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5)分类:依据臂比,将染色体分类。 (6)核型公式:根据染色体类型,可以将一种生物的染色体 核型书写成一定公式。
如:芍药核型为:K(2n)=2X=10=xm+xSm+xSt(SAT)。 K:基本核型;SAT:具随体染色体;符号前的数字x:该类 染色体数目。
(7)核型模式图的绘制: 横轴:染色体序号;
• (3)相对长度:指单个染色体的长度占单套染色体组 (性染色体除外)总长度的百分数。 相对长度(%)=(单个染色体长度/单套染色体组 全长)×100%
• (4)臂比值:臂比是反映着丝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臂比值=长臂/短臂(精确到0.01)
(5)着丝点位置:根据臂比值将染色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臂比
染色体类型
1.00
正中部着丝点(Media point)
M
1.01~1.70 中部着丝点区(media region) Nhomakorabeam
l.71~3.00
近中部着丝点区(submedia region)
sm
3.01~7.00 近端部着丝点区 (subterminal region)
st
7.01以上
端部着丝点区(terminal region)
排列方式:从大到小排列;相同长度的染色体,短臂长 的在前;无特殊标记的染色体(如随体)排列在前,有特 殊标记的染色体(如随体)排列在后;性染色体单独另排 或放在最后。 (4)剪贴:1)剪切:计数,沿染色体边缘剪下每条染色体。
把已经排列的同源染色体按先后顺序粘贴在绘图纸上。 着丝点处同一水平线,长臂向下,短臂向上,垂直粘贴。
1 2 …
2、制作染色体核型图,绘制核型模式图
大蒜中期染色体及核型
蚕豆核型模式图(示例)
三、实验材料
大蒜(Aillum sativum, 2n=2x=16)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 体玻片标本和显微摄影所得的照片。要求照片上染色体分 散良好,无重叠或重叠很少,着丝粒和随体等形态清晰可 辨,染色体不断裂。
四、实验器具、试剂
镊子、剪刀、毫米尺、牙签、浆糊
五、实验步骤
➢ 1、染色体组型分析指标: • (1)染色体数目:至少统计5-10个个体,30个以上细胞
的染色体数目,显微镜下选出10个中期分裂相的细胞, 进行显微照相。 • (2)绝对长度:毫米尺直接测量的实际长度(μm),或 经显微摄影后在放大照片上的换算长度。
绝对长度(μm)=(放大的染色体长度(mm)/放大 倍数)×1000
实验四 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原理及各项参数意义 2. 学习和掌握利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
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 染色体组:一个二倍体生物中配子所含有的全套染色体。 ➢ 染色体核型:又称染色体组型,指染色体组在细胞分裂中
期所有可测定的表型特征总称,包括染色体的总数、染色 体组的数目、组内染色体的基数及每条染色体的大小和形 态。
纵轴:相对长度值(%); 零点:绘在纵轴的中部,并与各染色体的着丝点相对应。
计数,测量
配对
绘制核型模 式图
依据臂比, 将染色体分
类
排列 剪贴
七、作业
1、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大蒜核型分析参数表
染色体序号
放大相片长度 (mm )
绝对长度(μm) 相对 长度
臂 比
染色体 类型
备注
长臂 短臂 全长 长臂 短臂 全长
➢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对染色体进行分组、对核型的各种 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描述,是研究染色体的基本手段之 一,可以用来鉴别真假杂种,对染色体结构变异数目变 异、B染色体、物种的起源和植物的遗传进化、基因定 位等方面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核型模式图:将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个按其特征绘 制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t
∞
端部着丝点(terminal point)
T
➢ 2、实验步骤
(1)测量:染色体、长臂和短臂的长度,随体不计入。
每对同源染色体相对长度:
染色体相对长度=每对同源染色体绝对长度/染色体总 长度
臂比:
臂比=染色体长臂/染色体短臂
(2)配对:根据形态、臂比值等特征配对。
(3)排列:按一定顺序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排队、编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