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2.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A.狭小的空间B.与氧气接触C.温度达到着火点D.物质具有可燃性3.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A.水能分解B.纸不是可燃物C.没有和氧气接触D.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5.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B.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C.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6.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
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7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8.王宁同学从资料中查得白磷的着火点是40℃,他将一小块白磷放入80℃的水中。
并用导管对着热水中的白磷吹气,结果白磷燃烧了起来。
除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一因素外,上述热水中白磷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A.嘴吹出的气体中仍含有可支持燃烧的氧气B.嘴吹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也可支持燃烧C.白磷这一可燃物特别容易燃烧D.吹气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使白磷燃了起来9.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
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
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B.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C.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D.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10.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其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二、填空题11.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高速气流将火吹灭。
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周末,小晋同学一家三口到风景秀丽的山区踏青,并准备自制烧烤。
(1)烧烤时,为使木炭燃烧更旺,小晋将木炭架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晋将取回的清澈泉水煮沸,发现有少量沉淀产生,该泉水属于________水(填“软”或“硬”)。
(3)离开时,为防止引发火灾,请给出一种熄灭余火的简易方法_________________。
(4)为保护环境,做文明游客,请你对他们的春游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13.冬日里的一天,某学校五楼学生寝室中一名同学违规使用电褥子,因短路引发棉被着火燃烧。
就此事件请你回答:(1)从物质燃烧条件上看,棉被是______________物。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大声呼救,导致火势迅速扩大。
请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同寝室的同学在睡梦中惊醒,此时他们自救逃生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以下序号)。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②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③立即跳楼逃生;④藏在衣柜里或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不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0分)14.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可以进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
查阅资料可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实验结束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得出了磷燃烧需要有氧气(或空气)以及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的结论。
请你简要叙述分析过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D4.A5.B6.B7.D8.A9.C 10.B二、填空题11.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或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2.(1)增大木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硬(3)用水浇灭(4)不要乱扔垃圾(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3.(1)可燃(2)空气进入房间内氧气浓度增大,氧气助火势更旺(3)①②(4)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其他合理表述均可)三、简答题14.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烧杯内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磷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说明磷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课题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 )2.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一定是气体B.可燃物一定是液体C.可燃物一定是固体D.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才能燃烧3.下列灭火的措施中,采用降低温度至可燃物自身着火点以下的是( )A.木柴着火时,用沙子覆盖B.森林起火时,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C.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D.煤气灶着火时,喷洒二氧化碳干粉4.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 )6.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点燃,用坩锅钳把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可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
该实验证明,达到灭火目的的原理之一是( )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D.降低着火点7.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9.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10.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二、填空题1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 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②。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12.前不久大兴安岭局部地区发生森林火灾,消防队员紧急奔赴现场。
他有的使用风力灭火机强力灭火,其原理是;有的砍伐部分树木打防火用离带,其灭火原理又是。
三、简答题13.冬季可用煤炉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中的原理。
⑴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柴。
⑵开始时煤燃烧较弱,过一会变得剧烈。
⑶煤层上方有时会出现蓝色火焰。
⑷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
14.氢氧化镁在380℃时,分解放出水蒸气和耐高温的固体氧化镁,分解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根据这一性质,将氢氧化镁添加到塑料等易燃材料中起阻燃剂作用,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作阻燃剂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回答)答案:1.A2.D3.C4.D5.C6.C7.D8.C9.B10.B11.(1)氧气(O2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2)4P+5O2点燃2P2O5(3)导热性1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13.⑴提供热量使煤的温度达到着火点⑵燃烧放热增多,大于了散热使更多的煤温度高于着火点,燃烧旺盛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热的碳还原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⑷增加空气量,助燃14.Mg(OH)22MgO+H2O↑(此处未标箭头也可以)氢氧化镁分解生成的氧化镁固体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分解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且生成的H2O带走热量,使燃烧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适宜的仪器是()A.广口瓶、集气瓶、酒精灯B.漏斗、广口瓶、集气瓶、水槽C.长颈漏斗、广口瓶、集气瓶D.长颈漏斗、大试管、集气瓶思路解析:因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故不用酒精灯;又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C2.(2010山东临沂模拟)可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很多,例如:①酒精的燃烧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③碳与氧化铜反应④高温煅烧石灰石⑤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⑥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⑦碳酸钙粉末与浓盐酸⑧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其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⑥D.全部思路解析:①②两类方法虽然能生成二氧化碳,但燃烧需在空气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对仪器、装置的要求高而且复杂,燃烧生成的气体也难收集;③④两类方法在高温下进行,操作不便;⑤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反应逐渐停止;⑦反应剧烈,不易收集,并且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二氧化碳不纯;⑧中二氧化碳不纯,含量低。
答案:C3.欲将二氧化碳气体里混入的少量一氧化碳杂质除去,可让气体通过()A.石灰水B.水C.炽热的炭层D.灼热的氧化铜思路解析:除杂质时应该利用杂质和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不同,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物质。
提纯时,应该注意:(1)除杂质时不应引入新杂质。
(2)选用的除杂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