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儿童压疮的评估及护理管理精品PPT课件
儿童压疮的评估及护理管理精品PPT课件
小儿压疮好发部位
身体比例:头部所占比重最大 仰卧时,枕部位主要受力部位
小儿压疮好发部位
枕部是身体最大的骨隆突处 ,也是压疮发生最常见的部 位 不同部位压疮发生率不同 骶部和足跟部发生压疮的风 险随年龄和生长而增加 其他部位—医疗设备/坚硬 物品直接压迫局部皮肤所致
Braden Q 儿童压疮风险评估量表
二期:表皮、真皮或包括两者在内的部分 皮肤破损;溃疡表浅,表现为皮肤磨损、 水泡或凹坑。
三期:全层皮肤破损,皮下组织受损 或坏死,可延及但不穿透皮下筋膜; 表现为较深的凹坑,可伴有邻近组织 的损害。
四期:全层皮肤破损,深度组织坏死 ,肌肉、骨或肌腱、关节或关节囊等 支持性结构受损;可出现邻近组织破 坏和窦道形成。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力 现 状:小儿压疮的评估、预防及管理的指南 仍缺乏小儿与成人不同的生理特点关注度不够缺 乏专门适用小儿的防压/减压器具
小儿压疮之风险因素
小儿压疮管理
医疗
共配同合 基础疾病治疗
营养支持
护理
关注小儿的 生理特点 压疮预防
多学科协作
压疮处理
小儿压疮管理之压疮预防计划
风险评估
支撑面选择
翻身/体位 变换
泡沫加凝胶枕
使用支持面预防足跟压疮
确保足跟不接触床面,把足跟完全提起(使 足跟不受压),以这种方式把重量分散在腿 部腓肠肌,而不是把压力集中在跟腱上。
膝关节应轻微弯曲,小腿下垫一个枕头,使 足跟升高(即“悬空”)
定期检查足跟部位的皮肤
小儿压疮预防之皮肤护理
只要有可能,不要将患者翻转压到先 前受压后仍发红的身体表面
包含移动度、 感知觉、潮湿、摩擦与 剪切、营养、组织灌注和氧合、营养 、组织灌注和氧合 7个条目 。总分 7 ~28分,16 分 为分界值, < 16 分 高 度危险。
小儿压疮状况
人 群:新生儿和儿童 发病率:NICU23% PICU27% 危 害:
新生儿:疼痛、继发感染、功能障碍 儿 童:疼痛、继发感染、形象改变、心理压
预防压疮不要按摩 不要剧烈摩擦皮肤以免引起压疮的危
险 使用皮肤柔软剂让干燥的皮肤保湿,
以减少皮肤损伤的危险 使用隔离功能的产品来保护皮肤,防
止皮肤暴露在过渡潮湿的环境中,以 降低压疮发生的危险
小儿压疮预防之营养支持
依据:15%-20%的PICU的患儿营养欠佳
危害:消弱组织对压力、摩擦力及剪切力的耐受力,第 三间隙↑、低蛋白血症
临床意义:综合评价患儿营养状况对压疮预防及治疗非 常必要!
措施:
(1)对于因为急性或慢性疾病,或即将接受外科治疗而 导致有营养风险或压疮风险的患者,在正常膳食之外, 提供高蛋白质混合口服营养补充制剂和/或管喂营养。
(2)在正常饮食之间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剂(ONS)和/或 管饲营养补充剂(TF),以避免每餐时间正常食物和液 体摄入的减少
触觉反馈传感系统
用于识别患者不舒适的体位, 然后通 过触觉反馈给使用者及时有效生儿: 关节位/耳后/枕部使用水垫/充气气垫/凝
胶垫/凝胶状辅料8个月内的新生儿具有防压效 果 小儿:
小于2岁——枕部使用泡沫协助减压——枕 部为最大力点
大于2岁——枕部使用泡沫加凝胶枕——骶 部为最大力点
儿童压疮的评估及 护理管理
儿科
压疮定义: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 于压力、 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 肤性损伤,常发生在骨肌肉和皮下组织 的局限隆突处 。
儿童压疮分期:NPUAP经典的四度压疮分 期
一期:皮肤完整,与身体邻近或对称部位 相比,可出现皮肤温度、硬度、感觉等改 变。肤色浅者表现为局部持续红斑;肤色 深者表现为局部持续发红或发紫。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小儿压疮预防之支撑面的使用
现状:缺乏专门针对小儿的防压器具 成人防压器具用于小儿
种类:低气压气垫床、减压凝胶/泡沫、充气 坐垫、水枕/水垫、水凝胶辅料、泡沫辅料等 举例:低气压床垫——小儿 ★缺陷:足部、肘部、臀部陷入床垫中 成人最常用的交替模式:枕部始终处于受力点
存在摩擦力及剪切力
水垫
凝胶垫
压疮
压力解除
营养支持
小儿压疮管理之压疮预防
压疮风险评估——基础 —小儿压疮风险评估工具 —全面皮肤检查
压力解除——核心 翻身/体位改变——不可替代 合理支撑面选择——关键
—支撑面种类? —如何选择? 营养支持——很重要 文书记录及上报——必须
小儿压疮风险评估之皮肤检查
范围:从头至脚 重点:受压部位,医疗设施接触处 方法:自然光线下充分暴露,视——触— —问 时机:入院(转入)+变换体位时
压疮预防计划之解除受压1
目的:压力再分布 压力来源:50%与器械或装置相关 受压部位:
器械使用处:血压计袖带、皮氧探头、气 管套管、呼吸管路/ 面罩、石膏板、牵引 装置
管路固定处:肝素帽、引流管、胃饲管等
小儿压疮预防之解除受压2
选择正确型号的医疗设备 高风险部位使用垫枕或合适的辅料进行保护(鼻翼) 至少每天一次检查与设备接触的皮肤(非医学禁忌) 避免在以往罹患或现正发生的压疮部位放置任何设备 教育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医疗设备避免皮肤损伤 留意医疗设备下皮肤水肿及皮肤损伤的潜在风险 确保设备无直接放置于患者的身上
小儿压疮预防之体位改变
目的:减少身体受压力作用的脆弱部位 受压的持续时间及压力大小,70mm Hg
的压力持续 2 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
频率:成人:每2h一次 小儿:每4h一次
频密翻身引起:小儿烦乱、哭闹、呼吸 暂停、心动过缓、呕吐、气道阻塞、低 氧血症
良好的体位预防压疮
侧卧 30 ° 、膝曲屈 35 ° 的体位, 此时臀部大转子、骶部处压力最小, , 氧张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