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中的例证法 -
如果一个人是为着人类的幸福去奋斗的, 其生命的价值一定不仅表现在生前,而且表 现在死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双目失明、 周身瘫痪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以无比顽强的 意志写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直到现在,这本书还鼓舞激励着苏联和全世 界的进步青年,蓬勃向上。他贡献给人类的 精神财富,是何等巨大呀!
只有坚强地面对,才能在无声的世界中,克 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舞动出音乐的旋 律,表演出绝美的舞姿。 其实,坚强就是要 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命运不公的重担。
意义分析法,
• 就是对作为论据引用的概念、学说或主张 的意义加以解释、说明或阐发。 • 在叙述事例之后,用精练的语言评判事例 中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或其所作所 为的价值、意义等。 • 基本思路:事例+意义(论点) • 好处:意义分析时可由小见大,可从效果、 价值、影响等进行高度评价或揭示危害。
越王勾践被俘后,没有羞愤自杀,而是 果 甘做吴王夫差的奴仆。表面上俯首称臣, 屈膝投降,暗地里却等待时机,卷土重 因 来。最终得以复国,成就霸业。勾践之 所以选择弯曲,选择忍辱负重,是因为 他懂得包羞忍辱才是真正的男儿,是因 正面强调 为他懂得这种弯曲是一种力量的积蓄。 他弯曲了身腰,麻痹了敌人,充实了实 力。这种弯曲不是懦弱,不是放弃,而 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反弹。
练习2:要论证“直面痛苦,战胜痛苦”,怎样 运用因果分析法来分析下面的事例? 居里夫人的丈夫法国物理学家彼埃尔· 居里, 在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中不幸丧生,这沉重的 打击,使得她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然而,居 里夫人并没有被痛苦所压倒,反而直面痛苦, 化悲痛为力量,以惊人的毅力继续科学研究, 在1911年第二次荣获了诺贝尔奖。
练习 要论证“人贵有毅力”,用假设分析
法 来议例,该如何处理? 居里夫人的丈夫法国物理学家彼埃尔· 居里 在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中不幸丧生,这沉重的 打击,使得她陷入于深深的静默孤寡之中。但 她却仍以惊人的毅力继续科学研究,在1911年 第二次荣获了诺贝尔奖,创造出科学史上的奇 迹。
示例:假如居里夫人没有坚韧的毅 力,她又如何走出悲痛,不断攀跃科学 的高峰呢?所以说,人贵有毅力。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文天祥当面叱责前 来劝降的叛将吕文焕,最后在狱中不屈不挠, 从容就义,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的壮志。
示例:他的行为,真正表现了富贵不
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概, 他是有骨气的中国人,他的凛然正气将永 远名垂青史,永远为人们所敬仰。
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多积累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要勤思考 3、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勤练笔
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能力 的认同。 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谁呢?当 自己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时,就应当“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观点)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 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阻力很大,许多人劝他以 “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启用 冯坤等新将,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奖杯。 (例子)假如他当初采纳别人的建议,那金灿灿的奖 杯如何能捧回来? (析例)正是在关键的时刻相信自 己,陈忠和才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结论)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明代 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 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一直旅 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 霞客游记》。一个人只有立了志, 才能坚持从事自已的事业,至死不 渝。徐霞客就是立下了志,才取得 非凡的成就的。”
训练:运用条件分析法对事例进行分析 邰丽华等人……经历重重磨难,表演出 了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这是何等 的坚强啊!
分析事例的方法
1、假设分析法
析例法
2、因果分析法 3、条件分析法 4、意义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
就运用假设推理对所举的论据进行分 析的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条件和结果的比 较中,就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标志性词语: 如果……,那么(就会)……(或:那么 他怎么能……呢?) 假如……,怎能…… 试想、倘若 思路:反向假设—结果展示+正面强调
例:
有志者事竟成。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 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 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 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 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八字写好,只是想平 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 练字。 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 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议论文中的例证法
明达中学语文组 李梦影 彭韦
例证法运用的常见失误
1.叙议失当: 举例论证就是讲故事或记叙经过,叙 多议少。 2.堆砌论据: 只有论据的罗列,缺乏理性的思考。 3.不会分析: 就例论例,分析表层化,不够深入。
例证段落中一般有四个层次与部分
引:观点(可适当解释) 承:概括例子
转:分析例子
合:总结归纳
死,可以明志;生,则可以践志。(观点) 司马迁受累于李陵一案,就算死,也不枉一 个铮铮谏烈之臣,但他选择生,让朋友亲人 都感到难堪的生。(例)
也许记》才能证明这一行为的价值。 (析)
虽斗转星移,仍不失与日月争光的鸿著巨篇。 (结)
观点句 例文解析: 知识就是力量 。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 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 阐释句 巨大的物质力量。史蒂芬· 霍金,被卢伽雷氏症 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 眼睛,只剩下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继 叙例句 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 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靠什么?知识——关于 析例句 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 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可见,知识能够改 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 知识就是力量。
因果分析法
把事实材料中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用设问的方式或因果复句的句式加以强调, 从而突显论点的合理性。 标志性的词语: “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 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思路:果——因 +正面强调
所谓事出必有其因。抓住论据所述的事 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示例:正是因为居里夫人能够直面痛苦,而不是为痛
苦所缠绕,停留在一味的悲伤中,她才能战胜痛苦,以 坚韧的毅力创造出科学史上的奇迹。人生难免遭遇痛苦, 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是直面痛苦,还是在 痛苦中不能自拔,答案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条件分析法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分析论据存在 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 关系。 • 标志性词语: 只有……才能…… 要想……只有…… • 基本思路: • 论据+实现条件(论点)
• 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 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 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 及生命,他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 箱书籍。 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 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财富。 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
练习4:用意义分析法对下面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