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浸膏生产工艺规程1、产品简介【中文名】甘草浸膏【汉语拼音】Gancao Jingao【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固体;有微弱的特殊臭气和持久的特殊甜味。
【制剂】甘草流浸膏。
【有效期】12个月。
【贮藏】密封。
2. 标准依据2.1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74页。
2.2 原材料质量标准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9页“甘草”项下有关各项规定。
2.3 生产批量处方3、生产工艺流程图(包括生产环境洁净区域划分)4、制备方法取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取出适量,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甘草酸含量,调节使符合规定,即得。
5、生产操作过程、工艺技术条件及操作要点5.1 中药材的前处理5.1.1 生产指令由生产技术部下达批生产指令一式四份,质量管理部部长审核、签字,生产厂长批准后执行。
批生产指令生产技术部留存一份,其余三份分发至质量管理部一份,作为质量监控与检验依据;物料部一份,作为物料发放依据;生产车间一份,作为生产和物料领取依据。
5.1.2 称量配料生产车间核算员按照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交仓库保管员备料,并同领料员、车间质检员一起到仓库,按“称量配料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1-01”进行称量配料、领料,并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产品与下一生产工序净制进行交接。
要点:重点核对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物料放行审核单、称量核对。
5.1.3 前处理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炮制通则)及药材项下的规定、《药材炮制规范》(修订本)。
5.1.4中药材前处理的方法和要求5.1.4.1净制按“净制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2-01”进行操作。
在挑选工作台上手工净制生产,净制完毕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并检查中药材收率范围与规定的物料消耗定额核对,填写“物料周转单DXC/021-01”,产品与下一个生产工序切制进行交接。
要点:(1)除杂、除尘;(2)标志管理:生产状态标志、清洁状态标志、设备状态标志、清场合格证等。
规定收率:≥98.5%。
5.1.4.2 洗、润按“洗润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3-01”进行洗润操作,按“XT-720洗药机使用与维保标准操作规程DXC/002-01”进行清洗。
按“RY1000-1型润药机使用与维保标准操作规程DXC/002-01”进行润药生产。
洗润完毕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填写“物料周转单DXC/021-01”,产品与下一个生产工序切制进行交接。
要点:(1)用流动水洗,洁净;(2)润药时药透水尽;(3)标志管理:生产状态标志、清洁状态标志、设备状态标志、清场合格证等。
5.1.4.3切制按“切制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4-01”进行操作。
将洗润好的药材按“WQY240-1型往复式切药机使用与维保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切制生产。
切好药材装入洁净塑料桶内,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产品与下一生产工序干燥进行交接。
要点:(1)饮片长度及厚度;(2)标志管理:生产状态标志、清洁状态标志、设备状态标志、清场合格证等。
收率:≥99.0%。
5.1.4.4干燥按“干燥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6-01”进行操作。
将切制好的药材饮片按“DW-1.2-10A型网带式隧道烘箱使用与维保标准操作规程DXC/007-01”进行干燥生产。
干燥完毕填写请验单,测定水分等,并将干燥好药材装入洁净塑料袋内,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产品与净料库进行交接。
要点:(1)干燥温度、水分、及时干燥;(2)标志管理:生产状态标志、清洁状态标志、设备状态标志、清场合格证等。
5.1.4.5 甘草前处理要求:净制、洗润、切厚片(2-4mm)、干燥;5.1.4.6前处理药材规定的分步收率及总收率参考下表:5.2 提取(成品制备方法)5.2.1 生产指令提取批量:甘草每批提取量为800kg。
由生产技术部按提取批量下达批生产指令一式四份,质量管理部部长审核、签字,生产厂长批准后执行。
批生产指令生产技术部留存一份,其余三份分发至质量管理部一份,作为质量监控与检验依据;物料部一份,作为物料发放依据;生产车间一份,作为生产和物料领取依据。
5.2.2 称量配料生产车间核算员按照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交仓库保管员备料,并同领料员、车间质检员一起到仓库,按“称量配料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1-01”进行称量配料、领料,并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生产工序提取进行交接。
要点:(1)重点核对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物料放行审核单、称量核对。
5.2.3 提取按“提取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2-01”进行操作。
取甘草,投入6T 提取罐或DNTH-3型双真空提取浓缩机组中(注意投料要松紧均匀,便于煎煮),封盖,加水适量,浸润30分钟,浸润后视水量进行适量添加,按“6T提取罐使用与维保标准操作规程DXC/020-01”和“DNTH-3型双真空提取浓缩机组使用与维保标准操作规程DXC/013-01”进行生产操作。
自沸腾起开始记录时间,提取3次,每次2小时,依法进行操作。
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置贮液罐中,标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或体积)等。
生产过程同步填写各种生产记录,产品与下一生产工序浓缩进行交接。
要点:(1)投料核对。
(2)煎煮参数控制(温度、时间)。
(3)提取罐的投料量控制(药材和水的总体积不宜超过提取罐体积的三分之二)。
(4)固液分离效果(包括提取液药渣的含液量、提取液内含药渣量)。
(5)标志管理:生产状态标志、清洁状态标志、设备状态标志、清场合格证等。
5.2.4 浓缩按照“浓缩岗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DXC/004-01”进行操作。
将煎煮液置SJN-1型单效多能浓缩罐中,按“SJN-1型单效多能浓缩罐使用与维保标准操作规程DXC/017-01”进行生产操作,煎煮液随时添加,直至全部加入为止,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80℃热测),再将浓缩液加入到QN1000-GF型球型浓缩罐中,按“QN1000-GF型球型浓缩罐使用与维保标准操作规程DXC/014-01”进行生产操作,浓缩至100kg的浸膏即可。
浓缩结束后,将浸膏放入洁净带盖的不锈钢容器内,同步填写生产记录,产品与冷库进行交接。
要点:(1)参数控制(温度、真空度);(2)浸膏量的控制;(3)浸膏收膏与转运时防止污染;(4)标志管理:生产状态标志、清洁状态标志、设备状态标志、清场合格证等。
收率:12.5%。
6、工艺卫生管理6.1工艺卫生包括:生产车间卫生、生产区环境卫生、人员卫生与健康、工作服卫生,物料卫生以及设备卫生。
6.2生产车间卫生要求:严格执行“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DXC/002-01”、“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DXC/003-01”、等卫生管理规程的有关卫生要求。
6.3生产区环境卫生要求:严格执行“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DXC/002-01”等卫生管理规程的有关卫生要求。
6.4人员卫生与健康要求:严格执行“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规程DXC/004-01”、“员工卫生管理规程DXC/025-01”以及“员工体检与健康档案管理规程JR/SMP/003-01”等卫生管理规程的有关卫生要求。
6.5工作服装卫生要求:严格执行“更衣室、卫生间卫生管理规程DXC/016-01”、“工作服管理规程DXC/026-01”、“一般生产区工服清洗消毒与收发管理规程DXC/027-01”等卫生管理规程的有关卫生要求。
6.6物料卫生:严格执行“物料进入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WS/SOP/031-01”、“生产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DXC/034-01”等卫生管理规程的有关卫生要求。
6.7设备卫生:严格执行“一般生产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DXC/005-01”、“卫生状态标志管理规程DXC/024-01”等卫生管理规程的有关卫生要求,以及各生产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7、本产品工艺过程中所需的主要标准操作规程名称及要求8、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8.1原材料甘草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贮存注意事项8.1.1来源产地: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张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主要产地:东北。
8.1.2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9页甘草项下的有关各项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
详见“甘草质量标准ZL/TS/YF/044-02”。
8.1.3贮存注意事项: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8.2中间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贮存注意事项8.2.1前处理后甘草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贮存注意事项8.2.1.1性状:本品为不规则2-4mm的厚片 ,洁净、干燥(目检)。
8.2.1.2水分:≦10.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X H水分测定法)。
8.2.1.3贮存注意事项: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8.2.1.4其他: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9页甘草项下的有关各项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
详见“甘草质量标准ZL/TS/YF/044-02”。
8.3 甘草浸膏(成品)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贮存注意事项甘草流浸膏Gancao jingaoEXTRACTUM GLYCYRRHIZAE本品为甘草经加工制成的浸膏。
【制法】取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取出适量,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甘草酸含量,调节使符合规定,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固体;有微弱的特殊臭气和持久的特殊甜味。
【鉴别】(1)取本品细粉约1~2mg,置白瓷板上,加硫酸溶液(4→5)数滴,即显黄色,渐变为橙黄色至橙红色。
(2)取本品1g,加水40ml溶解,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必要时离心),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20ml,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度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0.0%。
总灰分不得过12.0%(附录Ⅸ K)。
水中不溶物精密称取本品1g,加水25ml搅拌溶解后,离心1小时(每分钟1000转;或每分钟200转,离心30分钟),弃去上清液,沉淀加水25ml,搅匀,再照上法离心洗涤,直至洗液无色澄明为止,沉淀用少量水洗入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置水浴上蒸干,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