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公共艺术——以翠湖公园为例
城市公共艺术——以翠湖公园为例
怡碧
静波
幽涟
雅漪
之,
感杨
。柳
翠拖
湖青
面,
积雕
梁
画
公 顷 , 其 中 水
栋 , 姹 紫 嫣 红
互 绵 亘 , 分 湖 为 四 , 堤 畔 遍 植 柳 树 , 湖 内 多 种 荷 花 , “ 翠 堤 春 晓
)
(
翠 湖 公 园 公 共 开 放 式 公 园 , 位 于 昆 明 市 中 心 园 中 两 道 长 堤 相
精神追求。因为它的存在,昆明人学会了在庸
常的日子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速度,
用自己的步调,与这片平静温婉的湖水磨擦出
热度,让空气中都弥漫诗意。
翠湖标榜的是这个城市的格调。它像春梦一样 ,成为了精神意义的湖。而昆明也因此有了媚 眼如丝。
“这里好在可以自由进出,海鸥也是一道美丽 的风景线。”两个跳舞的女士说,“又漂亮又 宽敞。”说着,擦擦额头上的汗继续运动。
公园的管理者们,为了让翠湖充分体现出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景观,在湖中放养野鸭, 让它们在翠湖定居,为游客又增加了一道悦目 的景观。到目前为止,定居翠湖的野鸭 适应 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已开始繁殖第二代、第三 代,不久的将来,翠湖就会出现野鸭成群戏水 中的靓丽风景。
云南的“机器水”之源
云南的第一座自来水厂就诞生在翠湖。 1916 年9月水厂破土动工,1917年8月建 成,总投资20余万银元。1918年5月2日, 自来水首次亮相昆明,百姓称之为“机器水” ,水源为翠湖九龙池。
四.翠湖在城市中的形象
春城明眸
翠湖公园分为五个景区,东北面是个竹林 岛,常有人在此对歌。要想听民间小调 或练歌吊嗓,竹林岛是个绝好的去处。
东南面是金鱼岛,这里绿荫掩映、花草繁 茂、环境清幽,是情侣们青睐的幽会之 地,故此金鱼岛又叫情人岛;中部为“ 湖心亭”(在湖心岛处)景区, 这里亭 台楼榭与曲廊相连环绕着一池清水,清 朝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所建的“观鱼 楼”就在这里;在湖心亭东面“唐堤” 右侧是“水月轩”;湖心亭西南面是西 南岛(又叫棕榈岛),岛上棕榈成林、 绿草如茵,遍植的龙舌兰,托出了一派 亚热带风光。
目 录
二、翠湖周边的环境现状
1、茶工艺 2、历史文化 3、宾馆酒店 4、商场街道 5、政治中心 6湖周边问题
1、生态问题 2、容纳人量问题。 3、服务对象上的问题。 4、海鸥问题。 5、水上交通设施的问题。 6、安全问题。 7、陆上服务设施问题。 8、驳岸、亲水问题。 9、历史文化传播继承问题。 10、硬质铺地与软质铺地问题
翠湖为昆明城市中心区,人流车流量大,堵 塞严重,为缓解交通压力,采取以城市 主干道,为交通核心逐步过渡到公园多 行道的思路。通过步行到进入翠湖,让 翠湖安静起来,减少工业社会对人性的 影响,成为城市中心一块安静的净土
三.功能分区
翠湖是城市中心区,是政治,文化,商业的 交通中心。所以在功能分区上考虑作为 城市中心区域与周边的连续,而作为公 园自然服务于城市中心,所以生态建设 优先,文化结合,商业随后。建设生态 休闲区,展示昆明特色
昆明市城市公共艺术调查
——以翠湖公园为例
班级:建筑C班 组员:胡睿杰(20134720128)
李奇航(20134720129) 杨毅霖(20134720144) 指导教师:杨智瑾
一、翠湖现状
1、翠湖概述 2、翠湖在城市中的形象 3、昆明人心中的翠湖 4、翠湖的历史变迁 5、翠湖的绿化和配套设施现状 6、翠湖的功能现状 7、昆明文化
阮堤 观鸥戏鸭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西伯利亚的海鸥首次 越过千山万水造访春城,在昆明越冬, 翠 湖成了它们最主要的“根据地”。
20年来,这道别致而靓丽的风景线又成了这 里绝佳的一景——翠湖观鸥。
昆明市委市政府为了永远留住这些远方的客人 ,使这道独特的景观永驻昆明,每年冬季都要 拨出专款,热情接待它们。
五. 昆明人心中的翠湖
常常听到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我们到
翠湖边走走。”这样的开场白为这个城市的爱
情写下了浪漫注脚。当年西南联大的男生女生
牵着手在这里谈恋爱,老昆明的红男绿女也在
翠湖对调子。在这片浪漫的水域,这座城的温
情主义草长莺飞。翠湖固化了昆明人心目中城
市情调的样式,它释放了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
翠湖公园风景优美,且是市内最大的水面,北部 毗邻云南大学文化区。每年冬季,大量红嘴鸥自 西伯利亚来此越冬,增加了翠湖的灵性。
“我对昆明的爱是简单而具体的,它是南屏街 的梧桐树和翠湖公园还没有栏杆时的满塘荷花 ,还有从小到大相依相伴的亲人和朋友。”土 生土长的昆明人老楷,天南地北转了一圈后, 还是回到了令他魂牵梦萦的昆明。
1、生态绿化问题。 2、城市和公园的衔接与过渡问题。 3、街道问题。 4、商业服务问题。 5、建筑问题。 6、交通问题。 7、文物保护问题。 8、文化氛围问题
一.翠湖现状
21.6 15
面 公 顷 , 是 一 个 以 水 体 为 主 的 古 典 建 筑 园 林 。
,”
给为
人昆
以明
清一
新景
秀。
丽园
、内
1910年4月,滇越铁路全线贯通,欧洲文明 开始渗透到昆明这座中国西南边陲封闭的城市 。
1915年,一批开明绅商竭尽匹夫之责,以“ 谋都市人民之健康及社会之消防安全”和“注 重饮料、裨益卫生、便利人民”为宗旨,积极 倡议创办自来水,经时任云南督军的唐继尧首 肯,招商集股,开明绅商的进步提倡得以实现 ,自此,世代以饮井水为主的昆明人第一次喝 上了“机器水”。 翠湖九龙池直至上个世纪 70年代初期还在向市民供应着甘甜的清泉 ……
一.区位关系图
位于昆明市螺峰山下,五华区山麓,云南大 学正面对面。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 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 湖。亦因湖东面北曾有九个出水泉眼又 名“九龙池”,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 荫,楼现波心,环境优美,是昆明城内 的一颗绿宝石。享有“城中之玉”的美 称。
二翠湖及周边道路
六. 翠湖的历史变迁
翠湖,位于昆明市区五华山西麓,“十亩荷 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被誉为 镶嵌在昆明城的“绿宝石”。翠湖周边 记载了昆明800年历史,从讲武堂、逼 死坡到西南联大旧址,这里发生过很多 重大的历史事件,留下了很多的历史文 化名人的足迹,充分体现了昆明的历史 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