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三极管说课-word范文 (12页)

【最新】三极管说课-word范文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三极管说课
篇一:三极管说课稿
《晶体三极管的测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晶体三极管的测试》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电工学》第六章第三节《晶体三极管》中的内容。

本节是《常用半导体器件》这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是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一个基础,对它的讲解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对象是中职学生,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弱、对理论学习不太感兴趣和实践操作较感兴趣,理论与实践往往脱节的现象,但也有显著优点: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由于三极管三极判断时用到PN结正反向电阻;NPN 、 PNP型和万用表的红、黑表笔等最容易混淆,所以很多同学学习这一节时感到很困难,怎样让学生掌握判别方法是我这节课的目的所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PN结的特点;
②帮助学生理解判断三极管三极原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③帮助学生掌握快速准确判断方法。

2、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
①培养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
②培养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
三极管三极的判断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难点
三极管三极的集电极C判断方法的理解。

二、说教法
为了很好的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教学法:教学中把实际例子加入到课堂中,从生活中的电器切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示范演示教学法:通过实际演示操作一步一步地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加深理解并掌握。

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3、对比教学法:将指针式万用表与数字式对比,得出测量结论的区别。

将NPN
型和PNP型管内部结构进行对比,得出不同测量结论。

三、说学法
教师的最终任务不应该只是传授学生知识,而应该是教授学生如何获取知识,
因此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我打算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
主动参与教学,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质疑等环节完成教学内容。

这样既突
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分析等,达到理论和
实践上相结合的教育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问题1:万用表的电阻档等效电路还记得吗?问题2:怎样判断晶体二极管好坏?
学生找到答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问题3:画出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和符号。

学生:自己画,自己检查。

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画,老师巡视,从而导入新课。

问题4:你能画出最基本的两种型号的共射放大电路吗?
(二)新课讲授,讲议、讲练结合
1.从问题1、问题2与问题3引出怎样判断三极管的基极b:
教师讲授:用黑表笔接假定的基极,用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极,若测得电
阻都小,(或电阻都大);而将黑、红两表笔对调,测得电阻均较大, (或电阻都小),此时假定的引脚就是基极。

总结规律:两次都大,(反过来)两次都小判基极。

2.判断三极管型号的方法:
学生做:手中的三极管是什么型号呢?(自己判断)
老师教学生想的方法:PN结填空定型号先把三极管看作两个二极管,黑表笔接
基极,红表笔分别碰另外两个极,如果测得的电阻都小,说明二极管导通,则
基区为P型半导体。

反之为N型半导体
教师示范:教师演示测一个三极管,边做边带学生讲想法。

这样把上面的内容
也作了一
个小结。

学生做:每个学生再快速地测一个三极管的基极与型号。

让学生思考、讨论。

规律总结:PN结填空判型号。

3.怎样判断三极管的集电极c?
先学生做、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根据问题4可以知道,放大电路可以用万用
表代替,基极偏置电阻可以用手指电阻代替,只要接法正确,三极管就可以导
通工作在放大区域,这时流过万用表表头的电流较大,指针偏转角度较大,反之,偏转角度较小。

我们就根据这个原理来判断集电极。

试着去测一下,测不
出没关系,但要仔细想一下。

关键怎样把电路与实物对应起来。

总结规律:两
次假设,两个电路判集电极。

学生再做一次:巡视看效果。

(三)本节小结:
判断三极管三极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判基极。

两次都大(反过来)两次都小,(假设的脚)是基极。

第二步:判型号。

用PN结填空判型号。

第三步:判集电极。

两次假设,两个电路(NPN与PNP型直流放大电路)判集
电极。

篇二:1《三极管》说课稿
说课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是**号选手,我说课的课题是《晶体三极管》。

我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想是: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为学
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
挥各自的潜力,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提高他们
实践、交流、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应用型人才做好铺垫。

下面我
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这六
个方面来对该课题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选用的教材是《电子线路第2版》,该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其纯主编。

该教材贯穿了“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
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晶体三极管》在本书中位于第2章第1
节的位置,与第1章晶体二极管相比,由于PN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三极管表现出不同于晶体二极管单个PN结的特性,实现了内部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同时,晶体三极管也是后续章节中所有模拟电路(如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等)中的核心元件。

所以掌握晶体三极管的知识点非常必要。

2.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为体现职业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我把本节的内容整合为4个
知识点。

即晶体三极管的识别、晶体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晶体三极
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晶体三极管工作在三种状态的条件。

共需要4课时。


说课的内容为第1课时的内容,即晶体三极管的识别。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职高学生现有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一是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结构、分类和符号;二是让学生掌握如
何判别三极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分析及归纳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