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行车组织二课程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二课程设计

题目: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专业:铁道运输年级:姓名: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第1章绪论1.1概述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意义和该区段技术特征1 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意义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力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铁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生产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它规定了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等设备的运用,以及与行车各个部门的工作,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铁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它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

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供社会使用的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及“五定”货运班列运行计划,实际上就是铁路运输服务能力目录。

因此,列车运行图又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和产品供ih 销售的综合计划,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2 M—N区段技术特征1) M-N区段示意图2)区段技术特征正闭塞牵引机车货物列车每辆车平均总货物列车运行速度线数目0`方式类型牵引定数重(t)(km/h)上行下行客货上行下行1 半自动东风东风3000t 3000t 重车 60空车 2058 58注:1.V客=1.2V货;2.列车平均进站速度 V通进=0.8V货,V停进=0.5V货;3.c站为货物列车上水站,上下行列车在此上水,每次上水时间t技=8分钟;3.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货:t起=2分钟,t停=1分钟;客:t起=1分钟,t停=1分钟。

4.区段站中间的信、联、闭设备:色灯信号、非集中电气连锁、半自动闭塞5.区段内中间站略图第2章计算车站间隔时间2.1 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确定1 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定义: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2其在运行图上的表现形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l 列—列车长度,ml 确—司机确认进站信号显示状态时间内列车运行距离,m l 制—列车制动距离或由预告信号机至进站信号机的距离,m l 进—进站信号机至车站中心线的距离,m v 进—列车平均进站速度,km/h以下分别对每种形式求出各自的客车和火车所对应的τ不,已知,货车变成辆数55,车长13.86m ,客车变成辆数16,车长25m,列车制动距离800m,机车长度30m,司机确认信号时间为0.1min,上行进站距离500m,下行进站距离950m.,当两列进作业不=t t +τ进进作业=v L t 06.0+)(=进进制确列作业min 5.006.0v l l l l t ++++车一停一通过时,作业t =2.1min ,当两辆车都停车时作业t =1.2min对于a 图,货车不τ = 4.3min ,客车不τ = 3.7min 对于b 图,货车不τ = 4.7min ,客车不τ = 3.8min 对于c 图,货车不τ = 4.9min ,客车不τ = 4.2min 对于d 图,货车不τ = 5.6min ,客车不τ = 4.6min将最大值不τ = 5.6min 取整,得本设计中的不τ 取值,不τ=6min2.2 会车间隔时间的确定1 会车间隔时间的定义: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向同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会车间隔时间。

2 其在运行图上的表现形式:3 计算取值会τ=作业t =2.1min取整得本设计中会τ的取值会τ=3min2. 3 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的确定 1 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的定义: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

2 其在运行图上的表现形式:3 计算取值已知,货车变成辆数55,车长13.86m ,客车变成辆数16,车长25m,列车制动距离800m,机车长度30m,司机确认信号时间为0.1min,上行进站距离500m,下行进站距离950m.,当第二列车通过时,作业t =1.6min ,当第二列车为发车时作业t =1.2min当列车在后方站通过时连τ=作业t +t 进 计算得 连τ=4.4min 取整得连τ=5min当列车在后方站停车时连τ=作业t =1.2min 取整得连τ=2min第3章 确定管内货物列车工作组织)(=进进制确列作业min 5.006.0v l l l l t ++++3. 1 确定区段管内的各种货物列车的行车量M-N区段各中间站装车数M-N区段管内重车流表表3-7 M-N区段管内车流斜表M—N区段通过总吨数和列车牵引重量标准表3 . 2 确定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1 确定开口方案(1)选择开口方案①确定逆向车流②选择开口方案∑下上,iN=31 ∑上下,iN=17∑下上,iN>∑上下,iN所以选择下开口方案,如下图:下开口方案中的车小时节省计算公式:车小时节省计算表:352)203(24)1731(4)4(-=-+-=T节a bc d e)()()(,,∑∑-⨯+-⨯vv uu N N T N N T T T 下上上下周上下下上移移节=72.170)80(24)1731(52.1)52.1(-=-+-=T节72.426)276(24)1731(52.5)52.5(-=-+-=T节2.363)170(24)1731(2.3)2.3(-=-+-=T节2.427)319(24)1731(2.7)2.7(-=-+-=T节36.341)203(24)1731(76.4)76.4(-=-+-=T节36.357)3111(24)1731(76.8)76.8(-=-+-=T节04.418)276(24)1731(14.6)14.6(-=-+-=T节04.194)3117(24)1731(14.10)14.10(-=-+-=T节由以上计算得知,将以上方案移动后,不能得到车小时节省,所以初始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第4章计算区段通过能力4. 1 区段现有通过能力的计算1 铺画M—N区段的会车方案a M bc d111621171211162117123347574734车站区间运行时下行上行会车方案T周(min)n(对)43.530.52530.5142区段b-c,c-d 区段 采用交错会车方案,57=T周,所以对25571440==n 4. 2 区段需要通过能力的计算非平行运行图的货物列车通过能力:21112023.125n 1n 1n n =⨯---⨯-=-----=)()()(摘挂摘挂快货快货客客非货ξξξn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对客非货非23221n n n =+=+=区段需要通过能力:对())((备摘挂摘挂快货快货客客货需21)2.01)(12023.1131n n n n =+⨯++⨯+=++++=γξξξn通过能力利用率:%6825112023.113nn 1n 1n n =⨯-++⨯+=-+-++=)()()(摘挂摘挂快货快货客客货通ξξξγ现有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比较图:e N992851不τ=6min,会τ=3min, t 起=2min , t 停=1min第5章 编制列车及机车周转图5. 1 铺画列车运行图(见附件) 5 .2 计算列车运行图的指标1 不含摘挂的指标计算:列车运行速度:h nt/km 8.556086268026nl v =⨯⨯==∑∑纯运运列车技术速度:nl 2680v 50.84km /268673360h ntnt⨯===⨯+⨯+∑∑∑技纯运加减列车旅行速度:nl 2680v 38.7km /2686733770nt 60h ntnt⨯===⨯+⨯+++∑∑∑∑旅纯运加减中停速度系数:v 38.70.694v 55.8β===旅运运通过能力 区间长度(km ) 车站 43.5 10 MabcdeN15201611851 42 30.5 25 30.5 nv 38.70.76v 50.84β===旅技技2 含摘挂的指标计算:列车运行速度:h nt/km 8.556086288028nl v =⨯⨯==∑∑纯运运列车技术速度nl 2880v 50.5km /288685360h ntnt⨯===⨯+⨯+∑∑∑技纯运加减列车旅行速度:nl 2880v 35.9km /28868131097nt 60h ntnt⨯===⨯+⨯+++∑∑∑∑旅纯运加减中停v 35.90.643v 55.8β===旅运运v 35.90.712v 50.5β===旅技技88.729.15.21.39160t t v L =++=++=折本机旅机θ 31.48788.716024L24s =⨯==机机θ5. 3 列车运行图的评价这个学期课程设计由于地震的原因,我们拖了很久!现在设计已经马上就要结束了!觉得这次设计的时候,其实图纸不是多难画的,主要是在编写说明书的时候比较复杂,花了较多的时间在计算 和公式的输入上,这说明我在计算机的操作上还是有问题的! 在我的图纸里。

我在画的时候没有全盘考虑,只是按要求就开始画,导致前面部分很拥挤。

在最后的3个小时基本没有车。

这就导致了时间的浪费,还有就是机车在折返段的停留时间有的超过了2个小时的,这样就造成了运能的严重浪费的。

所以虽然对自己的图纸大部份自己满意,但还有很多的地方有待改进的。

最后,在今年特殊的环境中,王老师你还是坚持给我们上课。

指导,都是那么认真,那么严谨。

所以衷心的感谢王老师的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