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疾病好转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口头教育、书面教育、示范教育、个体教育、集体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及腹膜透析技术的掌握明显高于教育前。

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及自我护理意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标签:腹膜透析;健康教育;护理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一种终生维持治疗手段,具有易操作、安全、方便、经济,能较好保护残余肾功能及对病患机体本身影响较小,可在家进行等优势。

长期的治疗及护理必须由患者自己进行,因此患者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腹膜透析的健康教育内容:
1出院前的指导
1.1个人准备出院前患者或家属熟练掌握腹膜透析更换透析液的操作规程及物品的消毒方法,掌握腹透液及用物的储存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七步洗手法),戴口罩,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出院,正确记录腹膜透析日记。

1.2环境准备配置宽敞、明亮、通风的单独换液室,开窗通风2次/d,15~30min/次,紫外线消毒2次,30~60min/次。

每日用含消毒液的拖把湿式拖地,含消毒液的抹布擦拭室内物品,腹膜透析操作前30min内勿打扫换液室。

1.3腹透置管口的护理根据置管口的具体情况进行换药,观察置管口有无出血、红、肿、热、痛、结痂和脓性分泌物,如出现出血、损伤和感染,应立即就医,及时处理。

置管口的换药方法:严格无菌操作原则,置管口周围5~10cm 的皮肤用碘伏消毒,置管出口处用生理盐水清洗,如出口处有结痂,勿强行去除,应用生理盐水浸泡后,自然除去。

伤口初期出口处应滴入1~2滴诺氟沙星滴耳液,再涂上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待干,如腹透导管上有碘伏,应用生理盐水清洗,以免引起导管老化,出口处再予以3M医用伤口敷料覆盖,一般情况下,出口处如无出血、损伤、红、肿、热、痛感染时,夏天应每天换药,春秋天3~4d/次,冬天可1次/w。

伤口如受潮应立即换药,每次洗澡后应换药,洗澡应淋浴,并做好置管口和外接短管的保护,外接短管应妥善固定,避免牵挂,且外接短管应每6个月换1次。

2饮食护理
随盐控水,控制应具体量化,定制油壶、盐匙、水杯,指导患者进食优质蛋白、低盐、低脂、低磷饮食。

蛋白质的摄入量为0.8~1.29/(kg.d),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鱼、牛奶、瘦肉、鸡蛋等[1]。

盐2~3g/d,禁食盐腌制品。

热量摄入
量为147~167kg/(kg.d)。

脂肪供应量维持在总热量的35%左右,增加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以植物性油脂为主,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少食动物油脂[2]。

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等低油方式烹调食品,含磷高的食物应少吃。

适当补充含锌高的食物。

并定期检测血钾,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畅通,夏季应慎用冻冷饮品及食物,也不可吃酸腐、酶烂、过夜不洁食物,以免发生胃肠疾病,诱发腹膜炎。

3并发症的护理
3.1腹痛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的初期,在开始灌入液和引出液的最后,可出现腹痛,数周后患者即可适应,疼痛减轻或消失。

如仍有疼痛,可酌情减少透析次数或缩短留置时间或减慢灌注排液时间,也可腹腔内透析液不要放得太空,且保持腹透液的温度在37℃左右[3]。

3.2引流不畅或堵塞:如引流不畅,在排除外接管扭曲、受压后,可适当变换体位,晃动腹部,輕压腹部,适当活动,上下楼梯等。

根据具体原因也可给予导泻,如发生堵管,可用10mg肝素加入生理盐水20ml注入导管内,保留30min 后放出术用尿激酶1~2万u的溶液,注入导管内30min后放出④,必要时拔管后重置腹膜透析管。

3.3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如引出腹透液浑浊、腹痛、发热,则发生腹膜炎,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可在腹透液中加入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感染严重,应合并全身使用抗生素,在进行腹膜透析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环境准备及个人准备,做好饮食管理,保持大便畅通。

为每个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包括健康档案表、体检表、随访录、营养检查报告表、膳食回顾表,出院1w内家访,随后每月电话随访,告知患者专科医生及专职护士联系方式,如有需要,及时联系,及时给予对症的指导和护理,指导患者定期腹透专科门诊复诊,定期检查各项生化指标,每年至少住院治疗1次,进行身体全面检查,每3~6个月行一次PET、KT/V,以了解腹膜工作情况。

4结论
因人施教由于腹膜透析患者条件不同,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

为此,我们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老年人和文化层次低的患者采取口头加书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文化层次高,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快的患者,可根据其需要增加教育内容;对记忆力差,重视程度不够的患者,抓住重点,反复强化,反复检查、指导,以增加其记忆力和重视程度,并做好家属的教育和培训。

患者出院前,应熟练掌握腹膜透析操作步骤及基本知识,指导患者回家后应注意的事项,发放出院指导卡,留取联系方式,以便随时访谈和了解透析的情况。

经过口头教育、书面教育、示范教育、个体教育、集体教育等多种行式的反
复教育,患者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护理意识增强,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家庭中,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命得到了延长。

参考文献:
[1]王玉红,刘丹.当代医学,2013-6-26.
[2]王静静.现代中西医结合,2012(01).
[3]俞素英.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0-6.
[4]顾红花.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09-22.编辑/许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