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管理办法0目的0.1加强技术管理,保证项目各项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0.2 逐步实现技术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0.3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1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各分(子)公司、各项目经理部及所辖的所有工程项目。
2引用标准2.1 《关于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铁程工[2002]48号文。
2.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2.3 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的通知(办档[2002]8号)”。
3术语与定义3.1 本办法引用《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3.2 项目技术管理:是对所承包的施工项目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科学管理的总称。
4职责与权限4.1 集团公司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4.1.1 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是集团公司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主管领导。
4.1.2 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是集团公司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归口主管部门。
负责制定、修改、解释、监督、指导和组织实施本办法;负责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的管理;负责组织审批直管、直营及一类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负责审查工程技术总结;负责收集保管与资质相关的技术业绩证明资料;负责指导和检查集团公司各项目经理部技术内业资料的形成及工程竣工资料归档工作。
4.1.3 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负责监督检查与安全、质量有关的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参与直管、直营项目及一类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4.1.4 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负责组织科技攻关;负责组织推广应用“四新”成果;负责组织项目专项方案及高难新项目作业指导书的评审。
4.1.5 集团公司企业发展部负责通过组织审核、分析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1.6 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竣工工程档案的保管和管理,公布有效文件清单。
4.1.7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技术管理相关工作。
4.2 分(子)公司职责与权限4.2.1 分(子)公司总工程师是分(子)公司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主管领导。
4.2.2 分(子)公司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可参照集团公司职能部门的内容予以分解和细化。
4.3 项目经理部职责与权限4.3.1 负责收集并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的规范、标准及规定,履行施工合同承诺,落实集团公司各项技术管理规章制度;4.3.2 负责组织施工调查、交接桩及线路复测;4.3.3 负责组织设计文件审查,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和有关鉴定会议;4.3.4 负责组织编制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建设单位及所属单位审批后,据以组织施工;4.3.5 负责组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经审批后贯彻实施;4.3.6 负责组织办理其他相关施工手续;4.3.7 负责审批作业层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4.3.8 负责组织下达技术交底。
4.3.9 负责组织办理工程设计变更手续;4.3.10 负责组织工程质量自检工作,办理质量评定手续;4.3.11 负责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4.3.12 负责组织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建立技术资料档案;4.3.13 负责组织编制竣工资料,并按规定移交给有关单位或部门;4.3.14 负责组织编制工程技术总结,并报项目经理部所属单位工程管理部审查、备案。
5管理内容与控制要求5.1 项目技术管理组织5.1.1 项目技术管理组织项目技术管理组织结构图5.1.2 项目经理部组建后,项目经理应组织确定项目职能部门及管理人员的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相关职责。
5.2 项目技术管理程序项目技术管理程序流程图5.3 项目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施工调查、设计文件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大型临时工程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封锁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测量、技术交底、设计变更、工程试验与检验、施工日志、开工报告、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施工文件管理、技术资料管理、竣工资料管理、工程技术总结。
5.4 施工调查5.4.1 施工调查的目的:核对设计文件,了解施工条件,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搜集基础资料。
5.4.2 施工调查的内容5.4.2.1 自然条件调查: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情况;水资源分布、地方民族风俗;征租用地和建筑物拆迁情况(含通信、电力线路)等。
5.4.2.2 技术经济调查:工程范围与分布情况;地方建筑材料的情况;交通运输情况;地方水、电供应能力、通信设施情况;大型临时设施的设置条件、地点、数量,队伍的驻地安排等。
5.4.3 施工调查的管理要求5.4.3.1 项目经理部组建后,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及招(投)标文件,拟定施工调查计划并组织进行施工调查。
5.4.3.2 现场调查完毕后,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结合施工调查获取的相关资料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5.5 设计文件审核5.5.1 设计文件审核的目的: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的设计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意图和工程特点,熟悉设计内容,结合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设计意见,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5.2 设计文件审核的内容5.5.2.1 设计文件的完整程度:审核各专业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说明书、工程数量、设备和主要材料规格、品种、数量是否与施工图相符等。
5.5.2.2 动迁排障:核对征用土地界限、工程范围内地上、地下、空中的各种障碍物的拆迁补偿数量与实际是否相符,能否按设计要求办妥征用手续、消防、水电接引等内容。
5.5.2.3 位置关系:审核建筑结构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是否正确。
5.5.2.4 几何尺寸及数据:对曲线要素及结构尺寸进行计算核对。
5.5.2.5 地形地貌:主要复核各结构物设计平面位置是否符合现场地形地质情况,设计结构物是否满足功能需要。
5.5.2.6 图纸之间吻合性:核对设计中采用的标准图、定型图、通用图与工程结构是否配套,施工设计图中各专业工程之间的轴线、位置(坐标)、标高等是否矛盾,平面图、大样图之间有无矛盾。
5.5.2.7 工程数量:核对主体工程设计数量是否正确。
5.5.3 设计文件审核的管理要求5.5.3.1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审核设计文件。
对于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重要工程项目可邀请内外部专家参与审核。
5.5.3.2 对项目规模较大、标段较长的工程项目进行分段审核时,应有交叉重叠审核段;当所涉及的施工专业较多进行分专业审核时,应对联系密切的专业进行接口和联合审核。
5.5.3.3 在设计文件审核过程中,复核人员要做好复核记录,发现问题,分专业登记。
5.5.3.4 设计文件审核完成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整理形成《设计文件审核记录》,在召开设计交底7日前上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
5.5.3.5 审核发现的问题必须以相关会议纪要或设计单位书面答复资料为准,否则不得作为施工依据。
5.5.3.6 当原设计文件修改时,应以批准后的设计取代原设计文件并对原设计文件加盖“作废”字样后封存。
5.6 施工组织设计5.6.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目的:对施工管理过程进行策划,并指导实际施工管理。
5.6.2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5.6.2.1 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令和法规;5.6.2.2 招(投)标文件、工程承包合同、协议和会议纪要;5.6.2.3 设计文件和图纸;5.6.2.4 施工调查资料;5.6.2.5 现行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及机械台班定额;5.6.2.6 适用的施工规范、标准、规则、规定等;5.6.2.7 可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资料。
5.6.2.8 类似的施工管理经验。
5.6.3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5.6.3.1 文字叙述部分a. 工程概况:工程项目概况、当地气候及地理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当地交通及通迅条件、当地资源条件,工程主要技术标准,主要工程数量,临时工程数量,工程特点,控制工期的施工重点和施工难点等;b.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各职能部门人员配备及主要管理人员职责;c. 施工准备及施工总体部署及规划:施工工区驻地部署及任务划分;施工暂设布置、施工场地布置、加工场地布置、大型临时工程布置、施工便道总体部暑、施工临时用水、用电、施工临时通信、大型铺架设备部暑;施工组织和人力资源准备、施工技术及组织准备、材料准备、施工机具、机械设备准备、施工临建设施、资金准备等;d. 项目总体安全、质量、工期目标;e. 年度工程任务量计划及产值计划:完成工程任务量计划说明、实物工程量年度计划、年度完成产值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f.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法:工程项目总体施工方案、分项工程施工顺序;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技术保证措施(如: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梁板预制及架设等);施工监测方案等;h. 临时设施布置及过渡方案;i. 施工安全目标、安全管理制度和保证措施:安全管理目标、施工安全指导思想;施工安全管理法规;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及奖罚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的月检查、月奖惩制度;安全保障检查程序;管理保证措施、技术保证措施、劳动安全保护措施、交通安全措施、施工临时用电安全保证措施、防火安全措施、防洪、防汛预案措施、特殊传染疾病预案、饮食卫生及疾病预防措施;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目标、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管理组织、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标准要求等;j.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目标、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创优规划:工程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标准及施工技术标准;质量方针及指导思想、质量管理工作要点、质量管理组织、质量保证体系及自检制度;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对自购主要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本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工程质量管理奖惩制度;质量通病、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创优目标、创优措施等;k. 总体工期目标、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总体工期目标;施工进度部暑、工程阶段性、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工期保证方案、保证工期组织机构及主要管理措施、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克服环境及气候对工期影响的措施、项目工期管理办法及保证工期奖惩治制度、保证工期应对意外情况的措施等;l. 工程降低成本措施;m. 劳动力组织及劳力计划:项目总需求劳力计划;劳力组织及各施工工区劳力计划;劳力动态分布示意图;施工人员来源与调配计划;农忙季节劳力保证措施、节假日劳力保证措施、施工高峰期劳力保证措施、劳动力技能保证措施等;n. 主体工程材料及主要周转材料供应计划:需用特殊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的技术要求;主要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的来源;主要材料运输到现场的方法;工程材料应急及短缺保证措施;主要材料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等;o.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工器具、检验试验设备、测量仪器配备计划,保障措施:主要施工设备、强制标准设备及特殊专业设备需求概况;机械设备、检验试验设备、测量仪器配备需求量计划;施工设备的来源;设备准备动员周期;施工设备进场计划表;施工进度机械设备保证措施等;p. 特殊条件、环境下施工组织及技术组织、保证措施:冬季施工主要技术措施、雨季施工主要技术措施、夜间施工主要技术措施等;q. 文明施工、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方法: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的要求与目标、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环保控制对象及方案、保护地下管线和周边结构物的措施及方案、大气环境及粉尘防治措施、防止噪声污染的主要措施、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措施、水土保持的方案及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周边环境维护与协调、保护环境卫生措施、文物保护措施及方案、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等;r.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