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的学生对美术有着相当的兴趣,动手的能力较强。
但据了解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好,因此在课堂上免不了用新颖的手法,自身过硬的基本功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一定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三、教材分析教材的课目编制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本教材的选择组织方面,注重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的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意,注意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本册教材的课目是单元设课,每一课目即为一个单元。
教材分为12个单元,各单元后设置了“学生作业”“学习屋”等栏目,既保证了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完整性,又提供了学习的完善和迁移途径,还可根据学校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相关的课程,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和要求,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开展相关的美术学习活动。
四、学习目标1、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
3、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美术新课标、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
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坚持学习,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
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进度安排(本书共12课,每周一节课,共19课时)第一课我们去旅行学习目标1.根据假定的旅行情境,画一画自己的旅行物品,并以旅行包为主体,把它与其他生活用品一起合理安排在画面之中。
2.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用品。
3.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4.能运用简单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集体合作制作一个集锦本。
5.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教师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旅行笑话,说明旅行前物质准备的重要性2.学生说说自己最希望到哪里去旅游。
3.细心思考出行前的物质准备。
根据当地的天气、地理环境、自己的生活需要进行准备(例女百:路线图、备忘录、衣服、雨伞、洗漱用品、零食、药品、钱、照相机等)。
展示要准备的物品二、观赏背包1.出示背包,引导观察、思考:(1)旅行使用的包应该有哪些功能、样式?(2)这些产品的结构、材质、构成、各部分的比例是怎样的?2.了解背包的结构。
(1)背包的结构:圆柱体、圆球体、立方体、三角锥体。
(2)构成:功能袋、背带、拉链、装饰图案。
(3)材质:皮革、帆布、尼龙布料、普通布料。
(4)样式:手提、肩挂、背负、一个功能袋、多个功能袋组合、附件、纽扣。
展示不同种类的包1.旅行包2.会议、公务包3.购物的手袋4.时装包5.书包展示背包的结构、构成、材质、样式三、绘画指导1.教师示范画背包,学生总结步骤、方法。
2.小结表现方法:(1)抓住背包的外形特点与哪种立体形相近。
(2)从不同角度观察背包。
(3)表现背包的背带、拉链等细节。
(4)添画生活用品,学生做教材中的小训练。
出示步骤:背包摄影图片----背包的剪影----与背包近似的立体形----背包的线描作品----添加生活用品四、作品欣赏1.欣赏学生作品。
2.分析学生作品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1)背包的形体画得比较准确,构图大方。
(2)线条流畅,有疏有密。
(3)注意了细节描绘。
(4)生活用品的摆放有紧有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
展示学生作品五、学生作业1.学生自由摆放自己的书包和水壶。
2.学生进行观察性绘画。
出示作业要求六、评析交流1.学生作业展示2.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
3.教师布置学生收集活动二的学习资料。
教学反思:完小六年级美术科教学设计编、卷、贴的制作过程。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探讨花篮的制作方法,并从观察中总结出编制过程,体现探究性的学习过程。
注意引导学生测量篮沿、篮身、篮底、篮提手各部分,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劳动课中,体现学科间整合。
三、合作享受制作快乐(放轻音乐)(一)师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全班分五个小组进行评比(分设五个展示台)①制作时比一比哪个组分工合理,进展顺利。
②制作后比一比哪个组作品最漂亮、最有创意。
(教师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有创意)〈2〉注意使用刀具安全性,保证室内卫生(二)制作:1、小组同学分工制作花篮的各部分2、各部分完成后,小组合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花篮。
3、师巡视,帮助困难生,随时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去,评价学生的制作行为,鼓励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给同学们提供装饰物,让花篮更完美。
(三)活动预设: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可能:1、小组分工不合理,致使制作进度慢,师及时给予指点。
2、在纸编小辫的过程中,可能出现:A一人牵绳一人编;B一人牵绳两人编;C两人相对同对编。
师在巡视过程中,评价表扬C种方法,鼓励学生提高效率。
3、学生在制作小辫时可能不用手编,而是用手搓小绳,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有创意,师应给予鼓励。
4、学生在盘绕粘小辫时,可能出现:A固定花篮转动小辫;B手持小辫转动花篮。
师鼓励生用B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盘绕速度快些。
设计意图[制作过程有分工有合作,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设置五个小组激发学生劳动情趣,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师的参与体现师生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四、成果展示1、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小花篮的最亮丽的一面,介绍制作过程。
2、学生评价:说说你最喜爱的作品,要说出原因。
3、同学们评选优秀作品,并请编织能手谈体会,说说劳动后的感受以及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的。
4、师生评价(1)评价最佳作品。
(2)对其它作品抓住优点给予肯定。
(每一个花篮的制作都有它最闪亮的一点,老师要善于发现给予肯定)(3)评出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完小六年级美术科教学设计1.学生自学教材左页的制作步骤和制作图示。
2.师生讨论:(1)经条和纬条的制作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经条的上下两段要相连?(3)整理作品时不粘牢纬条两端可以吗?3.学生上台尝试“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
三、创新探索1.教师问:怎样让你的编纸条作品与众不同?学生自学教材右页的创新方法。
2.师生讨论,小结创新方法:(1)纬条:改变纬条的材料和宽度。
(2)经条:改变经条的形状和宽度,如折线形、弧线形。
(3)穿编方法:改变提压数目,如两提一压或一提三压。
由此作品可分为抽象类和具象类的变化。
四、欣赏评价1.展开自评和互评,交流感受和体会。
2.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制作热情,并使学生对下节课充满期待。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活动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过程与方法: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及构成的基本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课型:制作教学准备:彩纸、剪刀、固体胶等教学过程:一、思维拓展1.展示、欣赏几件不同尺寸的编纸条作品,问学生它们适合用在哪里? 2.各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交流设想。
3.教师出示一张未经装饰的贺卡用纸和一本书。
师生讨论、交流,共同将编纸条作品改装、组合成贺卡、书签、包书纸等。
二、创造表现1.学生之间交谈自己的创作设想。
2.明确作业要求:制作一件实用的编纸条作品。
3.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三、欣赏评析1.展示作品,欣赏评析。
2.学生下位,自由欣赏他人作品,交流感受。
完小六年级美术科教学设计完小六年级美术科教学设计完小六年级美术科教学设计完小六年级美术科教学设计完小六年级美术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