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经》第十七章中对古代统治者的四重境界进行了描述,在现代社会,这四重境界对于组织领导者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笔者针对这四重境界的理解,结合现实社会实际情况,从的视角进行了分析。
(1)第一重境界:不知有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即下面的员工不知道有该领导。
在现代社会,这一重境界一般适合于企业的最高领导者。
在这种境界下的领导者往往能够做到对下属的合理授权,能够下属充分的信任,让下属在公司总体战略和商业规则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而这些领导者则集中于更高层面的工作,更多的在于概念层面和交际层面,如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对于战略合作伙伴的交涉等。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高领导者和基层员工交流和见面的机会比较少,便形成了员工不知道或者不熟悉最高领导者的情况。
在这种境界下,企业的文化更多的需要有信任、理解的基因。
(2)第二重境界:亲之誉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中高层次境界,即下面员工对于该领导者非常亲近,并且充满了赞美。
这一重境界适合于企业中层领导者和部分高层领导着。
在这种境界下,领导者能够放下架子和员工一起为企业发展而努力,能和员工经常性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难题。
在这一重境界下,公司的基层员工能够快乐地工作,并且有较强的归属感。
这样的企业多数会形成一种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家文化。
笔者认为,最高领导者能达到第一重境界的基础是中高层领导者达到第二重境界,这样整个企业才是更加人性化和健康化的企业。
在这种境界下,企业的文化便有了快乐、团结、凝聚等元素。
(3)第三重境界:畏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中低层境界,即下面的员工对于该领导非常畏惧。
在这种境界下,员工之所以会尊敬领导,也只是因为该领导处于领导的职位。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企业高层领导和中层领导在工作中过渡强调工作结果,并且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给整个公司制造一种很紧张的氛围。
在这种境界下,企业上下级之间不能进行充分的沟通,中高层对于员工实际需求和想法很难有效把握,员工多数不会畅所欲言。
这样的更多体现了层级和制度文化。
(4)第四重境界:侮之。
该境界是领导者的最低境界,即下面的员工对于该领导有很多不满和怨言,私下里都会对其进行批判。
大多数领导者是不希望这种结果出现的,出现这种境界的原因有很多,如不负责任、水平不高、没有计划、没有效率、素质不高等都可能导致出现这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下,员工大多工作不满意,或者工作推进缓慢,员工的跳槽率也会比较高。
若企业领导者有这种境界,则中便多了更多的负面因素,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
以上是笔者对领导者的四种境界的个人理解,主要是基于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对企业运行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领导者的境界和企业运作效率并没有特别的关系。
最高领导者拥有最低境界的企业也可能运作的很成功,因为其中高层领导者可能拥有更高的境界和领导管理才能。
通过对《道德经》领导者四重境界的理解,笔者认为企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对于整个的影响深远,企业无论是最高领导者,还是中高层领导着,都应当先做人再做事。
企业各个层面的领导者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境界,整个才会更加和谐健康,企业运作终会成功。
随机读管理故事:《鸭子只有一条腿》
某王爷手下有个著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王府里的人喜爱,尤其是王爷,更是倍加赏识。
不过这个王爷从来没有给予过厨师任何鼓励,使得厨师整天闷闷不乐。
有一天,王爷有客从远方来,在家设宴招待贵宾,点了数道菜,其中一道是王爷最喜爱吃的烤鸭。
厨师奉命行事,然而,当王爷挟了一鸭腿给客人时,却找不到另一条鸭腿,他便问身后的厨师说:另一条腿到哪里去了? 厨师说:禀王爷,我们府里养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王爷感到诧异,但碍于客人在场,不便问个究竟。
饭后,王爷便跟着厨师到鸭笼去查个究竟。
时值夜晚,鸭子正在睡觉。
每只鸭子都只露出一条腿。
厨师指着鸭子说:王爷你看,我们府里的鸭子不全都是只有一条腿吗? 王爷听后,便大声拍掌,吵醒鸭子,鸭子当场被惊醒,都站了起来。
王爷说:鸭子不全是两条腿吗? 厨师说:对!对!不过,只有鼓掌拍手,才会有两条腿呀! 要使人们始终处于
施展才干的最佳状态,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表扬和奖励,没有比受到上司批评更能扼杀人们积极性的了。
在下属情绪低落时,激励奖赏是非常重要的。
身为管理者,要经常在公众场所表扬佳绩者或赠送一些礼物给表现特佳者,以资鼓励,激励他们继续奋斗。
一点小投资,可换来数倍的业绩,何乐而不为呢? 在不改变药效的情况下,给药加点糖,效果会更好。