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考试科目:《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B卷总分:100分
Items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美国课程学者()认为目标是课程编制的核心,被叫做“行为目标之父”。
A.杜威
B.斯宾赛
C.泰勒
D.坎贝尔
2.()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
A.总体目标
B.中期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预成性目标
3.()是指以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而形成的内容顺序。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内容顺序
D.学科顺序
4.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由()决定的。
A.文化
B.经济发展
C.幼儿的身心特征
D.环境
5.“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维果斯基
B.斯宾赛
C.杜威
D.皮亚杰
6.()与课程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的观念同一渊源的课程观是。
A.学科课程观
B.经验课程观
C.活动课程观
D.目标课程观
7.幼儿园实施的课程的主要形式是()。
A.游戏
B.活动
C.教学
D.生活
8.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课程注重儿童的()。
A.智力
B.动作
C.艺术
D.感知觉
9.早期教育课程()提出了影响儿童发展的49条“关键经验”。
A.海伊—斯科普
B.蒙台梭利
C.结构主义
D.班克街(Bank street)
10.()是瑞吉欧教育体系中课程的主要特征。
A.知识学习
B.动作训练
C.方案教学
D.感知觉训练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国家课程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
2.校本课程一般都不具备科学性。
()
3.哲学中的人学理论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培养目标。
()
4.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当代的幼儿园课程影响颇大。
()
5.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对现代幼儿园课程有着全方位影响。
()
6.课程目标就是教育目标。
()
7.课程目标体系就是教学活动目标的总和。
()
8.行为目标就是儿童在活动中通过行为表现的结果。
()
9.预成性目标是在活动之前由课程设计者确定的目标。
()
10.生成性目标是在活动中教师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教学目标。
()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发展适宜性原则
2.活动课程
3.间接教学
4.课程评价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建立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应考虑的因素
2.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
3.简述“五指”活动课程的目标
4.简述项目活动与单元主题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试述区域活动设计的一般流程
2.试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局限性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