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教学设计(水平一)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依据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旨在落实并推进体育新课程。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
本课将学生的观察、思考融入课堂之中,同时又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尝试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学习方法得到掌握,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是本课的指导思想,有自己本课的内容符合的)
二、学情分析
生理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运动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发展期,运动能力较低,身体各部分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
心理方面: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善于模仿,求知欲强。
教学中将通过新颖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探索、好胜、搏击、防身等心理需求来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认知方面:通过前两次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武术套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已经初步掌握冲拳、推掌、架掌、轮臂等动作,为本次课学习仆步轮臂拍地接奠定了基础。
(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真实设定课的情况,达到课的目的)
三、教材的选择、分析与处理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渊源流长且博大精深,它以其“形神兼备”的特点、“精、气、神”完美合一的追求境界而享誉世界。
将其列为我校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目的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崇德尚武精神,有效发展学生的爆发力、柔韧、协调、灵敏等体能要素,满足学生的探索、好胜、搏击、防身等心理需求,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练习武术套路对四肢、躯干、头、颈及心肺功能均有锻炼作用。
武术套路要求手、眼、身、步协调联动,对调整大脑和中枢神经功能有积极意义。
根据体育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目标和武术运动的特点,本单元以武术运动教材为载体,重点以达成运动技能目标为主线,辅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运动肢体控制感为发展目标,分别在各课时中有侧重的达成。
如今,武术套路运动作为我校即将重点发展的体育特色项目之一,已开始普及到我校的体育课当中,从水平一开始全面普及学习。
单元课时安排:共计四课时,本次课为第三次
课。
单元主题目标:运动技能领域中学习仆步轮臂拍地动作。
单元教学重点:学习基本动作和仆步轮臂拍地;(整节课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个重难点)单元教学难点:仆步轮臂拍地动作的。
(教学设计的重难点都是从学情分析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