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天津大学北洋广场调研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天津大学北洋广场调研

“学府欢乐谷”——北洋广场活动人群特征分布和行为分布初探调研报告U niversity’s Pleasantville ——A First Exploration and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Feature Distribution and Action of Acting Crowds in the Beiyang Square【引言】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

巍巍学府之中,有这么一处地方,既凝重肃穆,又欢乐活泼。

这里,马寅初的目光在静静地守望。

这里,张太雷的誓言在永恒地回荡。

这里,读书少女的求知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刻苦钻研,奋发努力。

这里,北洋大学堂的历史记忆铭刻在每一个天大人的心上……这里,跳跃的喷泉奏出欢乐的音符,潺潺的流水流出不息的欢歌。

这里,苍翠的白杨洒下一片绿荫,娇艳的花朵绽放满地春色。

这里, 清晨的露也带着清新的味道,老人们愉快地享受着晚年时光。

这里,夜晚的风也带着音乐的律动,轮滑少年们肆意挥洒着灿烂青春……这里,就是天津大学校园中轴线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北洋广场。

它的建设初衷是为了承载历史的厚重,而不知不觉之中,它已然成为了北洋学子甚至校外人士的活动场所,成为了一处独一无二北洋大学堂 马寅初塑像 张太雷塑像的“学府欢乐谷”。

【摘要】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北洋广场,作为大学校园内的广场,除了是校园空间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以外,也是学生以及学校周围居民休闲生活的主要场所。

那么,北洋广场的实际使用状况是怎样的?其使用主体和活动内容在不同时间内有什么变化?人们对北洋广场又有着怎样的期许和评价?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了这次调研。

As a main part of city public space, a squa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daily life. The Beiyang Square, being a square in university campus, is also a main relaxation site for students and inhabitants nearby besides an important nodal point on the axile wire of the campus space. Then, what is service condition of the Beiyang Square like ? How do the use subject and the action content change ? As to the Beiyang Square, what do people expect and how do people appraise ? We begin the investigation with these questions.【关键词】北洋广场、建筑环境心理、行为特征、时空分布Keywords: the Beiyang Square, psychology of buildingenvironment, action feature, space-time distribution目录1 调研目的和意义 (1)2调研地的选定 (7)2.1北洋广场概况 (7)2.1.1环境与构思 (7)2.1.2功能与格调 (7)2.2区域细分 (8)2.3北洋广场视觉焦点 (10)2.4北洋广场交通分析 (11)2.4.1外部交通分析 (11)2.4.2内部交通分析 (11)3调查研究方法 (12)3.1调查研究对象和时间 (12)3. 2调研方法 (12)2.2.1行为观察法 (12)2.2.2问卷调查法 (12)2.2.1访谈调查法 (12)3.3调查数据的处理 (12)4 结果与分析 (13)4.1活动人群组成特征 (13)4.1.1性别构成分析 (14)4.1.2年龄构成分析 (14)4.1.3职业构成分析 (14)4.1.4出行方式分析 (14)4.2活动人群分布时空特征 (15)4.2.1活动人群分布时间特征 (15)4.2.2活动人群空间分布特征 (16)4.3活动人群行为特征 (20)4.3.1A区活动人群行为特征分析 (20)4.3.2B区活动人群行为特征分析 (25)4.3.3C区活动人群行为特征分析 (26)5结论及建议 (27)5.1环境与活动人群行为的关系 (27)5.1.1活动人群喜爱停留的环境特征 (27)5.1.2交流聊天与周边环境 (28)5.1.3休憩与周边环境 (28)5.1.4体育活动与周边环境 (28)5.1.5文娱活动与周边环境 (28)5.1.6拍照与周边环境............................................................5.2北洋广场环境现存问题、改进建议 (29)5.2.1A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29)5.2.2B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30)5.2.3C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31)附录 (34)参考文献 (38)重新设计图纸1调研目的与意义我们调查北洋广场的使用情况,分析北洋广场人群活动,观察了解建造意图和使用成效之间的反差,从人的行为心理角度对北洋广场进行评价,以便了解建筑环境对于使用者环境感知及其行为的影响,加深自我对环境心理学的认识。

同时,我们着力于了解活动人群对北洋广场的态度和期望,从而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北洋广场的重新设计方案,期待创造出符合大众需要的公共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2调研地的选定2.1北洋广场概况天津大学北洋广场位于天津大学东门到西门的中轴向上,是中轴线上重要的空间节点。

它是一项综合性园林建筑工程,包括广场、喷水池、建筑小品、雕塑、绿地、亭子与泵房。

2.1.1环境与构思天津大学校园的特点是水面多,北洋广场就坐落在人工湖东侧。

第九与第十六教学楼之间,原是60年代运土填湖形成的一片黄土荒地。

广场的规划就是以这样的校园大环境为依据,与带状人工湖及环湖一周的绿地统一考虑,统一规划的。

总的设想是在教学中心区内形成一个以人工湖为中心,教学楼群为外圈,环湖绿地为内圈的大格局。

北洋广场则是环湖绿地的主体,它的规划与设计原则是:胡服从于整体环境,协调于整体环境,融合在整体环境之中,成为建筑大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1.2功能与格调地处重要地段的北洋广场,最重要的前提是确定它的性质,根据其性质决定其应有的气氛、格调,然后运用各种手段,努力体现这种气氛,形成这种格调。

北洋广场是什么性质的广场呢?这还得从它的功能谈起。

北洋广场功能演变示意图以下是设计者在设计之初的考量:广场建成后,与人工湖连成一体,环湖一周自然形成一个小小的带状公园——这是它的功能之一——游览;广场位于教学区中,也应该成为一个优雅的读书环境,这是它的功能之二——读书;此外,这里还是可以举行数千人聚会的场所,这便是它的第三个功能——集会。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师生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现代的使用功能之中,读书的功能已经大大减少,而娱乐和休闲参观的比重则不断增加。

2.2区域细分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对活动人群的主要分布区域进行了了解,发现活动人群主要集中在几个区域进行活动。

结合北洋广场上一些标志构筑物和景观设施,我们选择了北洋广场上3个最有代表性的空间进行分析。

A空间是以北洋大学堂为核心,南北各至花坛边缘,东至太雷路西侧边缘,西至喷水池边缘的一块矩形区域。

主要空间开阔平坦,有路灯等构筑物。

B空间包括喷水池及喷水池东侧草坪。

主要有喷水池、草坪绿地、白杨等。

C空间包括北洋大学堂南北两侧花坛。

2.3北洋广场视觉焦点北洋广场人流来向与焦视点关系(焦视点包括北洋大学堂、读书少女和马寅初像)读书少女及其视线辐射范围2.4北洋广场交通分析2.4.1北洋广场外部交通分析北洋广场南邻天津大学的东门,北邻敬业湖,四周的道路人车混行,总体交通情况较好。

途径广场外部的人流主要是来自教学楼、宿舍的学生、老师及住在附近的居民。

2.4.1北洋广场内部交通分析 动态交通A.穿越交通流线:多数学生选择步行从宿舍穿越广场到达教学楼上课,主要是考虑路途比较近,这样就造成了在每天的上课和下课时间段内都会有大量的人流穿越北洋广场,这些人多数不会在北洋广场上长时间停留。

B.游览交通流线:节假日期间大量的人流汇集到到北洋广场,此时的北洋广场成为了人群集会、休闲、游憩的场所。

根据观察人群的主要游览交通流线是从天津大学东门开始,沿着树荫下和水池旁的小路步行至喷泉和读书少女,最后到北洋大学堂及马寅初塑像旁。

静态交通北洋广场空间序列上的几个节点及两侧的草坪、花池是广场上图为在行走过程中,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北洋广场概貌 人流性质分析图人群流线分析图停留点区分析图人群的主要停留区域,在这里人们往往会自发的进行一些活动,如交谈、聊天、读书、休憩、游戏等,其中尤以北洋学堂及周边的人群活动最为丰富。

发挥了广场作为一个大型的室外公共空间的聚集人流的作用。

3调查研究方法 3.1调查研究对象和事件研究对象主要为北洋广场上的活动人群,调研时间为2012年4月30日(周一)、5月1日(节假日)、5月2日(节假日)、5月3日(节假日)、5月6日(周日)、5月8日(周二)、5月11日(周五)、5月20日(周日)。

以上时间包含节假日、周末和平时工作日。

并且分为早中晚三时段进行调查。

综合季节、节假日以及人们的主要作息规律,我们在一天当中选择了以下三个时间段进行分析综合:9:00-11:00、13:00-15:00、19:00-21:00。

3.2调研方法本调研主要采用4种调查方法,它们分别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记录法和行为地图法。

3.2.1问卷调查法我们通过几次预调研掌握了北洋广场人群活动情况的一些基础信息,并据此进行了问卷设计。

小组成员分别在不同时段内前往调研地点随机选取活动人群进行问卷发放。

总计发放问卷70份,回收份数68份,有效回收率97%。

停车位置分析图3.2.2访谈法我们随机抽取了在北洋广场上活动的人群,进行访谈。

访谈记录将在下文中展示。

3.2.3观察记录法我们多次前往北洋广场进行实地观察和拍照记录;为了获得整体范围的观察记录,我们还登上北洋广场南面的25楼的10层,透过玻璃楼梯间以“鸟瞰”北洋广场的方式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北洋广场上的人群活动情况。

3.2.4行为地图法我们运用行为地图法,分别以人群或个体、地点为观察单位。

以人群或个体为观察单位,观察人群或个体的行为、行动路线等。

3.3调查数据的处理借助Excel2007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以调查表、平面图的形式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