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制定
-
-
3214
15.54
-
-
150
0.73
74
5.60
9568
46.25
713
53.93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
(五)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
1、翻译法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时,采用翻译法。 国家标准基本上就是国际标准的译文,但进行了必要的编 辑性修改,删除了国际标准中的资料性概述要素。 编号:GB××××-××××/ISO×××××:×××× 2、重新起草法 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时,采用重新起草法 根据国际标准内容和结构顺序按照GB/T1.1的结构及表述方 法重新用中文编写。 编号:GB×××××-××××
通过相关部门进行标准征求稿(意见多的 退复2次),相关单位或大专院校等20家 单位以上进行标准的意见征求
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进行标准送审稿 的审查关,起草单位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 改,相关部门对标准召开审定会
经审查通过后,编写《标准报批稿》及相 关文件(《标准编制说明书》《审查会议 纪要》《意见汇总处理表》)等
农业标准文件的重印(Reprint)是指不加任何改变的农业标 准文件的重印本。
农业标准文件的新版(New Edition)是指新印本农业标准文 件,包括对前一版本更改的农业标准文件版本。
四、农业国际标准的采用
(一)基本概念
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 标准的原则》规定:
(四)因地制宜原则
制定农业标准要因地制宜,有利于发展地方名特优农产品 生产
(五)利益兼顾原则
制定农业标准要充分考虑使用、消费要求,要进行选优和 合理分级,以利于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兼顾农、工、商和消 费都利益
(六)合作提高原则
制定农业标准积极采用农业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及出 口目标国(市场)标准,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 贸易
1、农业标准的规定是否与我国现行有关法令、法律、法规及相 关农业标准和谐一致 2、内容是否采用了有关的农业国际标准和国处先进标准,做到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3、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来自试验研究和总结实践经验基础,是 否完整齐全 4、各方意见面的是否充分反映并得到协调解决 5、是否适当贯彻农业标准的要求、措施建议和过渡办法 6、是否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 结构与编写规则》等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农业标准化体系
沈雪峰
短号:670680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学习目标
第四章 农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及监督
通过本章学习: 1、了解农业标准制定的过程; 2、掌握国际农业标准化采用; 3、了解实施农业标准的监督; 4、了解农业标准的管理体系。
我国农业标准体系:4个层次
制定企业标准企的业条标件准:的特点: 1. 上级标准的适用面
GB/T×××××-××××
(六)采用国际标准的意义
--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 --有利于提高标准水平、完善标准体系
ISO和IEC发布的中国制修订的国际标准(截止2005年)
标准号
英文名称
中文译名
ISO 3756:1976
Oil of cubeb
荜澄茄油
ISO 3214:2000
5、编辑性修改:指国家标准对国际标准在不变更标准技术 内容条件下允许的修改。
6、技术性差异 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 标准的规则》规定:
技术性差异是指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的 不同。
(二)采用原则
惟一性
先进性
可行性
等同性
采标原则
实用性
优先性
(七)和谐一致原则
制定农业标准要有利于相关农业标准协调配套,标准样品 和文字标准相一致,有利于标准之间建立一个合理、和谐的秩 序
三、农业标准制定、修订的程序
正式农业标准 编制农业标准草案报批稿 编制农业标准草案送审稿 编制农业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确定农业标准制定计划
下达任务,
成立工作组 调查研究、 试验验证
Oil of litsea cubeb
山苍子油
ISO 21389:2004 Oil of gum turpentine, Chinese 中国松节油
ISO 21390:2005 Oil of wintergreen, China 中国精制冬青油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提出和正在起草的ISO和IEC国际标准(截止2005年)
(四)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编写好农业标准草案 (征求意见稿)
标准文件的结构如下:
封面(Front Cover) 目次(Content) 前言(Foreword) 引言(Introduction) 标准名称(Title) 附录(Annex) 规范性附录(Normative Annex) 资料性附录(Information Annex)
农业标准的有效期限是指农业标准文件从根据负责该文件 的机构决定开始生效之日(生效日期)起直到它被废止或代替 之日为止的时期,又称为标龄。
(八)农业标准文件的修改、勘误和复审
1、农业标准文件的修改和勘误
在农业标准文件内容中的一些特定部分(包括标准名称、条文、指标、 参数、符号以及图、表等)进行改正、增加或删除。修改的结果一般用发单 独的标准文件修改单的形式来表达。
审查 方式
函审 会审
较成熟,各方面分歧不大, 亦或简单的农业标准采用。 优点:节约人力和财力,缩 短标准审查时间
内容较复杂、难度较大、争 议较多,亦或涉及面较广的 重要农业标准采用方式
(七)农业标准的批准和发布
农业标准草案(报批稿)及有关报批附件准备好后,应根 据农业标准的级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的审 批权限,报送有关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编号和发布,明 确农业标准的实施日期。
组织
国际标准数 量/项
等同
转化为国家标准的数量/项 修改 等效 非等效
合计
转化率 (%)
ISO
15649 1636 482 1580 1394 5092 32.54
IEC
5454
1352 117 413 378 2260 41.44
ITU
3100
9
0
20
18
47 1.52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
内统一实施的标准。NY (/T)
农业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统一管理,报国务院标准化有关行政主管部 门备案。 DB+行政区划代码 (/T)
农业企业标准:由农业企业自行制定、发布的标准。Q或QB
第一节 农业标准的制定(修订)
一、农业标准制定、修订的原则
(一)技术进步原则
制定农业标准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切实可行,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 和农业效益。
农业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团体制定并
广,通用技术1.条强件制,性不 , 无 推 荐
公开发布的标准。GB (/T)
是单个产品标性准,或且技都术保密,尤其
条件;
农业行业标准:由农业行业标准化团体或主管部
2. 为提高产关品键质性量技和术标准。
门批准、发布,在农业行业范围
产品竞争力,2.需复制审定周更期3年。 严格的标准时。
安全性
经济性
(三)采用国际标准的工作程序
--编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计划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收集和翻译 --对比分析与验证 --召开技术认证与技术协调会议 --制定、修订标准 --贯彻实施 --验收
(四)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
1、等同采用IDT(identical):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 文本结构上相同,或者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只存在 少量编辑性修改。
征求意见, 修改草案, 召开预审会
组织函审 或会审, 再行修改
审查报批 稿,批准 发布
申请制定标准
第一阶段: 标准项目立项
第二阶段: 标准草案稿
制定标准流程
第三阶段: 征求意见稿
第四阶段: 标准送审稿
标准发布实施
第五阶段: 标准报批稿
通过有关部门进行标准立项,并起草(国 家或行业)标准草稿,标准编制说明书, 标准项目任务书
国家标准 增城丝苗米 GB/T 23402-2009 地理标志产品 增城丝苗米
(二)效益最佳原则
制定农业标准要密切结合自然条件,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与安全卫生,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科学先进原则
在制定、修订农业标准过程中,要鼓励积极采取农业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这是提升农业标准体系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措施
(一)确定农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
农业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列出当前农业标准制定、修订项 目工作计划
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符合农业生产实践的客观需要 2、符合农业标准体系表的规定 3、符合农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的要求
(二)建立农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组
工作组一般由生产、加工、农业院校或科研机构的代表所 组成,这些代表应该是熟悉该农业标准化对象,掌握其专业技 术和农业标准化技术的人员。
1、采用:指以相应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并发布国家规范性 文件或认可某国际标准具有与国家规范性文件相同的地位,同 时表明与相应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
2、国际标准: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 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 化组织确认并公布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2、农业标准文件的复审
农业标准文件的复审是指审查农业标准文件以确定是否应再确认、修订 或废止的活动。
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一般不超过五年,企业标准一般不 超过三年应复审一次,确认其继续有效、修改或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