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9《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及仪器》课程教学大纲韩东太

09《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及仪器》课程教学大纲韩东太

课程编号:0805210617TIPE
《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及仪器》(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课程教学大纲
48学时 3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及仪器》是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常见热工仪器仪表的原理,掌握温度、压力、流量等热工参数的测量方法,了解数据采集、传输和显示技术,熟悉热工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创新实践动手能力。

二、适用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了解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测量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掌握常见热工参量的测量方法及使用的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掌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
1. 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测量的基础知识,仪表组成及分类,测量的误差和不确定度,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系统误差,间接测量中量值的估计,测量不确定度估计,仪器的质量指标,测量器具的标定。

2. 温度测量
测温的物理基础,热电偶测温的物理基础,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及结构,电阻温度传感器,接触测温方法讨论;辐射测温仪表,测温仪器的标定。

3. 压力测量
概述,液柱式压力计、弹性压力计,电气压力测量,压力表的选择和安装与故障分析,压力表的使用和校验。

4. 流量测量
概述,节流流量计,速度流量计、容积流量计,其他流量测量计简介。

5. 水位测量
水位测量的意义,连通器式液位计,压差式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水位测量的其它方法。

6. 气体成分分析
概述,氧量分析仪、红外气体分析仪、化学发光气体分析仪,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7. 其他参数测量
概述,转速测量,功率测量,振动测量,电子皮带秤。

(二)实验的教学内容
1. 热工常用仪表认知实验(必做)
观察各类仪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常用仪表的使用方法。

2. 热电偶制作(选做)
了解热电偶结构,掌握热电偶制作方法。

3. 热电偶校验(选做)
了解热电偶工作原理,掌握热电偶校验方法,学会绘制热电偶热电势特性曲线。

4. 测温仪表综合应用实验(必做)
了解热电偶、热电阻及配套仪表的安装方法,掌握测温系统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5.(XCZ-101)测温动圈表的校验(必做)
了解XCZ101测温动圈表的结构和接线方法,掌握仪表校验方法和原理。

6.(XCZ-102)测温动圈表的校验(必做)
了解XCZ102测温动圈表的结构和接线方法,掌握仪表校验方法和原理。

7. 弹簧管压力表校验(必做)
了解弹簧管压力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仪表校验方法和原理。

六、学时分配表
七、主要参考书
1. 韩东太等,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及仪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郑正泉等,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八、考核方式(包括作业、测验、考试等及其所占比例)
本课程考核采用考试或考查方式。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或开卷方式,考查以小论文或大作业方式进行考核。

同时结合平时作业、测试、考勤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建议考试或考查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10%。

九、说明(包括: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对自学内容的指导意见、其他专业运用此大纲的意见等。

)
本课程应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启发式与形象化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同学对讲授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并结合工程实际讲解,适当布置作业帮助同学掌握知识,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重视工程实践、解决工程问题和总体分析能力。

制定者:韩东太
审定者:宋正昶
批准者:郭楚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