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末考试(3)
1.如图,在8×4的方格(每个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中, ⊙A 的半径为l ,⊙B 的半径为2,将⊙A 由图示位置向右 平移1个单位长后,⊙A 与静止的⊙B 的位置关系是.
A .内含
B .内切
C .相交
D .外切
2.如图,在Rt △ABC 中,∠C =90º,∠B =30º,BC =4 cm ,以点C 为圆心,以2 cm 的长为半径作圆,则⊙C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相切或相交
3.图6(1)是一个横断面为抛物线形状的拱桥,当水面在l 时,拱顶(拱桥洞的最高点)离 水面2m ,水面宽4m .如图6(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抛物线的关系式 A .22y x =- B .22y x = C .212y x =- D .212
y x =
4.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 ,侧面积为65πcm 2,设圆锥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θ(如图5) 所示),则sinθ的值为 A .
513 B .512 C .1013 D .1213
5.根据下表中的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对应值,可判断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 A .只有一个交点
B .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分别在y 轴两侧
C .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均在y 轴同侧
D .无交点
6.Rt △ABC 中,∠C =90º,AC =6,BC =8,则△ABC 的内切圆半径r A .1 B .2 C .3 D .5
7.若函数222x y x
⎧+=⎨⎩ (2)
(2)x x ≤>,则当函数值y =8时,自变量x 的值是
A .6±
B .4
C .6±或4
D .4或6- 二、选择题:
8.一元二次方程2260x -=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一组数据如下:2,3,a ,5,6,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__.
第2题
第4题
10.已知⊙O 的半径为3cm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是2m ,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11.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的弦, ∠DAB =48º,则∠ACD =________º. 12.若x ,y 为实数,且230x y ++-=,
则()
2010
x y +的值为________.
13.若n(n≠0)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mx n ++=的根,则m n +的值为________.
14.如图,△ABC 中,∠B =45º,cos ∠C =3
5
,AC =5a ,则△ABC 的面积用含a 的式子表示是
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m 是3的小数部分,求2
2()8m m
+
-的值为 ▲ . 16.如图,为便于运输,工人师傅用一根绳子捆扎3根外径都是1m 的
水泥管,则该绳子的长度最短为 ▲ m (不考虑接头处的长度,结果保留π) 17.定义[a ,b ,c]为函数2y ax bx c =++的特征数,
下面给出特征数为[2m ,1-m ,-1-m ]的函数的一些结论:
①当m =-3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3,83
)②当m>0时,函数图象截x 轴所得的线段长度大于3
2;
③当m<0时,函数在1
4
x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④当m≠0时,函数图象经过x 轴上一个定点.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只需填写序号) 三、解答题
19.计算:()()20110
131232π---++- 20.解方程 2660x x --= ()3222x x x x
-=+-
21.如图,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
(1)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 (2)设抛物线223y x x =--的顶点为M ,求四边形ABMC 的面积.
22.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我们可以用“极差”、“方差”、“平均差”【平均差公式为
121
()n T x x x x x x n ---=-+-++-】,现有甲、乙两个样本,
甲:12, 13, 11, 15, 10, 16, 13, 14, 15, 11 乙:11, 16, 6, 14, 13, 19, 17, 8,10, 16
(1)分别计算甲、乙两个样本的“平均差”,并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个样本波动较大。
(2)分别计算甲、乙两个样本的“方差”,并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个样本波动较大。
(3)以上的两种方法判断的结果是否一致? 23.关于x 的方程 ()
222410x a x a ---+=,
(1)a 为何值时,方程的一根为0? (2)a 为何值时,两根互为相反数?
(3)试证明:无论a 取何值,方程的两根不可能互为倒数.
24.如图,AB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AC 是⊙O 的弦,过O 作OH ⊥AC 于点H .若OH =2, AB =12, BO =13.
求:(1) ⊙O 的半径; (2) AC 的值.
25.如图所示,某幼儿园为加强安全管理,决定将园内的滑滑板的倾斜角由45º降为30º,已知原滑滑板AB 的长为4米,点D 、B 、C 在同一水平地面上。
(l)改善后滑滑板会加长多少米?
(2)若滑滑板的正前方能有3米长的空地就能保证安全,原滑滑板的前方有6米长的空地,像这样改
造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2 1.4143 1.7326 2.449,以上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6.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在对角线AC上,以OA的长为半径的圆O与AD、AC分别交于点E、F,且∠ACB=∠DCE.
(l)判断直线C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tan∠ACB 2
,BC=2,求⊙O的半径.
27.已知抛物线M:y=x2+(m-l)x+(m-2)与x轴相交于A(x1,0),B(x2,0)两点,且x l<x2.
(1)若x l x2 <0,且m为正整数,求抛物线M的解析式;(2)若x l<1,x2 >1,求m的取值范围:(3)试判断是否存在m,使经过点A和点B的圆与y轴相切于点C(0,2),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
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4)若直线l:y=k x+b过点F(0,7),与(1)中的抛物线M相交于点P,Q两点,且使
1
2
PF
FQ
,求直
线l的解析式.
28.在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点A在x正半轴上,OA=3cm,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OB=12cm,动点P从点O开始沿OA以3的速度向点A移动,动点Q从点A开始沿AB 以4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动点R从点B开始沿BO以2cm/s的速度向点O移动.如果P、Q、R分别从O、A、B同时移动,移动时间为t(0<t<6)s.
(1)求∠OAB的度数.
(2)以OB为直径的⊙O′与AB交于点M,当t为何值时,PM与⊙O′相切?
(3)写出△PQR的面积S随动点移动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小值及相应的t值.
(4)是否存在△AP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