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疏通文义,落实实词,掌握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理清故事情节,把握
人物性格特征;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2、理解男女主人公真挚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复习重点】
3、疏通文义,掌握“信”、“适”、“令“等实词,掌握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4、把握故事情节,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和把握曲折的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知识链接】
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叙事诗。
诗前的小序,为徐陵所加。
据小序所记,这首诗写于汉末建安年间。
后来宋朝郭茂倩收进《乐府诗集》,题作《焦仲卿妻》。
后人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这首诗属于乐府歌辞。
乐府,原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为一体,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这些采集来的歌辞,称为“乐府歌辞”、“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属于古体诗的一种。
【学习过程】
一、自主梳理学习基础。
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公姥.( )
伶俜.( ) 腰襦.( )
葳蕤
..( ) 聘.礼( ) 磐.石( ) 拊.掌( ) 否.泰( )
赍.钱( )
踯躅
..( )
冥.冥( )
摧藏.( )
仕宦
..( )
奄.奄( )
自缢.( )
钱帛.( )
蒲苇
.. )
婀娜
..( )
遗.施( )
窈窕
..( )
鹄舫
..( )
鸳鸯
..( )
暝. ( )
龙子幡.( )
青骢.马( )
槌.床( )
蹑. ( )
纨. ( )
2、结合注释,解释加点词语。
无所施.( ) 白.公姥( ) 启.阿母( )
致.不厚( )
萦.苦辛( )
卒.大恩( _)
若见录.( )
赍.钱 ( )
否泰
.. ( ) 逆.以煎我怀()2、辨析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异义。
古义今义可怜体无比
汝岂得自由
再拜还入户
古义今义槌床便大怒
自可断来信渠会永无缘供养卒大恩共事二三年谢家来贵门感君区区怀何乃太区区好自相扶将
处分适兄意千万不复全零泪应声落便利此月内叶叶相交通多谢后世人涕落百余行
3、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接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勤心养公姥
我有亲父兄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其日牛马嘶
4、“相”,①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称代“你”“我”“他”等, 读“xiāng”。
②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双向动作,互相,彼此, 读“xiāng”。
③名词,相貌,丞相,读“xiàng”。
④动词:审察、看、帮助、辅助,读“xiàng”。
辨析下列各句中“相”的用法。
会不相从许及时相遣归还必相迎取好自相扶将嬉戏莫相忘誓天不相负不得便相许登即相许和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
誓不相隔卿
相见常日稀
六合正相应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
黄泉下相见
儿已薄禄相
嬉戏莫相忘
伯乐相马
惠子相梁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辨析下列加点词一词多义现象。
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少无适.俗韵
适.得府君书谢.家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
二、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它的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你能用小标题形式概括吗?
2、填空,归纳主旨。
本文以为顺序,以
的线索,讲叙了
的故事,揭露了,歌颂了。
3、诗歌展现给读者的刘兰芝,焦仲卿各是什么样的形象?
4、你是怎么看待焦母、刘兄这两个人的?
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重点研读文章开头和结尾,这里删掉似乎也不影响故事的完整。
能删否?为什么?
2、重点研读第9-10段,兰芝请归时重点写了她的衣着饰物用具之美,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3、重点研读第23段,作者浓墨渲染太守迎娶兰芝的场景,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四、拓展探究。
1、刘兰芝与《氓》中女主人公的爱情都是悲剧,她们在悲剧中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阅读陆游的《钗头凤》词,与《孔雀东南飞》作比较,对古代妇女性的爱情悲剧应怎样理解?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由于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以致名落孙山。
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
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
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
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
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
唐琬悲痛欲绝。
五、资料补充
1.《木兰诗》中的铺陈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关于封建礼法
①《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按当时制度,“婚姻”是指两个家族建立通婚的关系,作为当事人的男女双方都只是家长、族长手中的工具而已,根本不能自主。
②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占统治地位。
到了东汉时期,“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三从”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更成了神圣不可动摇的道德原则。
《孝经》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同时还把封建道德规范与封建法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③《大戴礼记•本命篇》:“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七去”又命“七出”,是儒家经典中规定的休弃妇女的七个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