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扎止血固定ppt课件
9
出血类型判断
动脉出血 :鲜红、血流急,呈喷射状、多发 生在断裂血管的近心端。 静脉出血:暗红、流出缓慢,量较多多发生在 断裂血管的远心端。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伤口呈点状或片状渗出, 量较小可自愈。
10
失血症状
无论是外出血还是内出血,失血量较多时,患 者面色苍白、口渴、冷汗淋漓、手足湿冷、软 弱无力、呼吸急促、心慌气短。检查时,脉快 而弱以致摸不到、血压下降,表情淡漠,甚至 神志不清。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固定技术
31
固定
外固定:院外急救时使用 内固定:院外急救时使用
32
骨折的主要症状
1、疼痛:骨折部位疼痛,活动时疼痛加 剧, 部有明显的压痛,可用骨摩擦音。 2、肿胀:由于骨折端小血管的损伤和软组织损 水肿,故骨折部位可出现肿胀。 3、畸形 4、功能障碍。 5、大出血: 大出血多见于骨盆骨折。
33
固定的方法及材料
夹板:用于扶托固定伤肢,其长度宽度要与 伤肢相适应,长度一般要跨伤处上下两个关节。 没有夹板时可用树枝、竹片、厚纸板、报纸卷 等代替。 敷料:用于垫衬的如棉花、布块、衣服等; 用于包扎捆绑夹板的可用三角巾,绷带、腰 带、 头巾、绳子等,但不能用铁丝、电线。
34
35
36
谢谢聆听!
5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 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 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 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 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 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 运。
6
创伤止血技术
7
概 述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1
课 前复习
2
创伤的类型
闭合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 多发伤 复合伤
3
现场救护的目的
维持生命 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保护伤口 固定骨折 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 快速转运
4
院外急救的常用护理措施
通气 体位 暴露 止血 包扎 固定 转运
37
16
17
止血带止血法
是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它只适用于不能用 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其松紧度以摸不 到远端动脉的搏动,伤口刚好止血为宜,上止 血带的伤员,必须在明显的部位标明上止血带 的部位和时间;上止血带的时间超过二个小时, 要每隔一个小时放松一次,每次8分钟.
18
19
创伤包扎技术
20
11
止血材料
敷料 纱布垫 创口贴 创伤敷料 止血带 三角巾 毛巾、衣服、布料等应急
12
止血的方法
包扎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 指压止血 加垫屈肢止血 止血带止血
13
加压包扎止血
此种止血方法,多用于静 管出血。 脉出血和毛细血
14
15
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 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 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包扎的目的
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减少感染机会。 减少出血,预防休克。 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 有利于转运病人。
21
包扎材料
创口贴 绷带 就地取材:衣服、毛巾、床单、领带 胶带 三角巾
22
包扎方法
动作要快、准、轻、牢。 部位要准确、严密、不遗漏伤口。 动作要轻,不要碰触伤口,以免增加患者疼痛 和出血。 包扎要牢靠,但不易过紧,以免防碍血液流通 和压迫神经。 包扎前伤口上一定要覆盖敷料。
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大约每公斤 体重拥有60~80毫升血液。 止血的目的:控制出血,保存有效的血容量, 防止休克,挽救生命。 失血量
占血容量的20%(800ml)以上时---出现明显症状 达血容量的40%时(1600ml) --------有生命危险
8
出血类型
根据出血部位:皮下出血、内出血、外出血。 血管损伤种类: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 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