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虎门销烟

8、虎门销烟

(2)开头、结尾又写了什么呢?指名读,分别找一个词概括:值得纪念、伟大壮举。(板书:伟大壮举)
(3)重点理解“伟大壮举”。(师:“举”是举动、行为的意思,那么什么是“伟大壮举”呢?相信你弄懂了“壮”的意思就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出示词条,选义项,释词。
1、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次伟大壮举呢?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能表现“壮”的词语或句子。
小结:(课件出示图片)自18世纪开始,英国就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赚取白银。到1838年已增至400万斤一年,中国流失白银达1亿两,造成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百姓极度贫困。士兵吸食鸦片后战斗力日渐减弱,做工种地的吸食鸦片后劳动能力日益丧失,甚至失去生命。英国政府深知鸦片的危害,他们禁止本国人吸食鸦片,却别有用心地支持不法商人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无数的中国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禁烟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4)指导朗读: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外国商人。”
(1)“彩旗林立”、“身着朝服”、“文武官员”说明什么?
(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还要邀请外国商人?)
交流:打击贩卖鸦片的不法商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我们就是要告诉他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8、虎门销烟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
姓 名
学 科
语文
年级班

课 题
8、虎门销烟
课 时
2-1
பைடு நூலகம்课时
教学
目标
基础性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虎门硝烟的背景、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有关鸦片的文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
课题中的生字“销”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板书:消)因为“销”的本意是溶化金属,所以是金字旁,一定要记住。
(理解“销烟”:销毁鸦片)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采用给课题加上时间、人物的方法,用一句话来说说。
4、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销烟?相信你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许多。谁来介绍一下?
发展性
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本文首尾呼应、场面烘托的特点。
2、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个场面。


重点
1、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
2、仿写片断——场面描写。
难点
仿写片断——场面描写。
方法
讨论、交流
手段
多媒体课件
板书
8、虎门销烟
伟大壮举
壮观场面描写环境描写
隆重人物描写
反思
1、你想亲自去感受一下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十九世纪的虎门,去观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场景。
2、过渡:(先过生字关)
出示生字词:
历史 值得 虎门寨 盐巴销毁 响彻 二百多万斤 欺侮收缴 一担 锅 烟渣 卷进咆哮 嚣张
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4、交流:
(1)2—5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2、交流: (相机板书:壮观、隆重)
“这一天……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1)天还是那样的天,海
还是那样的海,树还是那样的树,为什么今天在人们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美呢?
讲述:其实景物本身并没有变化,但它们却会因人们的心情而显得与往日不同。风吹得小树哗哗地响,伤心透顶的人会说“小树哭了”,心情愉快的人会说“小树笑了”“小树在唱歌”,而遇到困难受到打击的人会说“小树啊小树,连你也来嘲笑我”。简简单单的一句环境描写也能揭示人们的心情,这就是环境描写的魅力。)(板书:环境描写)
先指名学生说一说。
借助资料,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虎门硝烟的背景。
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找多音字:担(dān dàn),学习多音字。
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正音。
指名说说哪些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指名说一说。
指名分别读首尾两段,引导学生体会首尾呼应的特点。
学生理解“伟大壮举”一词。
出示课件: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体会场面描写。
四、小小练笔,应用场面描写。
五、课堂小结及课外延伸
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
学生齐读课题。
指名说一说。
学习本课生字“销”,理解“销烟”一词。
学生试着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学生给“壮”选择正确解释:a健壮有力;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d中国少数民族。)
学生默读,划一划。
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划的句子。
课件出示相应的句子,引导学生品读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今天不同往日,将要发生一件大事——销烟,令人高兴。
指导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
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关心此事、禁烟愿望强烈。
(2)指导朗读:突出“分外壮丽”、心情高兴。
“一大早从各地赶来的男男女女……挤得水泄不通。”
(1)哪里看出人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水泄不通”)(板书:人物描写)
(2)你还有什么词可以用来形容人多的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赶来观看?
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体会事件重大,场面隆重。
学生试着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交流。
指名读一读。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试着写一写,互相交流,指名读一读。
1、(课件出示罂粟花)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来欣赏一幅图画。你觉得这些花长得怎么样?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小结:这些花虽然有着美丽娇艳的外表,但它们的果实却能制成一种伤害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的毒品,那就是鸦片,俗称大烟。
(3)指导朗读:突出隆重、庄严。
3、小结:同学们,课文第2自然段用短短的三句话由远而近地为我们描绘了销烟现场的壮观场面。看似可有可无的环境描写却预示了有一件大事将要发生,一件令人高兴的大事将要发生,一件震惊全国震惊全世界的大事将要发生;而对于众多人物的描写,则直接揭示了饱受鸦片之害的中国人强烈的禁烟愿望和愉快的心情;这庄严隆重的场面也在告诉那些外国不法商人和他们的政府,中国人禁烟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请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再一次感受一下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画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