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笔记(4)

政治经济学笔记(4)

政治经济学(4)(罗清和鲁志国)
•第九章
o※思考
▪如何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
方式,按劳分配只是社会主义经济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而不
是唯一的分配原则。

除了存在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形
式,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在共同富裕的目标
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旧中国的经济落后和特殊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之变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
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
志着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而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
会则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开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

这一时期的基本任务是把以生产
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
体的经济结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有哪些经济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
段,而是特指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
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即生产关系基本转变为社会主义之后,到社
会生产力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历史阶段。

• 1. 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 2.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3. 在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已经突破了仅仅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实现形式。

由于各种公有制企业的公有化程度不同、企业的规模
不同、企业的产业属性不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同、企业的经济
效益不同,以及其他各种条件的差异,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的局面,如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
托经营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原因是什么?各种非公有制形式有哪些特征和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也就是既要积极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又要鼓
励支持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之所以这样做,是由生产关系一定
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决定的,是由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和其他
经济条件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个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个体经济具有规模
小、经营分散、工具简单、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等特点。

在我国当前的
生产力状况下,个体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能更好地节约劳动,方便群
众的生活,从多方面满足群众的需要,还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积
累资金和安排就业。

•私营经济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我国私营经济成长的途
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在个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是由那些不
适于继续实行公有制的企业转化而来的,如有些中、小型公有企业被
拍卖而转化为私营企业等。

与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的生产经营规
模、技术层次以及社会化程度都要高出很多,私营经济的存在同样也
是由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

现阶段,我国国
家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利用国外资金,缓解国内建设
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我国劳动力
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有利于我们引进外国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
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不仅有利于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展国际市场,而且有利于提高我
国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其次,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最后,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
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第一,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品的前提条件。

第二,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包括
全部社会产品,只是其中的个人消费品。

第三,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
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能否说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就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原因是什么?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哪些具体形式?
▪如何认识中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实问题?为什么说中国现阶段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紧迫性?请分析讨论我国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是什么?
▪如何理解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如何认识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其深刻内涵是什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如何理解其现实意义?
▪为什么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怎样理解创新是进行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主要动力?
o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按劳分配只是社会主义经济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唯一的分配原
则。

除了存在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形式,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
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
法经营先富起来。

o生产资料公有制
▪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生产目的是不断地满足广大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联合劳动者共同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所有制形式。

o国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

(7)
o股份合作制
o私营经济
o按劳分配
•第十章
o※思考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o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
的的。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完全自发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在社会主义
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行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经济。

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前提下,由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
系、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
整体。

o经济新常态
o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存在着自发性事后调节、催生过度垄断、排斥公共利益、引发两极分化等固有的功能缺陷,而且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克服。

因此,完
全摒弃政府管理和调控的市场经济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