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目录前言 1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2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2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 4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4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7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8第一节气象、水文 8第二节地形地貌 10第三节地层岩性 11第四节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3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 14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 15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6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17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0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6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及内容 26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26第三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9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0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方法 30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31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31第四节防治措施 31结论与建议 33一、结论 33二、建议 34附图: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成果图 1:10000前言受甘肃林海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委托,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本工程评估主体为阿一山水电站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等建设场地,评估的目的和要求是阐明工程建设场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

具体任务是:1、研究评估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2、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及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等,对各灾种分别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3、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工程类型、规模,分析预测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使用后,地质环境与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灾害的类型及危险性;4、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5、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6、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

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有:(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甘国土资环发[2004]15号);(4)《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5)甘肃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颁布的《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要求》;(7)《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8)《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二分院)。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一、工程概况夏河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全县辖3镇、11乡,总人口7.78万,其中藏族占72%;200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为2.28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450元,夏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

阿一山水电站位于甘肃夏河县的大夏河干流桑科~土门关的达麦乡段,是大夏河梯级开发的第六座小水电工程,本水电站采用引水式方案开发,枢纽建筑物挡水高度为5.51m,正常蓄水位2778.45m,最大净水头48.7m,最小净水头44.0m,保证出力0.84 MW,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3.06m3/s,设计保证率为P=85%,多年平均发电量2206万KW﹒h,装机年利用4411h。

本工程初设拟定两个方案,设计采用上坝线方案,即处于达麦乡下游1.37km河段为上坝线方案。

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厂区三部分组成。

引水枢纽采用闸坝结合的布置方式,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溢流坝长10.8m,泄洪冲砂闸长17.2m,右岸泄冲闸上游布置引水建筑物进水口。

引水建筑物主要由进水口、隧洞、调压室、压力管道组成。

进水口位于河道右岸,其底板高程为2773.25m,并通过喇叭口与隧洞连接。

隧洞全长2387.45m,断面为圆形,洞径3m。

调压室为阻抗式,总高度25.13m,内径6m。

压力管道采用集中供水方式,管道为采用Y形布置,总管直径2.3m,长90.11m;两条岔管与水轮机连接,管径1.6m,总长60.84m。

厂区位于河道右岸,主厂房长25.33m,宽10.6m,内置两台HLA551—WJ—90(SFW2500—10/1730)卧式水轮发电机,装机2×2.5 MW,机组中心距8.5m。

副厂房布置于主厂房上游,长25.33,宽7.5,设有中央控制室、高压开关室等。

升压站位于主厂房左侧40m,占地25×20m。

厂区设401.5m的护岸。

该工程距夏河县城18km,距兰州市约270km,距合作市67km,对外交通较为便利(图1-1)。

二、征地范围阿一山水电站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建筑、厂区三部分组成。

工程完工后无淹没耕地,工程永久占地19.2亩(图1-2),其中枢纽区占地6.7亩,管理区占地2亩,厂区占地6亩,道路占地4.5亩;土地类别是:耕地4亩,弃耕地0.7亩,坡地11.8亩,河道2.7亩。

另需占用河漫滩20亩,作为弃渣场地,工程完工后平整铺土,植树造林。

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区内先后有多行业在此开展了区域地质和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的构造、地层,对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等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次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主要有:1、《甘肃省区域地质志》,甘肃省地矿局,1989年;2、《1:100万甘肃省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05年;3、《1:20万合作幅地质图及说明书》,甘肃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1972年;4、《1:20万循化幅地质图及说明书》,甘肃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1972年;5、《甘肃省东部地质灾害研究》,甘肃省地勘局水文一队,1993年;7、《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年;(8)《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年。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1、工作方法(1)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气象、水文及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资料;(2)进行场地地质地貌与地质灾害调查,以1:50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调查点采用GPS定点,并进行地质灾害致灾灾情访问、数码相机拍照、填制表格等;(3)室内资料整理、综合研究,进行评估报告编写。

2、工作开展情况2006年4月下旬接受委托后,院成立了专门项目组,认真收集有关区域地质、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并根据《技术要求》,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对地质环境条件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评估级别和评估区范围,于2006年5月2日-5月3日进行了野外调查工作,随后开始室内资料整理和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于2006年5月15日完成评估工作。

共计投入技术人员5人。

3、完成工作量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1。

表1-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表项目单位数量说明调查面积 km2 6.5 以工程为中心展开调查调查路线 km 10 包括穿插路线灾害调查点处 2 崩塌、泥石流收集利用资料份 5 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等现场访问人.次 3 本地居民、年老者为主地质照片张 174、工程质量评述评估工作程序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图1-3),充分收集了评估区及周边已有资料,认真细致地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访问;各项工作严格按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1标准要求进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并通过内部三级校审。

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精度等均满足《技术要求》规定。

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一、评估范围根据《技术要求》,结合本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育特征以及工程建设特点,确定评估范围为:以大夏河为轴线,两侧外推至斜坡第一分水岭,泥石流沟适当向沟脑延伸,上、下游分别以水库回水位和场区边界分别向外延伸500~800m。

评估面积约2.80km2。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1、建设项目的重要性电站总装机容量5MW,保证出力0.84 MW,最大净水头48.7m,最小净水头44.0m,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3.06m3/s,多年平均发电量2206万KW﹒h,装机年利用4411h。

电站工程总投资3547.78万元,工程静态总投资3396.2万元,工程永久占地19.2亩。

工程规模属Ⅴ等小(2)型。

依据《技术要求》5.8.2条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该项目属一般建设项目。

2、地质环境条件该建设工程位于我省的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评估区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岩相岩性变化不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属一般。

综合分析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3、评估级别根据拟建工程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技术要求》分级标准,拟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气象、水文一、气象本区属甘南高原气候,具有冬季较长、夏季较短、温差较大等特点。

据夏河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2.6℃,一月平均气温-9.0℃,七月平均气温12.8℃,极端最低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28.9℃。

全年日照时数2296h。

多年平均降水量444.4mm,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1%;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134mm。

年最大积雪深度16cm,最大冻土深度139cm。

以SW风为主,最大风速16m/s,平均风速2.2m/s(表2-1)。

表2-1 夏河站基本气象资料表月份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气温(℃) -9 -6.5 -1.1 4 7.9 10.4 12.8 12.1 8.2 3.2 -3.4 -7.5 2.6极端最高气温(℃) 14.7 16.9 21.3 26.8 24.9 28.9 28.3 28.4 26.5 23.7 18.813.2 28.9极端最低气温(℃) -24.6 23.7 20.3 -16.8 -6.5 -2.5 0.2 -0.1 -5.2 12.2 19-26.7 -26.7相对湿度(%) 42 45 50 54 63 66 72 74 74 65 53 42 58.3降水量(mm) 1.5 3.2 8.3 22.2 57.2 62 83.2 107.4 64.3 29.4 5 0.7 444.4积雪深度(cm) 4 6 12 9 6 9 0 0 2 11 16 3 16日照时数(h) 195.4 182.7 192.8 203.9 190.9 195.1 197.6 193.5 148.2 187.7 201.5206.8 2296.1蒸发量(mm) 57.2 69.1 106.8 150.7 162.3 152.9 158.3 150.4 106.4 98.5 67.2 58.91333.7地温(℃) 17.6 23.1 28.4 34.4 35 36.9 39.3 37.7 29.3 25.1 18 16.7 28.5冻土深度(cm) 130 139 132 123 99 0 0 0 2 11 46 97 139平均风速(m/s) 2.1 2.4 2.6 2.5 2.2 2 1.9 1.9 2.1 2.2 2.2 2.1 2.2最大风速(m/s) 14 14 16 12 11 11 10 10 11 12 12 13 16风向SW S SW EN S NE NE SW SW SW SE二、水文1.径流量阿一山水电站坝址处流域面积为1977km2,其上游15km处设有夏河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为1692km2,该站有1961年~2004年共44年的水文资料,据此可以求得阿一山坝址处的径流量,计算式为:Q阿=Q夏(1+f区•h区/(F夏•H夏))Q阿——阿一山坝址处径流量;Q夏——夏河站实测流量;f区——阿~夏间面积(285 km2);h区——阿~夏间径流深(140mm);F夏——夏河站控制流域面积(1692km2);H夏——夏河站径流深(174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