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火神派部分医案全
解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中医火神派部分医案全解
火神派概述
(—)火神派释义
1、火神派的学术思想
任何一个医学流派的创立和发展,都必须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
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学术思想最主要的是:
(1)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是其最基本的学术观点。
(2)重视阳气,强调扶阳是其理论核心,临床擅用附子,对姜附等药物的应用独树一帜,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3)对阴证的认识十分全面,对阴寒偏盛导致虚阳上浮、外越所引的阴火(假热)证的辨识尤其深刻,独具慧眼,此为其学术思想最精华的部分,同时提出阴阳辨诀,用药真机,作为辨别阴阳的纲领,可谓经世致用。
这些学术观点前后呼应,一以贯之,形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即火神派学术思想的主要内涵。
(=)关于火神的评价
郑钦安的理论,贯穿以阴阳为总纲,万病不出六经宗旨,不出一元真气的学术思想。
特重阳虚阴盛之阐发,达到登峰造极。
善用大剂量姜、桂、附以回阳救逆,拯人于危。
其于阳虚辨治所积累之独到经验,实发前人之所未发,乃祖国医学之瑰宝,千古一人而已!(三)注重扶阳,擅用姜附
火神派的学术思想上面已经概要介绍,这里再详细阐述一下其最重要的学术观点。
郑钦安重视阳气,在人身各种阳气中,又特别推重肾阳,认为是人身立命之根本,这是就正常生理而言。
在病理状态下,自然也重视阳气,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
然不作。
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也就是说阳气衰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
故其治病立法,首重扶阳,临证时首先考虑元气损伤情况,以辛热之药扶阳抑阴,擅用姜、附、四逆汤之类的方药,形成非常鲜明的用药风格。
1、注重扶阳,元气为本
郑钦安注重阳气,无疑是他倡导火神派的理论基础。
那么在人体患病时,他自然也要以元气为本,倡导扶阳,对扶阳抑阴有着深刻的认识,形成独具特色的扶阳理论。
这方面郑氏有很多论述:“外感内伤,皆本此一元有损耳。
病有万端,亦非数十条可尽,学者即有这点元气上探求盈虚出入消息,虽千万病情,亦不能出其范围”。
仲景立法,只在这先天之元阴、元阳上探取盛衰,不专在后天之五行生克上追求。
附子、大黄,诚阴阳二症之大脚也。
他以中风一症为例,突出表达了推崇扶阳的观点:“众人皆作中风治之,专主祛风化痰不效。
予经手专主先天真阳衰损,在此下手,兼看何部病情独现,用药即在此攸分。
要知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恃此先天一点真气耳。
真气衰天何部,内邪外邪即有此处窃发。
治之但扶其真元,内外两邪皆能绝灭,是不治邪而实以治邪,见痰化痰,而是”专主先天真阳衰损,在此下手,治之但扶其真元。
还有健忘一症,老年人居多,世多以为心脾不足,精血亏损所致为主,用药专以天王补心、宁神定志诸方,确是市习常法。
郑氏则认为,此症“总以精神不足为主”,属阳气亏虚,治应培补阳气,方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