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PPT
勇使镇州 公元821年(长庆元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
侍郎。当时,镇州兵变,田弘正被杀,众人拥立 王廷凑,朝廷命韩愈去镇州传旨晓谕。韩愈到后, 召集军民,说明反逆与归顺的不同后果,情感深 挚言辞真切,王廷凑听后既怕又敬重
晚年生活 韩愈石刻像[22]公元822年(长庆二年)九月,
转任吏部侍郎
韩愈教育思想
论教学
韩愈以儒学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文是手段,道 是目的;文是形式,道是内容,文道合一,而道为主。
他对于“为文之道”,提出了自己的独创见解,认为 写文章要有自己独创的语言。他还认为把独创的语言和文 字这两方面统一起来,这是写好文章的最好的条件。
第一,要努力勤学。 第二,要多博学。 第三,要积极思考。 韩愈对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主张和特点。 第一,重视因材施教。 第二,注意生活波。
韩愈的事迹
刻苦学儒 韩愈出生于官宦之家,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
方为官,父韩仲卿,官至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 便逝世,由其兄韩会抚养成人。韩愈自念是孤儿, 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 科举之路
公元786年(贞元二年),十八岁的韩愈怀着 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 直至公元792年(贞元八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 取。
韩愈墓地
韩愈墓位于河南省焦作孟州市孟县城西6公里 韩庄村北半岭坡上。此地北望太行,南临黄河, 是一片丘陵地带.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 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 韩愈墓作为唐代古 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名单
韩愈纪念馆
阳山县韩愈纪念馆成立于2005年8月,座落于贤令山麓, 占地面积(含筹建中的韩愈纪念馆)15亩,建筑面积1900多 平方米。馆内设景点众多,刚踏入正门就可以看到气势宏 伟的韩源塑山,侧边是韩公井,还有四大展厅、两大碑廊 供游人观赏, (1)展出的是韩愈在阳山所作的诗词碑刻和珍贵的由清朝 阳山知县萧炳堃敬摹韩愈手迹“鸢飞鱼跃”石碑四块。 (2)展出的是景韩、仰韩的碑刻拓片和有关韩愈研究的相 关照片、书籍。另外两间是馆藏文物展厅,展出的的阳山 历代文物达1200多件,馆内文物都经过专家鉴定殊为真实, 弥足珍贵。
论师道
《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从教 育思想发展来看,《师说》在理论上是具有新意 的,具体表现为:
1.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必 有师”
2.“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室的基本任务 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
3.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韩愈的代表作
杂文 序文 传记文 诗 实录
韩愈
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 唐河内南阳(今属河南孟县) 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和教育家,同时也是古文运动 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 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 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
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韩愈在论述人性问题时把性与情并提,而是以性为情的 基础。
他反对任情纵欲,也反对绝情禁欲,而是主张以道德规 范来制止情欲。
韩愈的性三品的人性论成为其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具 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人性决定教育所起的作用。 其次,由人性而规定教育的权利。 第三,由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
屡遭贬谪
随征淮西 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
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聘请韩愈为 行军司马,淮西平定后,韩愈随裴度回朝,因功被 授刑部侍郎,宪宗便命他撰写《平淮西碑》,其 中很大篇幅叙述裴度的事迹。
谏迎佛骨 韩愈听颖师弹琴[17]公元819年(元和十四
年),宪宗派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 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书 《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说供奉佛骨实在是一 件荒唐事,要求将佛骨烧毁,永远根除,不能 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宪宗看了韩愈的上表,非 常生气,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 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3.他特别推崇孔丘和孟轲。“把孔丘尊为历史上超过尧舜的 最高圣贤,他也曾高度的评价孟轲是孔学最忠实的继承者。
韩愈还从政治、经济、思想理论等多方面揭露的佛教、 道教与封建制度不可调节的矛盾。
第一,佛老是社会祸乱的根源。 第二,佛老是破坏仁义道德的罪人。 第三,佛老求出世而破坏纲常。
他指出从历史上,看事佛求福全属虚,佛教根本不适 合名族传统和先王礼法,要求制止伤风的丑事,把佛骨投 诸水火加以销毁。
一、复兴儒学与反对佛老 二、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三、论学校教育与措施 四、论教学 五、不满宗教猖獗,主张复兴儒学。
2.在道德规范方面:把仁义与道德并提,基本内容是仁义。 “他把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说成仁义的 体现,实际上视封建社会为理想化的制度。”
论学校教育与措施
韩愈认为治国人才依靠教育培养。他主张发展学校教育, 并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用德礼而重学校。(德礼指的是德政和礼教) 第二,学校的任务在训练官史 第三,整顿国学。(韩愈建议考虑现实,调整招生 制度,稍微放宽入学的等级限制,主张以实际才学为标准 选任学官,新学官一概拔用儒生,经过考试合格,才能正 式委派。) 第四,恢复发展地方学校。
《进学解》《杂说》《获麟解》《师说》 《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 《毛颖传》《张中丞后序》《柳子厚墓志铭》 《答张十一攻曹》 《顺宗实录》
韩愈他评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作为 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 年,声名塞天”(刘禹锡《祭韩吏部文》);作 为作家,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刚直敢任,人格 伟岸,诚为伟丈夫。如此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 中人,不但极重感情,而且敏感于生活中的许多 细微乐趣或烦恼,而且有幽默的一面。——潘向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