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表外业务管理及管理知识阐述

银行表外业务管理及管理知识阐述

银行表外业务管理
一、表外业务产生及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表外业务的种类 三、表外业务的特点及其风险表现 四、表外业务的管理
表外业务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会 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 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 酬率的经营活动 狭义的表外业务,即或有债权/债务的业
1998年中外银行表外业务 收入比重(%)
项目 名称 表外 业务 收入 比
工行 5
中行 17
建行 8
农行 3
全国商业 银行平均
8
美国 43
瑞士 德国 56 61
一、表外业务的产生及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规避资本管理、增加盈利业务 (二)为了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三)为了转移和分散风险 (四)为了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五)银行拥有发展表外业务的有利条件 (六)科技进步推动了表外业务发展
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金融衍生工具、 投资银行业务等几大类
(一)或有债权/债务的表外业务(2)
1、担保业务(备用信用证与商业信用证) (1)备用信用证:为债务人融资提供的担保形

即企业发行商业票据筹措资金,若其信用等级 较低时则不利于发行,可向银行申请备用信用证 担保
开证银行相当于在借款期间把自己的信用借给 发行人,使发行人的信用等级从较低的水平提高 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融资成本 开证行获得可观的手续费收入;备用信用证的业务
对象通常是与银行业务关系稳定的客户,其业务成本 较低 受益人(企业债券的投资者)可获得很高的安全性 保障
表外业务成了银行收益的新的增长点
二、表外业务的种类
(一)或有债权 / 债务的表外业务 (二)金融服务类业务
(一)或有债权/债务的表外业务(1)
或有债权 / 债务的表外业务也称为狭义的表 外业务,它们和表内资产、负债业务有密切的 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负 债业务,因而称为或有债权与或有负债,它们 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
资本管制与资产业务:信贷业务总规模;对 单个客户贷款规模的控制均和资本充足度联系 在一起
不增加资本金的表外业务:票据发行便利、 期权期货、互换等
(二)为了适应金融形势的变化
1、融资证券化的发展分流了银行资金来源 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大量进入证券
市场,证券的高收益使大量社会资金脱离银行 系统,银行资金来源减少,生存发展受到威胁 2、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蚕食了银行的贷款需 求市场 利率自由化及其竞争的加剧,使存贷利差缩 小,经营面临严重困难
美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度的划分(5类)
银行 种类 ①非常
充足 ②充足 ③不足 ④严重
不足 ⑤临界
不足
资本与风险加 第1类资本与
第2类资本
权资产比例 风险加权资产比 与总资产比
≥10% ≥ 8% < 8%
以及 ≥6% 以及 ≥4% 或者 <4%
以及 ≥6% 以及 ≥4%
或者 <4%
< 6% 或者 <3% 或者 <3%
款利率;限制对员工的工资支付
采取上类措施;若没有重建或 调整资本,当局采取清算措施
资本临 采取上类措施;90天内实行财务清算;取消对后期偿付债务的支付; 界不足 若四个季度内无改善,当局进行财务清算;限制其他业务
(一)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业务(2)
2、发展对资本无要求或要求很低的表外业 务,扩大业务规模,增加业务收入
2、在利率、汇率自由化的情况下,客户为 规避金融资产价值损失,要求银行为其提供各 种防范、转移风险的方法
3、银行为了巩固与客户的关系,大力发展 代理客户进行的衍生工具业务,推动了表外业 务的发展
(五)银行拥有发展表外业务 的有利条件
银行从事表外业务特有的优势: 信誉高,既可以直接参与,也可以充当中介,
的国际业务 和外汇头寸管理带来困难,银行要寻求规避汇 率波动风险的管理方法
2、1980 年代初的国际债务危机,严重影响 了国际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信,银行的存 款来源进一步减少,流动性风险加大
(四)为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 多样化的需要
1、表外业务经营灵活,能适应客户多方面 金融业务的需要
分类 务,有风险的经营活动 广义的表外业务指金融服务类业务,无风 险的经营活动
关于美国表外业务发展的有关数据
1986年,所有银行总资产 33 890 亿美元, 表外业务金额 63 470 亿美元
286 家商业银行经营的表外业务总额是其资
产总额的 5.25 倍
1998年,美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和服务 费用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近 50%
风险相对较小 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成本较低 有大量的优秀专业人才,容易取得客户的信

(六)科技进步推动了银行 表外业务的发展
1、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广泛 运用,提高了银行从事表外业务的规模经济效 益
2、新型金融工具可有效地规避风险,网络 技术提高了银行处理业务的效率,使银行能够 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开展多种服务性业务和金融 衍生交易
(一)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业务(1)
1、严格的资本充足度的管理限制了银行表 内业务的发展与收益的增加 1988年7月,西方12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瑞士 的巴塞尔签署了《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 的资本结构和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作了统一规 定(4%、8%) 美国1991年12月通过法案,规定对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度的划分与管理措施
开证银行成为第二付款人
(一)或有债权/债务的表外业务(3)


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其中含有当申请人的财务 状况发生变化时,开证行可撤销或修改信用 证的条款
不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开证行不可撤销的付款 承诺,使受益人有一个确定的收款保障;其 佣金要高一些
(一)或有债权/债务的表外业务(4)
各种利得: 借款人可用备用信用证提升其信用等级,以便降低
有形资本与总资产的比例≤2%
对资本不充足银行的管理措施
种类
强制性措施
酌情处理措施
资本 不足
取消分红与经营费;提交资本 重建计划;限制资产增长;不 允许吸收经纪人存款
指令调整资本;限制附属公司 间的交易;限制存款利率;限 制某些业务
资本严 采取上类措施;指令调整资本; 重不足 限制附属公司间交易;限制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