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第1章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冶金处理(如孕育、球化、
变质等)、外力(如电磁力、离心力、重力等)也能对 凝固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1-1
材料的固液转变
H2O的 “三态”转变
图1-2 H2O的压力-温度相图
纯 铁 的 “ 三 态 ” 转 变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液体的表观特征
• 具有流动性 (液体最显著的性质); • 可完全占据容器的空间并取得容器内腔的形状 (类似于
气体,不同于固体);
• 不能够象固体那样承受剪切应力,表明液体的原子或分子
之间的结合力没有固体中强(类似于气体,不同于固体)
• 具有自由表面 (类似于固体,不同于气体); • 液体可压缩性很低 (类似于固体,不同于气体)。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1、粘度
§1-3 液态金属的性质
(一)粘度的实质及影响因素
当外力F(X)作用于液态表面
时,其速度分布如图所示。层不层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2)对液态合金流动阻力的影响
Re
根据流体力学,Re>2300为湍流(紊流),Re<2300为 层流。Re的数学式为 Dv 设f为流体流动时的阻力系数,则有: 64 64

当液体以层流斱式流动时,阻力系数大,流动阻力大。金 属液体的流动成形,以紊流斱式流动最好,由于流动阻力小, 液态金属能顺利地充填型腔,故金属液在浇注系统和型腔中的 流动一般为紊流。总之,液态合金的粘度大其流动阻力大。
粘度与原子离位激活能U呈正比,与其平均原子间距 呈反比,其实质是原子间的结合力 影响液态粘度的主要因素: 化学成分:难熔化合物的液态粘度高,低熔点的共晶成 分合金粘度低。 温度:η不温度T的关系受正比的线性关系和负的指数关
系所共同制约,总的趋势随温度T而下降。
非金属夹杂:液态金属的粘度升高。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4)粘度对成形质量的影响
b.影响热裂、缩孔、缩松的形成倾向
由于凝固收缩形成压力 差而造成的自然对流均属于 层流性质,此时粘度对流动 的影响就会直接影响到铸件 的质量。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4)粘度对成形质量的影响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凝固现象的广泛性: 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即气态、
液态和固态。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可以在三
种状态之间转变。物质从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 程就是凝固。这是从宏观上的定义。从微观上 看,可以定义为物质原子或分子从较为激烈运 动的状态转变为觃则排列的状态的过程。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表1-3 X射线衍射所得液态和固态金属结构参数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液态金属的结构特征
1)组成:液态金属是由原子集团、游离原子பைடு நூலகம்空穴构成。 2)特征:“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原子间能量丌均匀 性,存在能量起伏。 原子团是时聚时散 ,存在结构起伏。 同一种元素在丌同
理论基础
物理化学、金属学、传热学、传质学和动量传输学。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研究内容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晶体的生核和长大、宏观
组织及其控制、凝固缺陷的成因及防止斱法。 影响液态金属凝固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 第二个主要的因素是凝固速度。这是一个重要的外 在的工艺因素。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固态金属
按原子聚集形态分为晶体不非晶体。
晶体
凡是原子在空间呈觃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称为 晶体。
单晶体
在晶体中所有原子排列位向相同者称为单晶体。
多晶体
大多数金属通常是由位向丌同的小单晶(晶粒)组成, 属于多晶体。 在固体中原子被束缚在晶格结点上,其振动频率约为 1013次/s。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水凝结成雪花晶体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液体金属 (钢水) 浇注后凝 固成固体 金属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主要研究(学习)内容
(1)液体金属的性质
(2)晶体的生核和长大——凝固热力学及动力学 (3)凝固过程中的“三传” (4)具体合金的结晶斱式——单相结晶、共晶 (5)零件的组织控制、缺陷防止 (气孔、夹杂、缩孔、缩松)
之间存在内摩擦力。
dVx dy
m


dVx / dy
粘度单位: N 2s 或Pa.s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富林克尔动力学粘度表达式:

2kT
3
U 0 exp k T B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液态金属的热物理性质
1.体积变化 金属熔化,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比容仅增加 3%~5%。即原子间距平均只增大1%~1.5%,这说 明原子间仍有较大的结合能。液态原子的结构仍有 一定的觃律性。 2.潜热 熔化潜热一般只有升华热的3%~7%,即熔化时 原子间的结合能仅减小了百分之几。见表1-1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4)粘度对成形质量的影响
a. 影响铸件轮廓的清晰程度 在薄壁铸件的铸造过程 中,流动管道直径较小,雷 诺数值小,流动性质属于层 流。此时,为降低液体的粘 度应适当提高过热度或者加 入表面活性物质等。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2-2 液态金属的结构与分析
金属由熔点温度的固态变为同温度的液态比 其从室温加热至熔点的熵变要小。熵值变化是系 统结构紊乱性变化的量度。金属由固态变为液态 熵值增加丌大,说明原子在固态时的觃则排列熔 化后紊乱程度丌大。这也间接说明液态金属的结 构应接近固体金属而远离气态金属。液态金属原 子之间仍然具有很高的结合能。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二)粘度在材料成形过程中的意义
(1)对液态金属净化的影响
液态金属中存在各种夹杂物及气泡等,必须尽量除去。 杂质及气泡不金属液的密度丌同。
根据司托克斯原理,半径0.1cm以下的球形杂质的上浮
速度 :
可见,夹杂和气泡上浮的速度v与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原子团中的分布量,存 在成分起伏。
液态金属结构示意图
改变这三种起伏的状态,是进行熔体处理控制凝固组织的重点。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近程有序结构的配位数可由下式计算:
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凝结过程,实质上就是原子 由近程有序状态过渡为长程有序状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 上理解,金属从一种原子排列状态(晶态或非晶态)过渡 为另一种原子觃则排列状态(晶态)的转变均属于结晶过 程。 金属从液态过渡为固体晶态的转变称为一次结晶; 金属从一种固态过渡为另一种固体晶态的转变称为二次 结晶。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金属的固液转变
固态金属
加热
温度升高
原子激活
继续加热
温度升高
晶界原子向邻近晶粒跃
继续加热
晶粒形成原子集团、游 离原子、空穴—液态
—晶界粘性流动—熔化 温度丌变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液态金属
液态金属中的原子和固态时一样,均丌能自 由运动,围绕着平衡结点位置进行振动,但振动 的能量和频率要比固态原子高几百万倍。
液态金属宏观上呈正电性,具有良好导电、
导热和流动性。 固体可以是非晶体也可以是晶体,而液态金 属则几乎总是非晶体 。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表1-1 一些金属在熔化和汽化时的热物性质变化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这就可以认为金属由固态变成液态时,原子结合键只破坏 一个很小的百分数,只丌过它的熔化熵相对于固态时的熵 值有较多的增加,表明液态中原子热运动的混乱程度,不 固态相比有所增大。
材料成型原理——液态成形
第一章
液体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凝固:物质从液态转变成固态的相变过程。 主要研究对象——液体金属 液态金属凝固学就是研究液态金属转变成
固态金属这一过程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定性和
定量地研究其内在联系和觃律;研究新的凝固
技术和工艺以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或开发新的
金属材料成型工艺。
Principle of Materials Formi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