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的基本设计方法
第四节 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3.均衡 均衡是部分与部分或整体之间所取得的视觉 力的平衡,有对称和不对称平衡两种形式。 前者是简单的、静态的; 后者则随着构成因素的增多而变得复杂,具 有动态感。
风景园林基本设计方法
☺第四节 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3.均衡
风景园林基本设计方法
☺第一节 园林设计过程
☻1.任务书阶段 ☻2.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3.方案设计阶段
☻4.详细设计阶段 ☻5.施工图阶段
风景园林基本设计方法
☺第二节 基地调查和分析
☻园林拟建地又称为基地,它是由自然力和人
类活动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空间实体,它 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进行园林设计之前应对基地进行全面、系 统的调查和分析,为设计提供详细、可靠的 资料与依据。 ☻基地的现场调查又是获得基地环境认知和空 间感受不可或缺的途径。
些限制因素,包括基地范围、周边交通 与用地条件、城市发展规划等几方面。
(1)基地范围。
(2)交通和用地。
(3)城市发展规划。
第三节 园林用地规划
园林用地规划主要考虑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1.合理确定各使用区之间功能关系以及基地
内外的联系; ☻2.在基地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利 用基地现状条件; ☻3.精心安排和组织空间序列。
二.基地自然条件
☺ 2.水体
☻地形中的脊线通常称为分水线,是划分
汇水区的界限; ☻山谷线常成为汇水线,是地表水汇集 ☻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地表径流的情况 ,包括地表径流的位置、方向、强度、 沿程的土壤和植被状况以及所产生的土 壤侵蚀和沉积现象。
第二节 基地调查和分析
☺二.基地自然条件
☻3.土壤 较大的工程项目需要有专业人员提供有关土 壤情况的综合报告,较小规模的工程则只需 了解主要的土壤特征,如pH值,土壤承载 极限,土壤类型等。
涉及历史人文景观的园林项目,对人文环境的
了解不能仅局限在基地范围之内,应该扩展到 基地所在地区,包括当地历史、人物传记、民 间传说、风俗习惯、地方曲艺等内容。
第二节 基地调查和分析
☺四.人文及知Βιβλιοθήκη 环境☻2.知觉环境 ☻包括人们知觉通道(听觉、视觉、嗅觉、
触觉、味觉等)所能感受到得各种环境, 其中视觉景观是人们空间经历中的主体 知觉对象。
第三节 园林用地规划
☺一.功能关系及其图解方法
☻2.图解法 在图解法中若再借助于不同强度的联系符号 或线条的数目,使用区之间关系的强弱则更 清晰、明了。
第三节 园林用地规划
☺一.功能关系及其图解方法
☻2.图解法 在规划用地时应抓住主要内容,根据它们的 重要程度依次解决。 在布置平面时可先从理想的分区出发,然后 结合具体的条件定出分区。 也可以使用区着手,找出其间的逻辑关系, 综合考虑后定出分区。
风景园林基本设计方法
☺第三节 园林用地规划
☻二.
公园规划实例分析
第四节 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环境艺术,涉及 到建筑、工程、生物、社会、艺术等众多的学科。
☻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还要符合
人们的行为习惯。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拉特奇教授在《公园解析》一书 中论述的那样,园林设计应该做到: 1.满足功能要求; 2.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设计必须为了人; 3.创造优美的视觉环境; 4.创造合适尺度的空间; 5.满足技术要求; 6.尽可能降低造价; 7.提供便于管理的环境。
第四节 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有点、线、面、体
、质感、色彩。 ☻1.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是形式美的主要关系。 统一意味着部分与部分及整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变化则表明其间的差异。 统一应该是整体的统一,变化应该是在统一的前 提下的有秩序的变化,变化是局部的。
第四节 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2.对比和相似 相似是由同质部分组合产生的,这种格调是温和 的、统一的,但往往变化不足,显得单调。 对比是异质部分组合时由于视觉强弱的结果产生 的,其特点与相似相反。 主要表现在量(多少、大小、长短、宽窄、薄厚) 、方向(纵横、高低、左右)、形(曲直、钝锐、线 面体)、材料(光滑与粗糙、软硬、轻重、疏密)、 色彩(黑白、明暗、冷暖)等方面。
☺对称平衡是最规整的构成形式,对称本身就存在 着明显的秩序性。 ☺对称具有规整、庄严、宁静、单纯等特点。但过 分强调对称会产生呆板、压抑、牵强、造作的感 觉。 ☺对称有3种形式: ☺①以一根轴为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的称为 轴对称,多用于形体的立面处理上; ☺②以多根轴及其交点为对称的称为中心轴对 称; ☺③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对称称为旋转对称,其 中旋转180°的对称为反对称。
在地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坡级分析、排水类型
分析, 在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承载分析, 在气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日照条件分析、小气 候条件分析等。
风景园林基本设计方法
一.内容和方法
☺3.资料表达
☻在基地调查和分析时,所有资料应尽量用图面或图
解或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的方式表示,并做到简明 扼要。才直观、具体、醒目,给设计带来方便。 ☻带有地形的现状图是基地调查、分析不可或缺的基 本资料,通常称为基地底图。 ☻在基地底图上需要表示出比例和朝向、各级道路网 、现有主要建筑物,及人工设施、等高线、大面积 的林地和水域、基地用地范围等内容。 ☻在需要缩放的图纸中应标出线状比例尺图,用地范 围采用双划线表示。
关于温度、风和降雨等气象要素。
☻3.基地小气候
由于下垫面构造特征,如小地形、小水面和小植被等
的不同,是热量和水分收支不一致,从而形成了近地 面大气层中局部地段特殊的气候,即小气候。
☻4.地形小气候
第二节 基地调查和分析
☺四.人文及知觉环境
☻基地内的景观和从基地中所感受到的周围
环境景观的状况需要经实地勘察后才能做 出评价。 ☻1.人文环境
间产生联系的手段。 ☻在自然界或人工环境中,大凡具有良好功 能的东西都具有良好的比例关系。
(1)黄金分割比。 (2)整数比。 (3)平方根矩形。 (4)勒 柯布西埃模数体系。
第四节 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5. 韵律与节奏 韵律是由构图中某些要素有规律地连续重复产 生的,如园林中的廊柱,粉墙上的连续漏窗, 道路边等距栽植的树木都具有韵律节奏感。 简单的重复单纯、平稳;复杂的、多层面的重 复中各种节奏交织在一起,有起伏、感动,构 图丰富,但应使各种节奏统一于整体节奏之中 。
一.
内容和方法
☺1.基地现状调查内容
☻基地现状调查包括收集与基地有关的技术资料
和进行实地考察、测量两部分工作。 ☻如果现有资料精度不够、不完整或与现状有差 异,则应重新勘测或补测。基地现状调查的内 容涉及以下几方面:
(1)自然条件:地形、水体、土壤与地质、植被。 (2)气象资料:日照条件、温度、风、降雨。 (3)人工设施:建筑及构筑物、道路和广场、各种管线设施。 (4)人文及知觉环境:基地现状自然与人文景观、视域条件、与
场地相关的历史人文资源。 (5)基地范围及其周边环境:基地范围、基地周边知觉环境、基 地周边地段相关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条件。
一.内容和方法
☺2.基地分析
☻基地分析是在客观调查和基于专业知识与
经验的主观评价的基础上,对基地及其环境 的各种因素做出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趋利 避害,使基地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基地分析包括:
第四节 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行为与心理
☻风景园林设计既要注重功能、形式、设计的个
第四节 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5. 韵律与节奏
☻(1)简单韵律 简单韵律是由一种要素按一种或几种方式重 复而产生的连续构图。 简单韵律使用过多易使整个气氛单调乏味, 有时可在简单重复基础上寻找一些变化。
第四节 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5. 韵律与节奏
☻(2)渐变规律 渐变韵律是由连续重复的因素按一定规律有 秩序地变化形成的。 ☻(3)交错韵律 交错韵律是一种或几种要素相互交织、穿插 所形成的。
基地现状分析图
第二节 基地调查和分析
☺二.基地自然条件
☻1.地形 基地地形图是最基本的场地条件资料。 地形的陡缓程度和分布可以用坡度分析图表 示。
二.基地自然条件
☺2.水体
☻基地中现状水体可分静水(池塘、湖泊)和流水(河流、溪
(1)了解现有水面的位置、范围、平均水深;常水位、最低和最
第二节 基地调查和分析
☺二.基地自然条件
☻4.植被 基地现状植被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现状植被 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可利用程度。 进行现状植物的生长情况的分析对设计中植 物种类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进行现状 乔灌木、常绿落叶树、针叶树、阔叶树所占 比例的统计与分析,对树种的选择和调配、 季相植物景观的创造十分有用。
涧)两个方面进行调查,水体调查和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高水位;洪涝水面影响的范围(河滩、湖滩)和洪水水位;流动的 水体还需要了解水流速度、流量、流向、客水来源及组成等。 (2)了解水面岸带情况,包括岸带的形式与受破坏的程度;自然 岸带的边坡陡缓、自然岸带边得植物、现有硬质驳岸的分布情况 及其稳定性;分析岸带受水体冲刷或侵蚀的情况和破坏成因。 (3)了解地下水位波动范围,地下常水位,地下水质。 (4)了解现有水体的水质状况、影响水面的污染源状况 (5)了解现有水面与基地外水系的关系,包括水流的来龙去脉, 水位落差,各种水工设施(如水闸、水坝等)的使用情况。 (6)结合地形划分出汇水区,标明汇水点或排水体,主要汇水线
风景园林基本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