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文 现代文阅读

散文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之《散文》
一、散文的分类
散义分为记叙性散义、抒情性散义和议论性散文。

1.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

2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

3.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

但又不同于议论文,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二、散文特点
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三、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8.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四、散文的线索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l)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2)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自羽毛的《长江三日》;(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
如朱自清的《绿》;(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例如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故能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以少年鲁迅的生活轨迹为线索来组织内容的;(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弢的《锁
忆》。

如何寻找散文的线索呢?首先,应注意标题,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标题则包含了线索的因素。

其次,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词语,它们有可能提示了文章的线索。

再次,注意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情的进展、人物的活动、感情的发展、一线串珠的物件。

最后,注意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它们对文章的线索也会起到提示作用
五、散文的表达方式
1记叙是记叙性散文中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

它的作用是令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交代写作的背景、人物等。

2.描写是散文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

人物描写主要是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有关细节描写也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3.抒情是散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

它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则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来抒发作者的
情感。

4.议论是散文中的一种表达方式。

记叙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中的议论句起着明晰事理、点明所叙之事的内涵、提示或深化文章主旨、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更加鲜明、深刻。

六、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特点: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深刻、隽永;优美、凝练。

考点一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解题技巧】
1.分析标题字词。

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2.分析标题修辞。

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3.分析内容主旨。

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4.分析背景、线索。

有些文章,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答题模板】
标题本义+深层含义+ 表达效果
考点二分析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解题技巧】
解答这类题,首先应回到文本,分析文中使用了何种表达方式,然后分析其具体作用。

就描写这种表达方式而言,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和人物描写等。

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人物描写侧重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其目的是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答题模板】
点明表达方式+概述相关语句+分析表达效果
考点三语句赏析
【解题技巧】
1.从修辞角度品味散文语言。

任何好的作品,从表达角度来说,作者只有在遣词上下一番功夫,选用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容性词语,才能完美地表情达意;从阅读角度来说,读者只有认真地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品味散文语言。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简洁准确地回答,对有些如欣赏写作技巧类的题目,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体裁与风格等来准确地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答题模板】
形式(用词、句式、修辞手法)+内容(句子本义和隐含义)+作用、效果(文章中心、写作意图)。

考点四理解句子含义
【解题技巧】
解答这类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充分结合背景和语境。

注意整体把握,寻找解题的隐含信息。

2.要结合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3.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等。

4.注色句中的重点词语,明确这些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一词多义等。

5.要注意结合文题。

此外,还要注意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来体会其含义。

解答句子含义题的思路:找准两个方向,分三步走。

两个方向是要回答句子的本义和深层义,要准确答出这两层意思,需要分三步思考。

第一步从句子本身出发,找出并解释关键字词,进而答出句子的本义,即表层含义。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遇到名词或者代词,要明确地回答出该词实际指代的内容,答题要明确;二是对于一些处于特殊位置的句子,比如开头的总领句,结尾的总结句,以及中间的过渡句,要将总领、总结以及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概括答出,要求答题完整。

第二步要联系上下文,仔细阅读文章,分析句子与所在段落的关系,来解答句子的深层含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分析要结合具体事件或者具体的人物细节描写分析得出。

第三步要联系文章的主旨,这是解答和分析句子深层含义的一部分。

就句子而言,出现在文章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的句子,以及文章中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多需要联系主旨回答冬呆层含义。

就题型而言,要求理解句子含义,或者就某句话谈体会等题型,多需要联系文章主旨作答。

在此特别强调,分析句子含义不能断章取义或者想当然,一定要细读文章,联系上下文,并多总结答题模式与答题语言,这样才能熟练掌握此类题型。

考点五内容理解与概括
【解题技巧】
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
1.题目扩展法。

有的义章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

写事、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找出这业要素,再加以合理的语言组织,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

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考点六延展性阅读与探究
【解题技巧】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1.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态度,不能模棱两可。

3.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有语病,语言要有层次性。

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等来作答。

【答题模板】
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分层论述自己的观点+简要总结自己的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