不超过25°弯销斜角α越大,抽芯距则越大.常用α值为:10°、15°、18°、20°、22°、25°、30°。
12、设计抽芯机构的锁紧装置时,锁紧(楔紧)块的斜角应如何取值?锁紧块的楔紧斜角(α’)应大于斜导柱的斜角(α)3°~5°。
13、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延时抽芯?14、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斜导柱抽芯机构?结构比较简单的注射模;结构比较复杂的双分型面注射模。
15、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弯销抽芯机构?•弯销抽芯机构主要用于延时抽芯或活动型芯离分型面较远的情况。
适用于抽芯距离较长,抽芯力又较大的场合.16、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液压抽芯机构?液压抽芯机构利用抽芯器抽芯,适用于抽芯力较大、抽芯距离较长的型芯。
17、齿轴齿条抽芯机构一般应用在什么场合?抽芯距较长、抽芯力较大或斜向侧抽芯时18、试述推出机构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1)推出元件用于推出压铸件。
如推杆、推管、卸料板、成型推板、斜滑板。
2)复位元件控制推出机构,使之在合模状态准确地回到原位。
如复位杆兼起复位作用的推杆、卸料板和斜滑板。
3)限位元件保证推出机构在压射力作用下不改变位置,起到止位、限位的作用。
如挡板、挡圈等。
4)导向元件保证推出机构按既定方向平衡可靠地往复运动。
如推板导柱(导钉、导杆、支柱)、推板导套等。
5)结构元件使推出机构各元件装配成一体,起固定作用。
如推杆固定板、推板、其他连接件。
19、比较推杆、推管、卸料板三种推出机构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合。
推杆: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动作简单,安全可靠,不易发生故障;会在铸件上留下推出痕迹,影响铸件的表面质量。
推管:(1)推出力作用点离包紧力作用点距离较近,推出力平稳、均匀,是较理想的推出机构。
(2)推管推出的作用面积大,压铸件受推部位的受推压力小,压铸件变形小。
(3)推管与型芯配合间隙有利于型腔气体的排出。
(4)适合推出薄壁筒形压铸件。
但铸件过薄(壁厚小于1.5 mm)时,因推管加工困难、容易损坏,故不宜采用推管推出。
(5)对型芯喷刷涂料比较困难。
推板:对于铸件面积较大的薄壁壳体类零件,可采用此种机构。
其特点是:作用面积大,推力大,铸件推出平稳、可靠且铸件表面没有推出痕迹。
但推板推出机构推出后,型芯难于喷涂涂料。
20、推出机构的复位动作及复位形式。
复位是合模过程中,定模分型面推动复位杆使推出机构复位。
这个动作通常是借助复位杆来实现的,并用挡钉作最后定位,使推出机构在合型状态处于准确可靠位置。
推出机构的复位形式:模外和模内复位两种。
21、在什么情况下要采用预复位机构?为避免干涉就要采用预复位机构。
22、压铸模的加热与冷却系统有何作用?使压铸模达到较好的热平衡状态和改善压铸件顺序凝固条件;提高压铸件的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稳定压铸件的尺寸精度;提高压铸生产率;降低模具热交变应力,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第九章1、常用的压铸模主要零件材料有哪些?2、压铸模的失效形式有哪些?压铸模的失效形式主要有:侵蚀,热疲劳,磨损,变形,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