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中学中考数学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3的绝对值是()A. B. C. D. 32.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做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A. 众数B. 平均数C. 中位数D. 方差3.某校九年级毕业时,每一个同学都将自己的相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表示留念.全班共送了2250张相片,如果全班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A. B. C. D.4.如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5.如图是某城市居民家庭人口数的统计图,那么这个城市家庭人口数的众数是()A. 2人B. 3人C. 4人D. 5人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同一年出生的400人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相同B. 一个游戏的中奖率是,买100张奖券,一定会中奖C. 一副扑克牌中,随意抽取一张是红桃K,这是必然事件D. 一个袋中装有3个红球、5个白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7.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8.已知点A(-1,y1),点B(2,y2)在函数y=-3x+2的图象上,那么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 不能确定9.如图,⊙O的半径为2cm,过点O向直线l引垂线,垂足为A,OA的长为3cm,将直线l沿OA方向移动,使直线l与⊙O相切,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 1cmB. 3cmC. 5cmD. 1cm或5cm10.已知点(2-a,3a)在第四象限,那么a的取值范围()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11.小明和小新在同一街道,如果小明家在学校的东面600米处记作+600米,那么小新家在学校的西面200米处,记作______米.12.如图,AC是半圆O的直径,点B在半圆上,如果∠A=20°,那么∠COB=______°.13.如图所示,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14.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那么k的值可为______.(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k的值即可)15.同学们都喜欢老师给他的作业打“红勾”,我们将一张长10cm,宽1cm的矩形红纸条(如左图)进行翻折,便可得到一个漂亮的“红勾”(如右图).如果“红勾”所成的锐角为60°,则这个“红勾”的面积为______cm2(结果保留根号).16.一电子跳蚤在数轴上从原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个单位,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7次和第2018次落下时,落点处离原点的距离分别是______个单位.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80.0分)17.(1)计算:|-1|+(-1)0-2-1;(2)先化简,后求值:÷,其中m=-2.18.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和∠D的平分线交于M,DM的延长线交AD于E,试猜想:(1)CM与DE的位置关系?(2)M在DE的什么位置上?并证明你的猜想.19.在△ABC中,沿着中位线DE剪切后,用得到的△ADE和四边形DBCE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DBCF,剪切线与拼图如图1所示.仿照上述的方法,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设计,并在规定位置画出图示.(画图工具不限,剪切线用实线表示,拼接线用虚线表示,要求写出简要的说明)(1)将平行四边形ABCD剪切成两个图形,再将它们拼成一个矩形,剪切线与拼图画在图2的位置;(2)将梯形ABCD剪切成两个图形,再将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切线与拼图画在图3的位置.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3的绝对值是:|-3|=3.故选:D.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据此求出-3的绝对值是多少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即|a|={a(a>0)0(a=0)-a(a<0).2.【答案】A【解析】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方差、标准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既然是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做准备,那么买的水果肯定是大多数人爱吃的才行,故最值得关注的是众数.故选:A.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进行分析选择.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3.【答案】A【解析】解:设全班有x名学生,则每名学生需送出(x-1)张相片,依题意,得:x(x-1)=2250,故选:A.设全班有x名学生,则每名学生需送出(x-1)张相片,根据该班共送了2250张相片,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图形的左视图可以看到两排图形,左边的一排有两个正方形,右边的一排有一个正方形.故选:C.主视图是从正面看的得到的图形,结合图形可得出答案.此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三视图得到的办法.5.【答案】B【解析】解:∵家庭人口数3人的较多,占45%,∴这个城市家庭人口数的众数是3人;故选:B.根据众数的定义即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从而得出答案.此题考查了众数,掌握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6.【答案】A【解析】解:A、一年中有365天,因而在同一年出生的400人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相同,故A选项正确;B、一个游戏的中奖率是1%,买100张奖券,不一定会中奖,故B选项错误;C、一副扑克牌中,随意抽取一张是红桃K,这是随机事件,故C选项错误;D、一个袋中装有3个红球、5个白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故D选项错误.故选:A.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的概念,只是表示发生的机会的大小,机会大也不一定发生.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7.【答案】D【解析】解:①②现象可以用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③④现象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故选:D.由题意,认真分析题干,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本题主要考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8.【答案】A【解析】解:∵k=-3<0∴y随x的增大而减小∵-1<2∴y1>y2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与系数k的关系.因为k=-3<0,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因为-1<2,所以y1>y2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与一次向系数k的关系.掌握k>0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该类问题就简单多了.9.【答案】D【解析】解:∵直线和圆相切,∵OA=2,又∵OA=3,∴需要平移3-2=1或3+2=5.故选:D.根据直线和圆相切,则只需满足OA=2,又此时OA=3,则需要平移3-2=1或3+2=5即可.此题注意直线和圆相切有两种情况:圆可能在直线的上方相切,也可能在直线的下方相切.10.【答案】B【解析】解:∵点(2-a,3a)在第四象限,∴,解得a<0,故选:B.点在第四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符号各有特点,该知识点是中考的常考点,常与不等式、方程结合起来求一些字母的取值范围,比如本题中求a的取值范围.11.【答案】-200【解析】解:如果小明家在学校的东面600米处记作+600米,那么小新家在学校的西面200米处,记作-200米;故答案为:-200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此题考查正数与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2.【答案】40【解析】解:∵OA=OB,∴∠A=∠B=20°,∴∠COB=∠A+∠B=40°,故答案为40.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答案】4【解析】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斜边长是=5m.则少走的距离是3+4-5=2m,∵2步为1米,∴少走了4步,故答案为:4.本题关键是求出路长,即三角形的斜边长.求两直角边的和与斜边的差.本题就是一个简单的勾股定理的应用问题.14.【答案】2【解析】解:由题意得,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内,则k+3>0,故k>-3,满足条件的k可以为2,故答案为2.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内,则k+3>0,求出k的取值范围,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值即可.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道开放性试题,重点是注意y=(k≠0)中k的取值.15.【答案】()【解析】解:根据翻折变换的特点和题意可知,红勾重合的部分正好是个等边三角形,其高是1,所以它的边长是,故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所以这个“红勾”的面积为(10-)cm2.故答案是:(10-).根据翻折变换的特点和题意可知,红勾重合的部分正好是个等边三角形,求出它的边长,然后求面积.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的运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16.【答案】7、1009【解析】解:由题意可得,第1次落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1,第2次落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1,第3次落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2,第4次落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2,则它跳第7次落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4,2018÷2=1009,则第2018次落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1009,即当它跳第7次和第2018次落下时,落点处离原点的距离分别是4个单位长度、1009个单位长度,故答案为:7、1009.根据题意可以直接写出前几次落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据,从而可以发现变化的规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数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17.【答案】解:(1)原式=1+1-=;(2)原式=×=,把m=-2代入上式得:原式==3.【解析】(1)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化简,进而代入m的值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实数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答案】解:(1)CM⊥DE,理由:∵AD∥BC,∴∠ADC+∠BCD=180°,∵DE,CM分别平分∠ADC,∠BCD,∴∠MDC=∠ADC,∠DCM=∠DCB,∴∠MDC+∠MCD=90°,∴CM⊥DE;(2)M在DE的中点处,理由:∵AD∥BC,∴∠ADE=∠CEM,∵∠ADE=∠CDE,∴∠CDE=∠CED,∴CD=CEM∵CM⊥DE,∴EM=MD.【解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C+∠BCD=18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MDC=∠ADC,∠DCM=∠DCB,于是得到∠MDC+∠MCD=90°,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E=∠CEM,等量代换得到∠CDE=∠CED,得到CD=CEM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9.【答案】解:(1)如图:过点A作AE⊥BC,再把△ABC剪切,然后移到△DCF的位置即可;(2)如图:过AB的中点作GF∥DC,再把△BGF剪切,然后旋转到△AEG的位置即可;【解析】(1)过点A作AE⊥BC,再把△ABC剪切,然后移到△DCF的位置即可;(2)过AB的中点作GF∥DC,再把△BGF剪切,然后旋转到△AEG的位置即可;此题考查了图形的剪拼,用到的知识点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