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山水营造的诗意—解读王澍的人文建筑
山水营造的诗意—解读王澍的人文建筑
(2000年,已建成) (2001年,已建成) (2001年,已建成) (2002-2003年,已建成) (2002-2003年,已建成) (2002-2003年,已建成) (2002-2003年,方案) (2003年,已建成) (2003年,已建成) (2004-2005,已建成) (2004-2005,已建成) (2003-2004,方案) (2002-2005,已建成) (2004-2005,已建成) (2005年,已建成)
小 结
参考文献
【 1 】行走城市委员会编, 《王澍建筑地图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 2 ,( 8 ) 【 2 】王澍编著, 《设计的开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 8 ) 【 3 】王澍 陆文宇,宁波历史博物馆, DOM US CHINA , 2009 , (5) 【 4 】王澍 陆文宇,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学报, 2008 , (9) 【 5 】王澍,八间不能住的房子,建筑师, 1999 ,( 4 ) 【 6 】周亮 戴月,阅读王澍,中外建筑, 2008 ,( 3 )
LA FIN
解 读 王 澍 的 人 文 建 筑
山 水 营 造 的 诗 意
————
1963年11月 4 日 生 于新疆 ,在西 安 生 活 。 他 于 1 9 85 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 (今东南大学)建筑 系,1988年获得东 南大学建筑学硕士毕 业,2000年获同济 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 筑艺术学院院长、硕 士生导师。 他喜欢箫管, 擅长书法和山水画, 执 着 践 行 中国本土建 筑学理念,享有“中 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 筑家”美誉。代表作 品有宁波历史博物馆, 宁波美术馆,世博会 宁 波 滕 头 案例馆、苏 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 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象 山校园等。
中国美术学院 象山校区
“ 中 国 的 山与 建筑 的关系,从来不是景 观 关 系 , 而 是 某 种共 存关系。从外看塔, 密 檐 瓦 压 暗塔 色 , 檐口很薄,材料与山 体呼吸,塔如吸在半 山 , 在 如 象 山 般 多雾 的气候中,塔甚至完 全隐匿,变得很轻。 那 一 刻 , 我明白了 庞大坡顶建筑可能的 立面做法,一种内外 渗透性的立面,而那 塔的轻和隐匿让我看 见 了 象 山 校 园 的 返乡 之路。”
王澍
■1963 ■1985 ■1988
生于新疆乌鲁木齐 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学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
■1988至1995
■2000 ■现任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任建筑艺术学院 博士学位 院长
生 平 经 历
2012普利兹克奖 2011法国建筑学院金奖 2010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
“建筑师,首先得是个 文人 。”
“不谈 建筑 ,只谈 房子 ,所以就是 业余 的,业余 建筑。”
这是王澍喜 欢说起的两句话, 前一句,表现出他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 关注与 认同。“寻根” 也基本上是王澍 在他们那代知识分子心里是难以割舍的。而无论是苏州的园子 还是从白居易到李渔等文人的文章,都在感染着他、召唤着他。 的建筑观 。 王澍,学贯东西方,所以他更能从比较中去感知那以远去中国 的美。古人造园的足迹也影响着他的建筑,去鼓励他去承袭与 发展我们的华夏建筑。 后一句,则道出他 对当下的批判。把建筑看的太神圣是会 曲解建筑、扭曲建筑的。抱着平常心,真心诚恳的对待建筑。 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把乐趣带进建筑里,开开心心 的设计。对于文化,建筑其实不大,尤其在文学已经杀死建筑 的今天。是 先文化,再建筑;而不是为了建筑,去套文化, 谓之概念。
瓦爿
“瓦可不可以用旧的, 旧的比 新的便宜一半, 我 说 当然 可 以 , 有 多 少用多少。房子造好, 就已有了几十年甚至 上 百 年 的 历史 。 ” “ 后 来 工匠 问 我 , 是 不是就像他们在家乡 那样随便砌,我说对 了 , 就 跟 在 家里 一 样。”
合院
象山校区的建筑多 采 用 中 国 传统 的 合 院 式 布 局 。 四合,或三 合,或缺一角,偏移 扭转,随性布置。所 有的合院建筑并不都 是 封闭 的 , 它 们 因 山 、 阳光和人的意向而残 缺。
代 表 作 品
宁波美术馆
宁波历史博物馆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象 山 校 区
钱 江 时 代
垂直院落: 杭州钱江时代
“ 我坚持以为,中 国的实验建筑活动如 果不在城市中最大的 建设活动——住宅中 展开实践,那么它将 是自恋 而且苍 白的 。 ”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 住宅设计,而是在 知道不能回避规定性 的同时,实验一种能 容纳自发性的城市居 住方式,显示一种对 土 地 的 眷恋 , 验 证 一 种生活世界的理想, 在设计城市住宅的同 时思考对城市的超越。
① “ 造园 ” 交叉程序的设计方法; ② “ 小品主义 ” 追求表现自由的设计理念; ③运用传统元素作为诗意的表现手法
三 点 归 纳
“建筑是对人的 生活方式 有影响的。”王澍坚信这一点,他 曾 有一句 名言 : 桌子是从屋子里长出来的。现在,他说,每幢 房子 都是一座 空 的剧场,建筑师有时像导演,把屋子搭好,就 可以 等着自己 设计 的剧情上演了。 我们期待着属于自己的 舞台 ……
宁波美术馆
<<<沿街面
<<<轮船码头
作为三江文化长廊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宁波美术馆也 是国内乃至国际上 为数不多的拥有码 头的江边美术馆。
宁波美术馆
依旧保留的
“登船”长梯, 将美术馆和码 头连接起来。 它的一端通向 优美的廊道
宁波历史博物馆
“当我着手设计这座 建筑时,我想到了巍 峨的群山。我无法为 这座城市设计什么, 因 为 这 里 还 不 存在 城 市。因此我想做一些 有生命的东西。最后 我 决 定 设 计 一座 山 ”
1.合院式住宅
两层高的“盒子” 为基本构造单位, 居住2~6户。除一 层住户拥有小型私 家花园外,所有住 户均可共享一块公 共交往空间,以期 望重建邻里关系, 并为老人、儿童、 残疾人等社会群体 提供在高层住宅中 缺乏的活动与游戏 空间。 每个盒子为上下 两层,构成了一 个基本单元。二 层高的单元空间 处理.使建筑可 以实现较大进深, 同时满足均衡的 南向日照和通风。
人们从一个扁平的,
跨度30米的穿洞进 入博物馆。内观整个 结构,包括三道有大 阶梯的山谷,两道 在室内,一道在室外; 四个洞,分布在入口、 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 壁边侧;四个坑状院 落,两个在幽深之处。 一种在山体类型学叠 加在上面。公共空 间永远是多路径的, 它从地面开始,向上 分叉,形成一种根茎 状的迷宫结构.
代 表 作 品
■ ■ ■ ■ ■ ■ ■ ■ ■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杭州墙门(雕塑) 杭州垂直院宅 (钱江时代) 杭州一分为二(雕塑) 宁波当代美术馆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艺术系馆 浙江台州路桥古镇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 广州、北京拆筑间 杭州HZ093—728 南京三合宅 杭州三合宅 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期工程 宁波五散房 宁波博物馆
宁 波 历史 博 物 馆 工 程 首次为王澍提供了在 “瓦爿”的发源地 应用这 种 技 术 的 机 会 。 “如果我们不将它应 用 于 现代 建 筑 中 , 这 些工人们可能也会慢 慢 忘 却 这 门 手艺 。 ” “我们将这里称‘失 忆之地’。在这片广 阔的区域中,我只发 现 了 一 个 村庄 还 完 好 无损,也许明年它也 会被拆迁。这里没有 传统了。我试图用自 己的设计来帮助它们 找回记忆。”
"以小见大”是佛 家 的 哲 思 ,王澍建 师在北区实现了 “造园”的文人理 想之后,在山南有 限场地内开始了他 “造城”的宏大实 践。 在 结 构 层面,借 助 混 凝 土 的 可 塑性 , 通过使用大跨结构、 悬挑以及支模现浇 这样的技术手段, 构建了单纯完整、 具有震撼人心力量 的大空间,以及扭 转倾斜瞠挑战常人 认知习惯的小房间 他又冒着后现代主 义浑水的危险,用 瓦片墙、漏窗、井 字 窗 格 花 纹、瓦檐 为冰冷的结构赋予 了和善可亲的表情。
建筑的内外由竹条 模板混凝土和用20 种 以 上 回 收 旧 砖瓦 混 合砌筑的墙体包裹, 如一种在人工和天然 之间的有生命的宏大 俭淡的物,作为山的 物 性 是 它 唯 一 要表 达 的。
在建筑开裂的上部, 隐藏着一片开阔的平 台,通过四个形状不 同的裂口,远望着城 市 和 远 方 的 稻田 与 山脉。
那样陌生与疏 远, 是看小幅插 图所没有感到过 的。那种螺旋状 盘桓曲折的线 条, 它所包围的 空间深邃, 成一 种既自足又无限 延展的结构
宋 郭熙《早春图》
李唐《万壑松风图 》与宁波博物馆
王 希 孟 ︽ 千 里 江 山 图 ︾ 与 象 山 校 区 建 筑
■ 南京华侨大厦 (1985-1987,已建成); ■ 杭州国旅航空售票外 (1989,建成并已拆毁); ■ 海宁市青少年宫 (1988-1989,已建成); ■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 (1991,建成并将拆毁); ■ 杭州孤山室内小剧场 (1991,建成并已拆毁); ■ 杭州斗乐桥人防地道口 (1991,建成并已拆毁); ■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湖滨校园改造规划(1993,方案); ■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馆 (1993,方案); ■ 中国杭州虎跑禅心茶道园 (1994,方案); ■ 一个退休建筑教师的住宅 (1996-1999,方案); ■ 自宅室内 (1997,已建成); ■ 浙江海宁陈默艺术工作室 (1998,已建成);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1998-2000,已建成); ■ 上海南京东路顶层画廊 (1999-2000,已建成)。
2.立面设计独特
这个楼盘的外形酷 似一本本的词典叠 加,立面设计大胆,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 冲击。二层高的盒 子构成建筑造型的 基本单位。它们形 成的簇群极具城市 意味。也可以看做 是把传统中国院落 式城市平面转化成 了立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