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1] 童瑛 , 陆丽青 . 暗示技术在提高自我效能感 中的 运用 . 现代教育科学 ,2005,5:24 ~ 26.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二、相关研究
(一)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二)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三)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四)在心理健康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李凌 . 两种取向的自我效能感评估概述.心理科学 ,2001,24(5):618 ~ 619.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和变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来自四种不同的途径: 一是通过以往的成败经验; 二是通过他人的示范效应; 三是通过社会劝说,告诉人们他们具备获得成功的能力; 四是通过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
(2)自我效能感则与应激有显著相关,自我效能感越高,越 认为应激对自身的影响是可控的,负性情绪就越少。
——刘岩.学生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与应激 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 ,2003,17(1):36 ~ 41.
(3)低自我效能感组被试更易患忧郁症状,人际关系更为紧 张, 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比低自我 效能感的个体具有更为健康的心理状态。
—— 王凯荣 , 辛涛 , 李琼 . 中学生自我效能 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 系的研究 . 心理发展与教 育 , 1999, 4: 22 ~ 25.
——胡桂英,许百华.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 业成就关系的研究.2002,心理科学,25(6):757~759.
(2)自我效能感在成功归因和学业成就也可起到中介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
文献综述
社会学院2014级方雅婧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目录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研究 三、存在问题与展望 四、参考文献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一、概念界定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 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特定 领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 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 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 —— 班杜拉 1977
——[1]周文霞.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N].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1:97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来源:
行为成就 ( 直接经验 ) 替代经验 ( 间接经验 ) 言语劝说 情绪和生理状态
(2)研究提出了五种类型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对成瘾行为的 治疗效果。即抵抗型自我效能可增加对成瘾物质的抵抗能力;减少伤害
型自我效能可减少对已成瘾物质的依赖程度;行为型自我效能增加实现戒 断目标的信心; 应对型自我效能,提高克服旧病复发的信念;恢复型自我 效能,可提高(在旧病复发后)恢复应对能力的信念。 ——马晓冬,郭本禹.成瘾行为研究中自我效能的几种类型.心理科学 ,2001,24(6):744~745.
——Richard I. Evans. Albert Bandura: The Man and His Ideas- A Dialogue[M].Foreword by Ernest R. Hilgard Praeger,1989.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2]王建侠.近十年国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 社会心理科学 ,2007,22(89- 90)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2.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班杜拉认为,个体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情绪 和生理状态、言语劝导这四个因素对自我效能感都有着很 大的影响。 (2)2005年我国学者刘以榕,申艳娥提出情境条件也是 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3)蒋玉芝、叶茂林的研究得出,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 因素可以分为六个方面,其中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直接作用 最大的是生理特征,其次是成功体验,再次是个体开朗乐 观的性格、稳定的情绪特征。 (4)赵峥等人的研究得出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归因 方式、不同的情境都会对主体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自我效能感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自我效能感是对能否达到某一表现水平的预期, 产生于活动发生之前。 第二,自我效能感是针对某一具体活动的能力知觉,与 能力的自我概念不同。 第三,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能否达到某个目标或特定 表现水平的主观判断。
(3)自我效能感在考试焦虑和 考试成绩之间也是中介作用。
——田宝,郭德俊.考试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中介变量. 心理科学,2004,27(2):340~343.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2.成就动机
与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 (1)成就目标定向是通过影响自我效能影响着反馈寻求行为 的努力和数量。
——[3]金引丽.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13(2)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二)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多采用多等级的利克特量表形式。 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第一类主要是用某个自我效能感或信心量表的社交分量表 来测量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开发出测量社会自我效能感的量表 之前,最常采用的是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中的社会自我效 能感分量表(SSE;Shereretal.,1982) 2.第二类是研究者针对一般社交情景开发的社会自我效能感 或社交信心量表。此类量表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Smith和 Betz(2000)的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 3.第三类是研究者专门针对工作中的社交情景所开发的社会 自我效能感量表。例如Fan、Litchfield和Islam等人(2013)针 对工作情境开发了工作场所中的社会自我效能感问卷。
——王洪礼,胡寒春.贵州省高师本科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 康水平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28(3):675~677.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3.成瘾行为与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 : (1)自我效能感对成瘾性为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曾荣侠 , 李新旺 . 试论自我效能感对学生 学业成就的影响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4: 53 ~ 55.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自我效能感具有三个维度
即幅度(水平)、强度和普遍性(延展性): 幅度:指一个人认为自己所能完成的、指向特定目 标行为的难易程度。 强度: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实现特定目标行为的确信 程度。 普遍性:是指在某个领域内的自我效能感之强弱会 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他相近或不同领域中的自我 效能感。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4.教师行为的高 低密切相关,高自我效能感者比低自我效能感者更能有效的 解决问题 。 (2)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压力之间呈现负相关,自我效能感 越高,压力越小 。
——[4]顾佳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测量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22(11):1791——1800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三)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1.学习成绩: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 研究表明 : (1)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
——[8]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心理 发展与教育,2006,2:64~70.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2. 情绪与自我效能感:
研究发现 : (1)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可降低社交焦虑。
——付梅,葛明贵,桑青松.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2005,19(7):477~478.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3.学习行为:
研究表明 : (1)自我效能感与学生 的组织、评价、计划、目标设置、控制 等学习自我监控行为都呈现出显著正相关。
——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 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30~33.
—— 王雁飞 , 凌文辁 , 朱瑜 . 成就目标定向、自 我效能与反馈寻求 行为的关系 . 心理科学 , 2004,27(1):31 ~ 33.
(2)自我效能感与一般学习定向、学业学习定向和学业证实 定向成正相关 , 与学业回避定向是负相关, 影响个体目标的 设定。
——孟慧 ,SteveJeong, 范津砚 , 祝靖媛 , 肖 承丽 . 目标定向的因素结 构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目 标设置和绩效关系的初步研究 . 心理科学 , 2003,26(1):165 ~ 167.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作用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行为选择、动机性努力、认知过程 以及情感过程。 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人们尽量去选择自感可以应付的环 境或活动。 影响人们动机性努力的程度。当人们感觉自己在某项工作 上有较高自我效能时则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影响人们的思维过程。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注意怎样更好地 解决问题,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总是担心所有可能会出现的 情况。 影响人们的情感过程。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不会在应对环境 事件之前忧虑不安;自我效能感弱的人,会体验到强烈的应 激状态和焦虑唤起。
(五)在职业与组织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玩转大学PPT素材更多好素材请访问
二、相关研究
(一)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出与其相关研究
1.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出: (1)班杜拉认为, 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其自我效能感是 不同的。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任何时候讨论自 我效能感,都是指与特定领域相联系的自我效能感。 (2)班杜拉同时也认为,这种特定领域的自我效能感是能 推广到其他领域的,即存在着适用于任何情境的一般自我效 能感。 (3)Sherer, Maddux, Tipton, Worthington等人先后提 出存在着综合性的自我效能感,即一般自我效能感,指个体 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 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