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423
冷鼓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冷鼓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从炼焦车间来的焦油、氨水与煤气的混合物约80℃入气液分离器,煤气与焦油氨水等在此分离。
分离出的粗煤气进入初冷器,初冷器分上、下两段,上段用循环水与煤气换热,煤气由约80℃冷却到45℃,循环水由32℃升高至40℃。
然后煤气入初冷器下段与制冷水换热,煤气被冷却到22℃,制冷水由16℃升高到23℃。
冷却后的煤气进入电捕焦油器,捕集煤气中的焦油雾滴及萘,经电捕后的煤气进入离心鼓风机加压。
加压后的煤气送往硫铵工段。
初冷器的煤气冷凝液分别由初冷器上段和下段流出,分别经初冷器水封槽后进入上、下段冷凝液循环,分别由上段冷凝液循环泵和下段冷凝循环泵加压后送至初冷器上、下段喷淋,如此循环使用,上段冷凝液循环槽多余的冷凝液溢流至下段冷凝液循环槽,再由下段冷凝液循环泵抽送至气液分离器前荒煤气管。
从气液分离器分离的焦油氨水与焦油渣去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澄清后分离成三层,上层为氨水,中层为焦油,
下层为焦油渣。
分离的氨水至循环氨水槽,然后用循环氨水泵送至炼焦炉冷却荒煤气用;当集气管需要清扫以及焦炉装煤时,用高压氨水泵抽送一部分氨水送集气管清扫和炉顶无烟装煤使用;当初冷器上段、电捕焦油器、终冷器需要冲洗时,从循环氨水泵后抽送一部分氨水喷淋使用;多余的氨水由循环氨水泵送至剩余氨水槽,静置分离少量焦油后用剩余氨水泵送至硫铵工段进行蒸氨。
分离的焦油至焦油中间槽贮存,其中分离的少量氨水进入废液收集槽,定期用焦油泵抽送至焦油槽贮存、脱水,定期用焦油泵送往综合罐区焦油槽贮存外售。
分离的焦油渣定期送往煤场掺混炼焦。
各设备的蒸汽冷凝液均接入凝结水槽,定期用凝结水泵送锅炉房。
鼓风机系统煤气冷凝液排入鼓风机水封槽,并由鼓风机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气液分离器前荒煤气管。
电捕焦油器捕集下来的焦油排入电捕水封槽,冲洗沉淀极后的循环氨水也进入电捕水封槽,并由电捕水封槽液下泵一并送至气液分离器前荒煤气管。
为保护环境将各贮槽的尾气集中后,由排气风机抽送至排气洗净塔,用循环水循环洗涤后排放。
为保证洗涤效果,循环水由水道循环水系统连续补入,由排气洗净泵连续抽送一部分送往生化处理。
工段内各设备及管道的排净,一切需要排净的废液均排入废液收集槽,用废液收集槽液下泵送回机械化澄清槽重新澄清分离。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