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仓库布局优化与设计

仓库布局优化与设计

《仓库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课程作业
学院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专业2011级物流管理专业
小组成员林峰陶丹
学号成员******** ******** 课程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
指导老师黄由衡老师
成绩
2014年3月24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2.………………………………………课程设计步骤
3.………………………………………EIQ原理利用与具体分析
4.………………………………………仓库现有数据分析与问题
5.………………………………………仓库改进具体方案
6.………………………………………提出问题与具体研究
7. ………………………………………参考文献
一.课程设计目的
(1)能够对一个具体的企业的仓库使用进行优化布局
(2)发现和挖掘有关问题进行延伸研究。

二.课程科技设计步骤
(1)分析企业仓库货物及货位利用情况;
(2)对企业仓库原有货位利用状况进行调整并提出优化方案。

(3)对设计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或自己特别有感悟的问题提出并进行理论深化探索。

三.EIQ原理利用与具体分析
1.订单量(EQ)分析。

将EQ按Q量的大小进行排序如下表
根据ABC分类法对各订单进行分类,得出:70122a,70123a,70124a 的订单比为21.4%,数量比为31.6%,确定为A类订单;
70127a,70125a,70128a,70127p,70124p订单比为35.7%,数量比为41.1%,确定为B类订单; 22p,25p,23p,26a,28p,26p的订单比为
42.9%,数量比27.3%,确定为C类订单。

将上表绘制成图的形式如下图
根据EQ分布图的类型分析,其图表为一般物流配送中心常见模式,
由于数量分布趋两级分化,可利用ABC做进一步的分析。

仓库规划时,
应保证A订单优先处理,保证A订单的订货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该
仓库可将订单分类管理,以实现合理迅速而迅速的订单分割。

2品项数量(IQ)分析
将IQ分析按Q数量的大小进行排序如下表
I 005 004 006 009 007 003 001 002 Q 154800 40912 28896 23049 17286 16000 11050 6600 I 012 013 015 011 010 014 008
Q 4350 897.8 701 330 280 50 29
根据上表,同样进行ABC分类。

其中品相005、004、006品项比重为
20%,数量比重为74%为A类。

品项007、003、001、002、012、品相比重为40%,数量比重为20%为B类。

品项013、015、011、010、014、008品项比重为40%,数量比重16%为C类。

将上表绘制成图的形式如下图
根据IQ分布图类型分析,其图表为一般物流配送中心常见模式,由于数量分布趋两级分化,可利用ABC做进一步的分析。

在仓库规划时需将产品分类以划分储区方式储存,各类产品储存单位,可设定不同水平。

3订单品项数(EN)分析
通过对上表的分析,可以看出,货物出货种类较多,但是单一订单的出货种类数波动较大,累积出货类别数较总出货类别大出数倍,且多于货物总类别数,能够采取批量拣取作业。

4. 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
将IK分析按K量大小进行排序
I 005 009 006 010 004 001 003 007 K 14 13 12 12 11 8 8 8
I 012 002 011 013 014 015 008 K 7 6 5 2 2 2 1
根据上表进行ABC分类。

其中品项005、003、006、010,其受订次
数较多可以确定为A类;品项004、001、003、007、012,为B类,
品项002、011、013、014、015、008为C类。

将上表绘制成图如下图
上表IK分析图为一般配送中心模式,数量呈两级分化趋势。

对于货
物的储存应按ABC类划分储区。

其中A类应靠近货物进出口以及通道
附近,来减少移动距离,此案例货物种类较多,可考虑作为订单分割
的依据来分别批量拣货。

四.仓库现有数据分析与问题
1.现有数据分析
各类货物出货量的降序排列表4.3
各类货物出货次数的降序排列
品项平均单次订货数量
公司仓库布局(尺寸)现状图
2仓库现有布局的问题
(1)仓库面积的分配没有考虑到出货量的大小。

例如004的出货量为40912,但其对应的仓库面积仅为113.75,而013出货量仅为897.8,其对应的仓库面积为130,此问题还出现在品项006、009,其出货量较大但是相应的仓库面积却较小,会造成仓库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2)出货频次高的货物位置摆放不当。

仓库布局中没有考虑到货物的出货频率,以及货物的外包装特点。

如013材料的出货量不到005的0.58%,但货物013的货位却比货物005更靠近出口。

(3)011、014、008的外包装规格一样,都属于小包装材料,但存放的距离较远。

(4)仓库基本采用平面布局,通道多,场地有限空间利用率低。

对于货物004、006、007都是标准托盘,货物011、014、008则是小件包装箱,平面布局堆积高度不易堆高,使得占用面积大,浪费资源。

五.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方案一:
60m
(1)方案一主要是侧重于对出货量的考虑。

将货量大的货物尽量靠近
通道和出口,减少搬运距离,提高进出货的效率。

(2)产品011、014、008的外包装规格一样,都属于小包装材料,但存放的距离较远。

对于同性质的货物在储存时应考虑可以存放在相邻的位置便于寻找和出货
方案二
7m
4m
8m
6m
19m
7.5m
(1)该方案充分考虑出货次数的大小,根据出货次数多的货品应该更加靠近出口或通道的原则分配货位解决的原有方案出货频
次高的货物位置摆放不当的问题。

(2)原有方案的通道多,场地有限空间利用率低,本方案根据重新布局,将原有方案的通道减少,进一步提高仓库利用率。

方案三:
68.5m
方案特点:
(1)此方案综合考虑货品出货量和受订次数即出货次数的因素,根据货品平均单次订货数量(IQ/IK)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来
确定货位的分配。

对于IQ/IK值大的品项005,004,006尽量靠近出货门和进货门,以提高货物的运送效率。

(2)减少通道的数量。

将仓库的布局进行一定的改变,减少仓库通道的数量,可以提高仓库面积的利用率。

(3)尽量让每个库区都靠近通道处。

方案三将对原有布局进行调整可以保证大多数库区都可以靠近通道,有利于仓库的作业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品项003、012、013位置的调整。

方案三中各品项都靠近通道。

(4)产品011、014、008的外包装规格一样,都属于小包装材料,但存放的距离较远。

对于同性质的货物在储存时应考虑可以存放在相邻的位置便于寻找和出货
(5)货物004、006、007都是标准托盘,放于主通道旁且相互之间距
离较近,利于叉车的作业。

方案三在方案一、方案二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

结合了方案一、方案二的优点;尽量减少方案一、方案二的缺点。

当然也并非是最完美的方案,但与原方案相比确实有很大的改进。

经过反复对比可考虑,方案第三被定位此次设计的最佳方案。

六:提出问题与研究
1.EIQ分析中在物流规划中的作用?
1.1了解物流特性了解物流业务变动规律的成长趋势及变动律
1.2能够分析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设备,及其运用系统
尽管物流中心的形态有许多变化
1.3.能够选择物流设备,事先建立物流设备选择时所需的条件只要
EIQ分析结果符合这些条件要求即可得出所需的物流设
备。

1.4.能够作模拟分析EIQ 资料为日常物流资料,可用以模拟分析
系统所需作业人员数、作业时间。

1.5.能够进行物流系统的基础规划
2,仓库布局的基本原则?
2.1利于作业优化性。

仓库作业优化是指提高作业的连续性,实现
一次性作业,减少装卸次数,缩短搬运距离,最短的搬运距离;
最少的搬运环节。

2.2单一的物流流向,保持直线作业,避免迂回逆向作业;强调唯
一的物流出口和唯一的物流入口,便于监控和管理
2.3最大限度的利用平面和空间。

2.4便于储存保管。

提高物品保管质量;保管在同一区域的货物必
须具有互容性或者同类,当货物的性质互相有影响或相互有抵触时,不能在相同的库内保存。

2.5作业手段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

灭火措施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
参考文献
1.徐贤浩. 物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昌祺. 物流配送中心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林立千. 设施规划与物流中心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叶青.物流园区的内部功能布局规划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5.郑凌莺.物流中心仓库货位优化系统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4,(8)
6.公双雷,张毕西.中小制造企业自营仓库布局设计【J】.企业物流
7.姜华,杨茂盛. 物流中心仓库布局优化【J】.物流技术,201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