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死亡诗社》有感
在封闭的现实中,总有一些光指引我们反抗。
——题记看完后很久我才能冷静下来思考,这部外表上朴实无华的电影,它蕴含的思想却充满着力量。
用剧中的一句话说:“文字和思想的确能改变世界。
”
惟有在梦中,人们才是真正自由的。
现在要是问起我的梦,大概是在不久的将来我能不再依靠父母过着安稳的生活;初中时还会想着以后能月入上万,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小学甚至还为过我要去清华还是北大纠结上半天。
什么时候后开始,我渐渐不再走自己的路,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走上了大多数人的路。
也许有人会认为是如今教育的问题,但不去自省而是一味的指责我想未免有些可笑。
现在书本里的知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都只是冷硬的文字。
老师上课交给学生知识的原理,有些学生会独立思考为什么;有些学生只是机械的记住当堂所讲,有时还记不全,过几天就忘了。
渐渐地,后者便会失去思考的能力,便不再思考自己为什么学习,每天听着老师们讲今后要考个好大学,可能会有:“奥,我原来是为了好大学的一张文凭学习”这样的想法,所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的梦不再自由的原因。
电影中的基丁老师让我受教颇深。
他和死板的几何老师形成的鲜明对比,让我甚至在电影的开头认为基廷是电影的“反派”,他甚至让学生撕书,在我眼里书是最珍贵的,不小心弄脏一点都会心疼个半
天,但基丁让学生做的是让他们挣脱权威的束缚,用自己的心去品读诗、去做人生路。
他让学生站在讲桌上,告诉他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从平静的绝望中冲出来,于是我看到了找到喜欢表演的自己的尼尔,看到了胆小自卑的托德大声喊出自己内心所想,。
他让学生看到自己是如何随着别人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步伐的。
他让学生向往自由的灵魂再次觉醒。
整部电影下来,我和在我一旁的妈妈也成为了基丁的学生。
故事随着尼尔的自杀而接近尾声。
尼尔的死,让我庆幸,庆幸我没有逼迫我的父母;让我敬佩,敬佩他能够从别人生命的阴影里走出来;让我深思,现实和梦想,真的不能两全么。
或许真的可以像我妈妈那样说的:“他可以再努力试着和父母沟通一下,不必非得自杀。
”但是就算尼尔的父母这次让步了,可骨子里对孩子的专制是改不了的,尼尔的选择,让我感受到了他的压力和无奈。
不出意料的,结局不美好。
但基丁和死亡诗社所有成员做出的抵抗、努力正像片头那黑压压的鸟群,那么多鸟在一瞬间飞起,它们的飞腾是不计代价的,它们扇翅的声响打破了旷野的死寂,虽然是短暂的,但世界听到了它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