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布啡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纳布啡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纳布啡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纳布啡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择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0~45岁)80例,ASA I-II,随机分为两组(n=40):纳布啡组(N组)和丙泊酚组(P组),P组患者单纯静脉注射给予丙泊酚(3.0mg/kg),N组患者静脉注射给予纳布啡(0.15mg/kg)及丙泊酚(2mg/kg),各组患者均根据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0.5-1mg/kg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苏醒时各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

观察记录术中体动反应、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及手术结束后10min、20min及40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意识消失时SBP、HR、DBP均下降(P<0.05)且P组患者SBP、DBP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N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所需的时间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N组患者术中肢体活动发生率明显少于P组,其镇痛效果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组患者在术后10min、20min和40min的宫缩痛VAS 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P组比较,N组患者低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纳布啡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应用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苏醒时间短,且麻醉镇痛效果满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