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与对策
介入手术室指的是采用导丝、静脉导管、滤器、弹簧栓子等介入器械对患者
进行手术治疗的手术室,虽然,介入手术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是,受多方面
因素的影响,也易导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风险事件,如肾功能损害、坠床、迷走反射、感染等,这些风险事件不仅会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同时还
可能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就需要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全面分析
和总结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做好其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或降低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
下面小编就来说说介入手术室
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安全管理对策。
图1 介入手术室
1.肾功能损害
介入手术室不仅可以开展介入手术治疗,同时还可以借助于相关的介入设备
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如目前大部分医院介入手术室多采用数字减影X线开展介
入诊疗工作,为获得良好的造影图像,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术前指导患者进行闭气
训练,以促进其在术中能反复进行屏气动作,才能保证介入诊疗的质量和有效性,然而,在实际的介入诊疗工作过程中,不少护理人员的自身的专业知识并不足或
忽视这一术前准备工作,未在术前指导其进行闭气训练,从而导致其在术中不能
反复进行屏气动作,进而导致其术中图像采集效果不理想或造影无效,且部分护
理人员因患者图像采集质量不佳,还会盲目增加X线照射或增加造影剂量,从而
会损害患者的肾功能,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就需要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不断
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了解数字减影X线诊疗规范,并按照数字减影
X线诊疗规范要求在术前耐心指导患者进行闭气训练,才能保证其介入诊疗质量
和降低其肾功能损害发生风险。
2.坠床
在介入手术过程中,患者还易发生坠床风险,这与大部分介入手术室手术常
呈窄长“凸”字形,在术中,若患者需摆放特殊体位就易坠床,另外,一些耐受
性较差的小儿患者、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躁动,也会增加其坠床发生风险,因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术中协助患者摆放特殊体位,同时对小儿患者、老
年患者以及意识障碍患者还需采用约束带对其身体进行固定,才能有效避免或降
低其术中坠床风险发生率。
3.迷走反射
迷走反射也是介入手术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之一,引发这一问题发生
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给梗阻性黄疸患者置入胆道支架,在进行球囊扩张
操作过程中易引发其胆心反射,从而导致窦性心律过缓,进而会引发迷走反射。
二是给患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时,药物浓度过大或药物滴速过快,易导致患者血
管痉挛,从而易引起迷走反射,严重时还易引发患者发生心律失常。
为避免这一
问题发生,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前给患者提供预防性用药,如给
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球囊扩张前,给其静脉注射0.5mg阿托品,能有效预防迷走
反射发生。
给患者进行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前,需指导其进行深呼吸,并适当降低
化疗药物浓度,也可通过导管给患者输注2mL利卡多因,这样能有效降低化疗药
物刺激引起的血管痉挛和迷走反射。
4.感染
介入手术实施过程中需应用较多类型的手术器械、物品等,若手术器械、物
品消毒不彻底,极易导致附着在手术器械、物品上的病原菌侵入患者体内,引发
其发生感染,另外,在介入手术过程中,还需要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但是,仍有不少介入手术护理人员无菌技术操作不当,不能严格遵循手术室的消
毒隔离制度做好手术相关器械、物品及手术室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从而易引发患者出现感染,轻微的感染会加重患者机体痛苦和导致其预后时间延长,感染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就需要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介入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手术前的手卫生、手术相关器械、物品及手术室环境消毒管理,才能保障手术顺利和安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